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日讯 电视剧《三泉溪暖》眼下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在第九集庆祝农民丰收节的片段中,商河的鼓子秧歌作为山东元素之一,在剧中得以亮相。

最大规模的商河鼓子秧歌表演(打出山东大汉的气势)(1)

鼓子秧歌是山东省的民间舞蹈,最初起源于济南市商河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河鼓子秧歌分为三大流派、七十二风格、一百零八阵,初始的鼓子秧歌集劳动、抗灾、武术、杂技等于一体,表达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之情。

最大规模的商河鼓子秧歌表演(打出山东大汉的气势)(2)

经过世世代代加工发展到今天,商河的鼓子秧歌将各种风格进行融合,在铿锵激烈的鼓乐指挥下,伞、鼓、棒、花、丑五大角色各显神通。伞在鼓子秧歌中起到主要作用,带领鼓、棒、花进行表演,丑角是不固定的,起衬托作用。

最大规模的商河鼓子秧歌表演(打出山东大汉的气势)(3)

区别于其他秧歌,商河鼓子秧歌是“跑”而不是“扭”,众多演员始终围绕场子的中心来跑,无论阵式图谱如何变化,决不突破“外圆内方”这个大的范围。“商河鼓子秧歌的中心就是16个字:粗犷豪放、刚劲有力、潇洒自如、文雅大方。”商河鼓子秧歌第五代传承人杨克圣告诉闪电新闻记者,商河的鼓子秧歌风格不同,每个秧歌都有个人特色和个人风格。

最大规模的商河鼓子秧歌表演(打出山东大汉的气势)(4)

商河全县有九百多个行政自然村,几乎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秧歌队伍。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从村庄到城镇,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一起,男女老少就欢天喜地扭起秧歌。

“商河鼓子秧歌可以说是走遍了全国各地,它打出了山东大汉的气势。”杨克圣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鼓子秧歌,自己的学生从20岁到60岁,各个年龄范围都有。

非遗要有空间、有舞台、有潜力,就需要与时代同步、与民众生活同步,商河鼓子秧歌也不例外。近年来,商河县文旅部门从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着手,致力于挖掘非遗资源,培养传承人才。

最大规模的商河鼓子秧歌表演(打出山东大汉的气势)(5)

“已集中全县力量,组建了一个鼓子秧歌人才库,目前在80多所学校组建了136支少年非遗传承队伍,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职业的院校都有鼓子秧歌的队伍。”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党组书记、副局长王玲说。

闪电新闻记者 于铭 王齐源 通讯员 刘志海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