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十大才女”、“八大才女”之说,排法多样,但别管怎么排,都少不了一个人——蔡琰,也就是蔡文姬。

我说蔡文姬是东汉的“萧红”,指的是她和民国的萧红一样,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当然我聊萧红的时候,也会说她是民国的“蔡文姬”。

如果拼爹的话,萧红略输一筹。萧红的爹张廷举,是地主,只在呼兰县有点名气;蔡文姬的爹蔡邕,是大地主,朝廷命官,更是大文学家、书法家,在全中国都很有名气。

由于深厚的家学渊源,蔡文姬和他爹一样,擅诗文,精书法,通音律,能操琴。蔡府来了客人,蔡中郎就会唤出小女为大家助兴,或诵汉赋一篇,或口占五言一首,或弹奏《流水》一曲。文姬可不是在艺校或少年宫学的花把式,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是大家真传。觥筹交错间,客人逐渐东倒西歪,不知是醉酒,还是被文姬的才华迷醉。

东汉末年奇女子蔡文姬(东汉时期的萧红)(1)

豆蔻之年,蔡文姬初嫁河东卫仲道。卫仲道何许人也?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只知道他是个短命鬼,婚后第二年就呜呼了,也没留下一儿半女。蔡文姬回了娘家,每天与琴棋书画为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后来老贼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左贤王是个识货的主,金银财宝啥也不稀罕,只把蔡文姬搭在马上拐跑了,这一去就是十二年。左贤王把她养在大帐中,也没去民政局领证,就为他生下了两个小王子。

蔡文姬身陷北地,却对大汉念念不忘,要是没点文化,也就愁死了,得亏能诗能文,会吟会琴,不但了却了思念之苦,一不小心还名传千古了。一首《悲愤诗》,开创了五言自传体长篇叙事诗的先河,清代有个研究诗的老头叫张玉谷,他读了以后拍案惊奇:这女子文采杠杠滴,比卓文君不差,曹植和杜甫的五言诗,也得拜文姬的为祖师爷!为了自娱自乐,蔡文姬创作了琴歌《胡笳十八拍》,无论是词还是曲,水准绝对在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之上,成为中国古典十大名曲。

东汉末年奇女子蔡文姬(东汉时期的萧红)(2)

曹操得势后,常与蔡邕谈诗论文。曹操可不是《三国》里描述的奸诈武夫,乃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曹见蔡中郎身边也没个后人,就花重金把蔡文姬赎回,并把她又许配给董祀。董祀是个屯田都尉,相当于新疆建设兵团的一个团长。董祀犯了死罪,当斩,蔡文姬不顾女人颜面,蓬头垢面,赤脚蔽衣,声泪俱下地去老曹那儿求情,老曹被感动了,说闺女呀,你来晚了一步,判决书都送走了,咋弄?文姬说伯父啊,您有骏马千匹,勇士无数,还追不回一纸文书?除非您不愿意追呀。老曹说,中!那就免了这个小子死罪吧。曹操又说,你老爹藏书甚富,只可惜在动乱中散失,你博闻强记,能给老夫写几篇吗?文姬说我能背诵的也就四百多篇,我回去想想给您老抄下来吧,结果就一字不落地抄给了老曹。曹操感叹道:真是天下第一奇女子啊,这记忆力,就是一台扫描机!

东汉末年奇女子蔡文姬(东汉时期的萧红)(3)

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中国总共才诞生了“十大才女”,可见妇女地位之低下。“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臭名昭著的论断,造就了无数“傻白甜”,直到现在仍然很有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