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先秦时期,各个诸侯国家都有各个国家独有的文化,也都有自己所专属的一种文字。不同的国家文字之间相同点非常的少,直到秦始皇时期才推行的书同文后,所有的文字才被统一成了秦国的小篆字体。

此后经历了2000多年的字体变化,其主体一直就是秦国字体为主进行的改变。至于先秦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文字,便很少有人能够了解了。记载了这些先秦诸侯国文字的一些书籍或者是其他的作品则显得那样弥足珍贵。

楚墓出土帛书(1942年出土的楚国帛书)(1)

在1942年9月,当时的长沙城正在处于日军的不断围攻之下。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都有一种被日军即将攻陷的感觉,所以十分混乱。在当时在东郊一个叫子弹库的地方,盗墓贼趁着战乱开始他们的盗墓事业。在那里发现了一座古墓,于是盗墓贼下手将文物盗掘一空。这里面被盗的东西中最珍贵的两样东西,一样是一把青铜古剑,一样是一部泛黑了的帛书。

盗墓贼无非就是为了金银,再盗取之后,把这两样宝物用十个大洋的价值卖给了一个地下文物贩子。在两年之后被长沙的古董商人蔡季襄将这份帛书买下。不过,随着1944年在长衡会战的失败,日军攻进了长沙。蔡季襄不得不带着帛书和家眷逃离长沙,颠沛流离。在颠沛之中,他也对这个帛书进行了考证研究。在1945年的时候还印刷成书出版发行,上面写明了这帛书出土的准确位置。

楚墓出土帛书(1942年出土的楚国帛书)(2)

据他考证,这个东西是距今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所用的古书籍。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古书,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和考古价值。我们知道,在当时所有的数据都是用竹简所制,一般只有有钱人家才会选择布帛制作。而这布帛书籍,也说明了这个作者的经济实力十分发达。

在抗战胜利后,蔡季襄重操旧业,进行古董买卖。他在上海有一次谈生意的时候,遇到了美国商人柯强。这个人精通中国文化,对中国古董比较热爱。当时柯强愿意用1万美金收购这个东西,不过他先付1000美元定金,等到他在美国出手之后再把余下的钱付给他,当时十分缺钱的蔡季襄无奈同意了柯强的这个建议。不过再三嘱咐他一定要保护这个文物,如果卖不出去,就把它还给他再退回定金。不过,从1949年之后蔡季襄与柯强就断绝了一切联系。在等了他15年后,背信弃义的柯强,把这本帛书以10万美元的高价出售给了收藏家戴润斋,后来几经转手便以50万的美金,最后落到了美国富豪塞克勒的手上。最后被他放入了自己的美术馆内,成为了该馆的镇馆之宝,迄今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楚墓出土帛书(1942年出土的楚国帛书)(3)

这个是现今世界上唯一被发现的一件战国帛书,到目前为止也是在中国发现的年代最古老的书籍,学术价值和考古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这是由一份长方形的丝织物作为书写媒介,长41公分,宽33公分,其上有11幅彩绘书画古卷。在他东南西北四条边上,分别描绘有春夏秋冬12个月,掌管季节变化的神童。在四边的画像上还有两篇解释性的文章,共900多个字。

在当时中国最顶尖的楚文化专家李玲教授,从70年代开始,就对这一幅存在美国的帛书进行了长达38年的研究。不过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以他的实力也只能破译其中的一半文字,其余的汉字还不知道是何义?李玲教授说,这份帛书主要讲述了天象灾变和40运转,还有月令禁忌等方面的内容。

在中国的先秦时期古物本身出土较少,而这份帛书的出土也是具有十分的意义,为我们研究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文化提供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也衷心地盼望着更多的先秦诸侯国文化的其他东西出土。让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的那个年代,再一次,重现在我们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