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年龄阶段的女性,有着4种不同的吸引力所在。

女性远比男性,更容易受困于刻板的价值观。当我们评价男性时,能够考虑到各个层面的价值;在评价女性时,往往只看重外表。而且就连对外表的评价,似乎也存在刻板化的“标准”。由于每个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在为了同一套价值标准而努力,所以陷入了病态化的竞争之中。社交心理学研究发现,女性身上的吸引力并非全然由外表所决定。全然由外表产生的吸引力,是十分短暂且容易产生诸多问题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拥有不同的吸引力特质。

心理学女性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1)

小于20岁的女性:思无邪

小于二十岁的女性,其吸引力主要在“思无邪”。这个阶段思想单纯、心思纯正、没有邪念的女性,会更有吸引力。所谓的邪念,其含义是十分广泛的。成年人的贪婪是邪念,世故、圆滑是邪念,饱经风霜后的冷漠是邪念,潜意识里想要伤害他人的想法也是邪念。这个阶段的女性,如果暴露出太多属于成年人的想法,其吸引力就会大大削减。思无邪的一种状态,应该是内心充满美好的,看待所有事物都觉得新鲜的,美好的感觉。这个时候的女性,还没有出现差别心,所以很受欢迎。

只有心思单纯的人,才能够做到无差别心。有些人为什么那么不受欢迎,那么令人反感?就是因为差别心太严重,总是带着一副有色眼镜看待别人。在心思单纯的人眼里,没有贫穷和富有的差别,没有美丽和丑陋的差别,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感。差别心一念既起,可以说是不可逆的。一个心思纯正的人,一旦产生差别的念头,就会失去吸引力。在心学中叫作差别心,在心理学中叫作优越感。

20-30岁的女性:念有情

20-30岁的女性,其吸引力主要在“念有情”。这个阶段有情有义,真情流露的女性更具有吸引力。敢于表达内心的情感,能够接受一段真挚的感情,心里面对恋人有情义。由于每个人的经历是不同的,所以有些女性会显得很含蓄、内敛、羞涩,甚至表现得有些冷漠,无法表现出内在的情感体验。她们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够自信,害怕被他人拒绝和批评,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内在感受,他们的生命是退缩的、委屈的,不是舒展的、自然延伸的。

心理学女性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2)

在很多电影中,都有类似的典型角色:她是这样一位女性,敢爱敢恨,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她无所顾忌地追求自己喜欢的人,真诚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她们是有主见的,能够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开心的时候能够放声大笑,难过的时候可以痛哭流涕。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她们拥有内心的原始动力,能够自发地迎接生活。她们不是为了应付外界的刺激,而是发自内心的表现自我。这种个性鲜明的女性,因为情感真挚、有情有义而散发出一种吸引力。

30-40岁的女性:能知性

30-40岁的女性,其吸引力主要在“能知性”。这个阶段富有智慧、了解人性,能够接纳人性的女性是很有吸引力的。所谓“能知性”,“能”就是可以的意思,“知”可以理解为知道,“性”就是人性。引申为:能够知道人性,并且能够以智慧的方式接纳人性。有些人认为人性是恶的,有些人认为人性是善的,有些人认为人性是无善无恶。无论持有哪一种观点,都应该无条件地接纳人性。换言之,否认人性其实就是否认我们自己。以一种智慧的方式去接纳人性,就是知性。

跟知性的人聊天你会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舒服。为什么会感到舒服呢?因为你不会被对方否定,你会莫名地信任对方。无论你说什么,对方都不会去否定你。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你不用担心被对方否定和嘲笑。知性的人了解人性,并且接纳人性的所有方面。跟她们聊天,就像是跟心理咨询师聊天一样,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治愈。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其吸引力主要就是能知性。当然,这个特质也是建立在有丰富的阅历基础上的,心智层面也是成熟的、完满的状态。

心理学女性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3)

40岁以上的女性:心存爱

40岁以上的女性,其吸引力主要在“心存爱”。如果说知性是对人性的一种接纳,那么心存爱就是对人性的包容。从狭义上来理解,可以将这种爱理解为母爱。可是母爱是自私的,她只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心存爱”这个爱,更多的是一种慈爱。可以理解为一位慈祥的奶奶、姥姥爱着所有的孩子一样。她们内心回归到了一种思无邪的境界,心思纯正没有邪念。能够无条件地给予所有孩子以积极的关注,能够有充足的耐心等待他们成长。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如果内心没有爱,就会变得刻薄、冷酷,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总而言之,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有着其不同的吸引力所在,不要总是用同一套价值标准来看待她们。

作者:九霄云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