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短期维度来看,春节后至两会期间A股行情偏暖,在节后流动性相对宽裕及风险偏好抬升背景下,中小盘风格表现出更高的胜率,过去10年中证1000指数、中证500指数产生超额收益的概率均达到90%。

2、站在中期维度,A股大小盘的风格轮动并不频繁,2000年以来市值风格经历了“大盘→小盘→大盘”的三次长周期轮动,2021年春节至今小盘风格重新开始跑赢,三次拐点对应沪深300指数三个阶段性高点,市场泡沫化之后就是风格的大切换,当前市场或处于新一轮小盘风格之中。

3、结合过往A股市值风格轮动经验,相对平稳的宏观经济环境、“寻增量”的产业政策导向以及加速向上的产业周期特征是助力小盘风格跑赢的三大要素,在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格局之下,2023年整体环境对小盘风格较为有利。

4、回归当下,今年节后市场窄幅调整是大势的延续而非兑现,经济短期难证伪、业绩空窗叠加政策发力预期下,仍可对两会前市场保持乐观,成长板块于今年1月开始蓄势,2月有望实现“绽放”。当前市场“价值搭台、成长唱戏”的剧情正在上演,以中证500、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风格估值仍处于历史中低分位,配置性价比凸显。

5、配置中小盘首选:南方中证1000ETF/南方中证500ETF。南方中证500ETF(510500)创立已近十年,2022年第十九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评选中,是全市场唯一实现八连冠的指数基金,规模较成立之初增长逾10倍。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作为市场上首只跟踪中证1000指数的ETF基金,近3年收益率达40.9%,在全市场ETF中排名靠前。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反复、海外通胀超预期、美联储继续鹰派、地缘政治扰动加剧、产业政策推进速度不及预期、比较研究的局限性、历史数据仅供参考、建议关注基金业绩或不及预期等。

中证500跌到多少个点加仓最好(国海策略中小风格占优)(1)

1、春节后至两会前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配置价值凸显

(1)大势:春节后至两会前一日A股大概率上涨

从大势的角度看,春节后开市首日至两会前一日期间A股上涨概率较高。在2013年至2022年春节后至两会期间,万得全A 与上证指数上涨概率为70%,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2.29%和1.80%,创业板指在过往10次中有6次取得正收益,收益率中位数为3.57%。

在春节后至两会期间,A股大势上涨概率大的原因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经济数据不连续,1-2月部分经济数据合并于3月公布,短期经济增长预期难以证伪。第二,该期间处于企业业绩空窗期,1月企业年报预告披露结束,4月一季报披露未开启,2至3月市场受业绩负面影响较小。第三,政策预期乐观,年末年初多为稳增长政策发力期,两会亦将定调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在此阶段市场政策预期偏强,市场风险偏好大概率提升,尤其是在经济偏弱年份。

中证500跌到多少个点加仓最好(国海策略中小风格占优)(2)

(2)大势向好的基础上,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配置价值凸显

在市场整体大概率上涨的基础上,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最具配置价值。从绝对收益的角度来看,2013-2022年春节后至两会前期间,中证10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的平均涨幅为4.85%和3.86%,高于万得全A的2.21%;从胜率的角度看,过去10年中证10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上涨的概率分别为90%和70%,配置中证1000指数胜率高于万得全A。充分验证在业绩空窗期内,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预期乐观的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偏进攻型的中证1000指数配置价值凸显。

从相对收益的角度看,2013-2022年春节至两会期间,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产生超额收益的概率大于上证50、沪深300指数。一方面,过去10年大盘指数和小盘指数的平均超额收益分别为-2.17%和2.57%,二者产生超额收益的概率分别为90%和10%。另一方面,过去10年中证1000指数、中证500指数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分别为2.64%和1.65%,产生超额收益的概率均为90%,而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平均超额收益率仅为-1.88%和-2.4%,产生超额收益的概率仅为10%。因此,充分验证了小盘在业绩空窗期的上涨空间更大。

中证500跌到多少个点加仓最好(国海策略中小风格占优)(3)

中证500跌到多少个点加仓最好(国海策略中小风格占优)(4)

(3)2023年: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仍具配置价值

从大势的角度看,2023年节后市场窄幅调整是大势的延续而非兑现,经济数据短期难证伪、业绩空窗叠加政策发力预期下,可对两会前市场大势保持乐观。年初以来,在疫情高峰回落,居民生活逐步正常化、经济修复预期升温带动下,市场延续修复行情。尽管节后市场呈现小幅震荡,但我们认为此时市场窄幅调整是大势的延续而非兑现,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判断:其一,2023年春节期间客流量和旅游已超预期修复,中国经济在消费企稳的情况下有望持续复苏;其二,美联储加息趋于尾声,全球流动性最紧时刻已过,外资持续流入亦将对市场形成支撑;其三,当前仍处于经济数据短期难证伪、业绩数据空窗期。

在国内经济基本面改善以及大国关系缓和、改革预期发酵提振风险偏好的背景下,弹性较大的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仍具较高配置价值。由于年初业绩与经济数据的缺失,风险偏好对于市场的影响易被放大,具备涨跌弹性的成长板块有望在此环境下受益。而参考此前经验,市场主线风格的形成会先经历“陪跑”阶段,才脱颖而出,类比于价值板块在去年11月为“爬坑”,12月后超额收益显著扩大,成长板块于今年1月开始蓄势,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相较于上证50、沪深300指数于1月中旬后开始跑出超额收益,2月有望实现“绽放”。

2、长周期中小风格是占优的格局

A股市场大小盘风格的轮动并不频繁,2000年以来市值风格经历了“大盘→小盘→大盘”的三次长周期轮动,当前市场或处于新一轮小盘风格周期中。回顾历史行情,2000年至今大小盘风格的表现为2000至2007年大盘占优,2008至2015年小盘占优,2016年到2021年春节前大盘占优,随后市场风格再度偏向小盘。整体来看,在此前的三次长周期轮动中,“大盘→小盘→大盘”的风格阶段持续时间分别为31个季度、31个季度、23个季度,大小盘风格的轮动稳定性较强,现阶段市场或处于新一轮小盘风格周期中。

中证500跌到多少个点加仓最好(国海策略中小风格占优)(5)

从市场特征角度来看,大小盘风格的三次长周期拐点分别对应着沪深300指数的三个高点,现阶段市值风格或已完成切换。2000年以来大小盘风格的三次长周期拐点分别位于2007年Q4、2015年Q4和2021年Q1,大致对应着沪深300指数在2007年10月、2015年6月和2021年2月的三个高点。具体来看,大小盘风格的第一次切换出现于2007年10月前后。随着政策调控的重心逐渐转移至抑制经济过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持续收紧,在沪深300触及5891点不久后,市场便于2007年10月中旬开启下跌,市场风格由大盘切换至小盘。第二次风格切换出现于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初。2015年上半年,在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互联网 ”等产业趋势的驱动下,A股市场迎来普涨,沪深300指数于2015年6月再度站上5380的高点,后续监管政策严查场外配资,“杠杆牛”行情终结,A股市场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初经历回调,市场风格趋于均衡。第三次风格切换出现于2021年春节前后。2021年初,核心资产在机构抱团行情中迎来泡沫式上涨,沪深300指数创下5930点历史新高,随后在美债利率快速上行和微观交易结构恶化的双重冲击下,处于估值高位的抱团股大幅下跌,沪深300指数触顶回落,而估值相对较低且业绩逐步修复的小盘风格逐步占优,持续长达五年的“以大为美”市场风格告一段落。总体来看,沪深300指数的三个高点与大小盘风格的三次长周期拐点均较吻合,现阶段市值风格或已完成切换。

中证500跌到多少个点加仓最好(国海策略中小风格占优)(6)

从基本面角度来看,相对平稳的宏观经济环境、“寻增量”的产业政策导向以及加速向上的产业周期特征是助力小盘风格跑赢的三大要素,2023年整体环境对于小盘风格较为有利。

在宏观经济方面,在经济缺乏明显向上动能,经济趋势性走平的阶段小盘风格更容易跑赢,2023年国内经济或呈“上有顶、下有底”的格局,小盘风格或表现更优。回顾2000年以来A股市值风格的轮动表现,在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长环境中小盘风格更容易跑赢。当经济趋势性向上时,景气行业变多,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成长性较强的小盘股不一定能够脱颖而出,例如2000至2007年、2016至2017年以及2020年;当经济失速下行时,市场风险偏好降低,稳增长的压力加大,投资者转向防御,例如2012年和2018年。而在经济缺乏明显向上动能,经济趋势性走平的阶段,顺周期属性较强的传统价值行业景气回落,小盘风格成长性优势凸显,例如2010年、2013至2015年以及2021年。回归当前,2023年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的环境下,国内经济较难看到强劲复苏,在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经济模式下,国内经济增长模式大概率将不再“重回老路”,未来国内经济增长或呈“上有顶、下有底”的格局,是小盘风格的优势环境。

在政策导向方面,2023年总量政策有所收敛,“寻增量”的产业政策成为发力重点,利于小盘风格行情的演绎。产业政策对小盘风格能起到提估值的作用,并且能对领涨行业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回顾2010-2015年的小盘风格占优时期,2009年下半年总量政策开始退坡之后,2009年11月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呼之欲出。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新一届政府强调科技创新,鼓励文化、技术产业发展,2013年年初相继通过科技中长期规划、召开科技创新大会。2015年1月至5月,“互联网 ”在3月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成为国家战略。2021年以来,产业政策再度进入发力期。2021年4月至2021年11月,继2020年9月提出“3060目标”之后,2021年成为碳中和元年,2021年10月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中的“1”落地。回到当前,2023年总量政策有所收敛,产业政策依旧是发力的重点,包括安全、科技创新、自主可控等方向,有利于提升小盘风格的估值水平。

在产业周期方面,2023年产业周期或将呈现多点开花的格局,小盘风格有望得到进一步强化。小盘风格的核心行业集中在成长产业,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从10%到20%是最有利于小盘风格走强的阶段,或者产业周期加速向上时期。2010年至2015年的小盘风格占优时期,移动互联网在我国实现了从硬件设备到内容应用、再到场景应用的完整传导,产业趋势反复加强。具体来看2010年的标签是苹果产业链;2013年的标签是手游元年、国产电影元年、视频付费元年,产业趋势及商业逻辑得到反复加强;进入2015年后,“互联网 ”浪潮向全行业各领域广泛渗透,内容领域红利持续释放,科技产业周期达到高点。2021年以来小盘风格再度占优的核心驱动力是新能源。从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底,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新能源取代TMT成为成长风格的行情主赛道。回到当前,中观产业上,2023年产业周期有望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TMT中的信创、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等细分赛道均存在阶段性的产业周期启动;新能源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发展壮大,作为国内的比较优势产业,也是技术变革从无到有的温床;军工则是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日趋紧张状态下的“刚需”。产业周期多点开花的格局有望进一步强化小盘风格趋势。

中证500跌到多少个点加仓最好(国海策略中小风格占优)(7)

中证500跌到多少个点加仓最好(国海策略中小风格占优)(8)

中证500跌到多少个点加仓最好(国海策略中小风格占优)(9)

中证500跌到多少个点加仓最好(国海策略中小风格占优)(10)

当前中小市值板块仍具备配置价值。截至2月10日,中证1000和中证500近五年市盈率分位数分别为31.9%和51.1%,仍处于历史中低水平,尤其是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小盘股,投资性价比优势仍较明显。

中证500跌到多少个点加仓最好(国海策略中小风格占优)(11)

3、 配置中小盘首选:南方中证1000ETF/南方中证500ETF

1998年3月6日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首批规范的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成立,成为我国“新基金时代”的起始标志。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南方基金母子公司合并资产管理规模18368亿元。南方基金公募基金规模10585亿元,客户数量1.87亿,累计向客户分红1689亿元,管理公募基金共317只,产品涵盖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指数型、QDII型、FOF型等。南方基金非公募业务规模6710亿元,在行业中持续保持优势地位。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成立于2013年2月6日,截至今年2月9日规模达到612.97亿元,较成立之初的59.26亿元增长逾10倍。同时,该基金场内交投非常活跃,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额约18.57亿元;融资融券方面,其两融余额达104.48亿元,位列全市场ETF前五。在跟踪精准度、超额收益获取方面,南方中证500ETF也展现出强大的专业实力。根据Wind数据显示,成立以来(截至2023年2月9日),该基金累计回报率为104.71%,年化回报率为7.41%。此外,2022年第十九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评选中,南方中证500ETF第八年蝉联指数型金牛基金奖,也是全市场少数实现八连冠的指数基金。

中证500跌到多少个点加仓最好(国海策略中小风格占优)(12)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成立于2016年9月26日,是市场上首只跟踪中证1000指数的ETF基金、首只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中证1000ETF基金。截至今年2月9日规模达到152.7亿元,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额约19亿元,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融资融券方面,其两融余额达30亿元,位列全市场ETF第十。收益率层面来看,近3年南方中证1000ETF收益率为40.9%,在全市场ETF中排名靠前。

中证500跌到多少个点加仓最好(国海策略中小风格占优)(13)

4、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反复、海外通胀超预期、美联储继续鹰派、地缘政治扰动加剧、产业政策推进速度不及预期、比较研究的局限性、历史数据仅供参考、建议关注基金业绩或不及预期等。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