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

今天,能在这里开一节诗词课,首先要感群主的支持,同时我也要感谢我们教学团队的小伙伴,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我,无疑是最幸运的那个人,在漫长的前行途中,有朋友的知遇之恩,也有小伙伴们的鼎力相助,遇见诗词,遇见你,所有美好,得以一路同行。

说到诗词,我想,在座的各位朋友们一定会说,诗词谁不会背?唐宋那段历史,至今仍被我们津津乐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并不是那些如烟往事,而是唐宋才子们那历经千年仍然熠熠生辉的经典名篇。如果真要论背诗词,估计能有很多人和《庆余年》中的范闲一样,斗酒诗百篇,那样的名场面,足以让人浑然忘我,沉浸其中。

是的,正是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文字,在岁月的长河里,早已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埋下了种子,这些种子一遇到风雨就会生根发芽,所以这些年,我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诗词的魅力。

当然,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否认有天赋的人早就已经打通了写作的任督二脉,让他们在思想的世界里如插上翅膀一样可以任意翱翔。

那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自不必多言。现代作家下笔成文,洋洋洒洒也有人不在话下。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写道: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这一段文字,怎么读都非常顺畅,非常美,大家猜猜为什么?不妨先卖个关子,试试找一下,哦,原来肠、光、唐、阳,都发ang的音。看明白了,就会容易一些,在这段文字里,作者简单运用了押韵的手法。这么一联想,王菲的传奇也是啊,还有好多歌词也是押了韵的啊,难怪了。

所以你看,押韵,在现代诗词歌赋中,已不是稀罕元素了,有了这层认识,我们再来看看诗词还多什么,平仄和格律呗。

对,通过在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叫押韵,在句子中通过平仄变化,使诗词读起来或激昂,或忧伤,或感慨,或诉离别,诉相思,有了这个载体,句子怎么样啊,就会更引人入胜一些。那再通过格律和意境的调整与变化,就可以尝试着还原诗歌的本色了。

想想还真是,从诗经到楚辞,从骈文到歌赋,从唐诗到宋词,在诗词的发展史上,押韵平仄格律,尽管有些人会觉得受限制,却有更多的诗词作者大放异彩。可以说,随着诗词的传承和咏唱,这种将平仄格律创作手法运用到写作上,如现代的一些流行歌曲中,唱和起来,不止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还让人入脑入心,把诗词运用到写作中,就成了一小部分创作者的独家秘笈。

所谓秘笈就是不能分享的,但是大多数的人也和我一样,因为单纯的喜欢,很想掌握这门独家的诗词创作技巧,把我们眼里心底的所见所感,用诗词的语言记录出来,用实际行动将我们古老的文化传承下去。

那又该怎么办呢?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一部分:遇见诗词,遇见你。

秋风乍起,荷池尚有余香,远方雁阵迎着金色稻浪飞向远方。

丰收的景色,五彩的田园,或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或朝云飞霞,溪水流澈,暮晚凉月,山河壮丽,凡此种种,美好于前,我们时常会感叹,这诗情画意要怎么表达才更文艺清新?

都说人生如诗,可无数的欢喜,在凝结于心的一腔热情面前,要怎样用诗歌的语言来描绘,才能将我们对美好的无限向往展示出来?

看别人将那魅力四射的诗歌,轻轻松松地写出来,带着禅意和人生的感悟,我如何才能做到?

很多人说,老师啊,我也喜欢读诗写诗,可就是找不到窍门,既然押韵行,那我先从押韵入手呗。

也有人说,老师,我看别人朋友圈老是发一些旅游照,然后写几句,这种游记体的诗词立马让他(她)文艺范、高大上了许多,你看,我也写出来了,可别人说就是顺口溜,有什么秘法,让我也能出口成章啊。

当然,也有人会说,干嘛要自己写,各种题材的诗句,老祖宗们早就留下来了,读书要趁早,记在心里,随时用随时取,不是更好吗?!

人各有志,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写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创建心学流派的王阳明先生,就提倡等风来,不如追风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既然生命里所有的遇见,都是命中注定,都是最好的安排,那么就为诗词打开一扇窗吧。

于是,接下来的第二个话题就是:爱上诗词,续传承。

今天,我们因遇见而启程的诗词课,将会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唐风宋雨,是既让你的思想之舟在诗词天地里尽情冲浪,又要让你从此与诗词结缘,与美好相伴,所有的疑问,也将因为你的学习而释然。

那些自在潇洒如沐春风,婉转悠扬似捧水月,情动心扉思绪万千,激荡高昂踏浪乘云的诗情画意,也都将会如一幅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这些诗情画意,不要问我怎么知道,解锁的钥匙就是我们的学习和我们对诗词的情有独钟与执着。

诗词格律看似简单,喜欢的,谁都可以写几笔,要想写好,也容易也不容易,容易就是掌握写作方法,不容易就是喜欢了,却不什诸于行动。

也别说文化深浅,行百里者半九十。只要有坚持和行动力,就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鸭绿江诗社有好几位农民诗人,他们写出来的诗词,风格各异,诗词味浓,平时或打渔或上山养蚕捉茧,种养植业样样拿手,只有农闲和夜深人静时,才会独享创作时光。

至于写诗词的好处,我个人觉得,会让我们能从更深层次去感悟天地自然,对人对事对生活都得有敬畏之意,能去掉一些浮燥,于物欲横陈中坚守自己,慈悲喜乐,无所畏惧。

爱上诗词吧,不管理由如何,流连于诗词之境,会有流传千古的名篇风雅颂,会遇到浓缩了深情厚意的情怀赋比兴,会有激励人奋发向前的警句坐右铭对偶、拟人、夸张、借代等,亦会有妙不可言的画境随时出现,沉醉其中,花开芬芳,雄鹰翱翔,澄澈心灵,绮丽魂梦。

揭开诗词的神秘面纱,让我们一起追寻诗路花语,写出我们笔下的浮生流年,百态人生,把我们的所思所见所感交给时光,惊艳岁月。

其实,冬天过去,春天说回来就回来。这不,江南春雨色,次第梅花开。杏李缤纷艳,多情绿蚁苔。而一转眼,四季不轮回,春秋应景来。星潜疏鬓发,日散淡新梅。苦乐年华谱,悲欢世味酷。红尘尤色空,易老莫闲才。

该来的一直都在路上,想走的怎么留都留不住,唯愿时光能温柔以待。留下的,走散了的,相遇过,都是缘。

我们能做的,只有过往不恋,当下不负,未来可期了。

站在诗词的彼岸,回望人间,灯火红尘,半卷珠帘谁与诉,清风作伴叹离殇。东篱把酒西窗月,一曲倾城翰墨香。

还记得那首诗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也可以用在我们学习的境界上吧!经历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经历过学习的锤炼,我们很多人从一个诗词小白到可以随心赋笔,炼字炼句小有心得,能自由地创作,这不就是丰硕的成果吗!

当然,也真有人:

一入黉门内,诗词积大家。

丰音尤雅致,曲赋遍中华。

诗词之美,不可言说,诗词之妙,不可言说,唯诗词之密,可穿过重重迷雾,为更多人带来诗和远方。

我今天带来的第三个话题是:学会诗词,自由行。

一个人变得成熟的标志,就是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比较清晰且深刻理性的目标和规划,不盲从,不随大流。是心灵变得强大,以入世的心态把人生变成一场修行。诗词学习并不会增加我们的收入,也许,还有可能因为我们因为学习而修改了人生的轨迹,要去面临更多的通关和考验,因为诗词学习和其它科目学习一样,有波峰浪谷,有潮起潮落。人生也是起伏不平,心安处才可生智慧,悟禅意,而入了禅的诗词,就有了真正的诗意和远方。

亲爱的友友们,诗词学习,绝律难些,但也不是全无要领,跟写文章一样,只要找准写作点,故事眼,然后按课件要求,写自己念念不忘的场景,按照诗词的长短句,意群要求和式样来提笔着墨,把荡在心中的绵绵爱意,化成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化成直落三千尺的飞瀑,化成大珠小珠落玉盘,化成梅花喜欢漫天雪。

穿过诗词绝律的深水区,就会前方一路高能,诗词曲联,变化由心。

我们也会把大家扶上马,送一程,让春花欣开,许心花怒放,诗意的人生,心中的远方,愿我和你一直都在。

给我红尘一壶酒吧,让我们用诗意的语言去唱响流年,这歌里有古韵新声,有山川自然,有万物天籁,亦有诗路花雨。

如果可以,我愿做那只想要飞跃沧海的蝴蝶,在你穿越千年的梦里,为你遮风挡雨,为传承的薪火添一些亮丽的异彩!!!爱诗词的你,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造福一方。

最后以电影《无问西东》中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分享:

什么是真实?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和平与喜悦。

学习诗词,传承诗词,“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遇见诗词佳句(遇见诗词遇见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