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长安是一个充满了历史底蕴的名字,提起长安城,人们就会想到盛唐、想到隆汉,而长安正是如今的西安。但是,“长安”明明那么好听,是谁坚持要改成“西安”?又为何要改呢?

为啥要把长安改成西安(长安明明那么好听)(1)

作为一座文化古都,长安背后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它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帝都,却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早在周朝时期,长安就成了周王眼中天子的最佳居所,只是那时它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镐京”,也称“酆京”,合为“酆镐”。

在这里,周朝制定了无数礼乐,流传至后世。自此,长安成为了十三朝古都,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将长安视为吉地,让长安化身成了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至今,西安都具备其他城市所不能及的考古价值与历史人文价值,只可惜古人没有没有将它发展成旅游城市。

为啥要把长安改成西安(长安明明那么好听)(2)

网上有很多人说,长安这个名字,比西安好听多了。那么,长安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才变成了如今的名字呢?其实,长安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久,因为远古时期,中国先民就开始在黄河流域生活,作为一个适宜定居的地方,长安早在100多万年前就出现了部落。

到了战国时期,秦孝公选中了渭水边的咸阳取代旧都栎阳,作为秦朝王霸之业的新都城。那时候的咸阳城范围就覆盖了今天的西安部分区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咸阳成为第一座帝都,但这段历史并没有维持很久,因为刘邦与项羽先后攻入了咸阳城。

为啥要把长安改成西安(长安明明那么好听)(3)

刘邦打败项羽,定鼎天下,不愿再入驻咸阳,出于各方面考虑,刘邦拒绝了许多臣子定都东方的请求,打算继续将都城设在易于防守、沃野千里的关中,并选中了当年秦始皇弟弟的一块封地,也就是咸阳的乡属“长安乡”,沿用“长安”命名新都城,希望大汉王朝长治久安。

之后,这块土地上出现了未央宫、长乐宫等著名宫室,无数的历史大事件在这里发生。西汉延续了200多年的时间,长安极度繁盛,直到东汉建立,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长安才成了“西京”。这并没有影响长安的历史地位,之后这里不断出现新的王城,不断被复建。

为啥要把长安改成西安(长安明明那么好听)(4)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原本打算在汉长安城定都,但汉长安城年久失修,因此他重新建了一座“大兴”城。隋朝历经两世覆灭,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出现了“唐长安城”,城墙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7平方公里。它和洛阳一起,成为了大唐的经济政治中心。

长安城气势恢宏,富丽繁荣,盛唐时期,长安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城市。宋朝考虑到来自北方的威胁,将都城选在开封;元朝定都北方燕京(大都,即北京),将长安这座古城改为“奉元路”;朱元璋起义推翻元朝,在金陵应天府称帝,但他曾打算迁都长安。

为啥要把长安改成西安(长安明明那么好听)(5)

正是朱元璋在公元1369年将原来的“奉元路”改成了“西安府”,类似“奉元路”的前身“安西”,取西边平定安宁的意思。其实长安在明朝还是有改回原名的机会,因为朱元璋和太子朱标都把长安作为迁都第一考虑地点,朱标还曾经去实地考察过长安城的情况。

为啥要把长安改成西安(长安明明那么好听)(6)

无奈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十分伤心,再也没考虑过迁都。后来,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却敌不过叔叔燕王朱棣,朱棣将都城选在了自己的老地盘燕京,迁都后改为北京,明清两朝皇城皆设在此,长安就被遗忘了。但我们今时今日提起它,依然会为它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