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的祁连山龙脉,或许会有人嗤之以鼻,认为是封建迷信,怀疑龙脉不存在。

但我们不能用今天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古代人的世界观。

君不见那专业盗墓贼,主要就是依靠风水寻找古墓,冬天依靠融化的雪花寻找古墓,再往后才是根据传说和史料来寻找古墓。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1)

而本篇文章要讲的内容,便是2019年祁连山龙脉当中,出土了保存完整的唐代大将军墓葬,墓主人是被吐蕃灭国的“慕容智”大将军,后归附大唐,真守边关,抵御吐蕃。

祁连山龙脉大墓,是出土的最完整的吐谷浑王室墓,专家既惊讶又惊喜,犹如是拿到了打开历史迷雾的钥匙。

一,平整土地,发现古墓

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要从甘肃省天祝县的岔山村说起。

在普通人看来,山是祁连山普通的山,村是甘肃普通的村。

但如果换做风水先生来看,该村刚好位于龙脉之上,具体可参照下图。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2)

恰恰是因为岔山村较为偏僻,不挨三晋、不临荆楚、远离中原王朝,所以没有专业盗墓贼光顾此地。

放在今天来说,岔山村平静又祥和,可如果放在古代,却是一块战略要地,商路的中枢。

驼铃远去,金戈落下,铁马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当中……

到2019年的秋天,该县的相关部门,在村子北面的小山岗,要进行土地整备,说白了就是整合那些零零散散的土地。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3)

越是穷的地方,越是要想着如何搞致富项目,所以要搞个前期开发。

就在工作人员紧张忙碌的时候,却挖出了一块块的古砖,上面带着明显的花纹样式。

大家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用来修古墓的砖块,联想到天祝县的古代历史,所以猜测是唐朝古墓。

工作人员往周围一挖,砖块接连不断地出土,由此可见这座古墓比想象中的更大,并不是普通乡绅的墓,极有可能是王侯将相墓。

现场的负责人意识到事关重大,于是立刻打电话上报领导,领导又联系了本地区的文物部门。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4)

一直上报到本省的考古研究所,当即就组建了专家团队,带着专业的考古设备,奔赴天祝县,开展保护工作。

考古队一看周围地形,就猜测这里可能有大墓,经过细致的勘探,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是唐代大型墓葬的典型砖室墓顶。

所谓砖室,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是唐代达官显贵,在地下修出的豪宅,里面是一间一间的房屋,甚至是复制生前的住所,而不是春秋战国那种用土或沙掩埋的椁室墓。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5)

经过初步勘探,专家非常兴奋,因为没有发现任何的盗洞,也就是说这里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唐代大墓!

打开了墓道之后,里面可以轻松容得下三名成年男子并排走动,由此可推测出,墓门后面的空间肯定更大!

既然是唐代大墓,又会是古代的哪一位大人物,选择在祁连山深处修墓呢?

甘肃的考古专家经过初步勘探,便上报到国家文物局,获得了批准之后,便展开了发掘。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6)

从外部打开了砖室的外墙之后,顺着长长的墓道,首先看到的是两扇大墓门,色彩鲜艳又厚重。

上面钉着一颗颗的铜泡钉,每一排十个钉子,上下五排也就是五十个大铜钉,既用来固定门板,也起到装饰作用。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7)

大门中间是造型精致的大门锁,可以清晰看出技艺高超的鎏金工艺。单单是这个大锁,便能看出该墓葬的主人,跟中原地区有深厚的联系。

工作人员的目光,顺着墓门往上看,则是一副巨大的壁画,内容是两层高楼。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8)

也就是说,门是真的,上面楼是画的,标准的唐代风格古墓,再一次印证了专家的推测。

而墓门的两边,则是一件件造型精美的彩绘人俑,每一件都色泽鲜艳,西龛摆着43件,东龛摆着27件。

真正打开墓门之后,里面的文物堆积如山,一层一层又一层,看起来乱糟糟的,为发掘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该墓葬文物当年放进去的时候,自然是一件件地整整齐齐,现如今之所以堆叠好几层,是因为木质结构坍塌。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9)

举例来说,唐代王公贵族的大床和木架子,属于多层木质结构,上面悬挂或安放着一件又一件的珍宝。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床坍塌之后,也就满地狼藉。更何况框架坍塌的时候,也会砸翻周围那密密麻麻的器物。

因为各种文物实在是太多了,专家甭说是步入其中,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人根本进不去。

专家拿出的计划是,在上面搭建脚手架,顺着墓道往里面延伸,避免碰到地上的文物,自上而下地去清理。

方案拿出之后,于是清理入口处的文物,腾出地放下设备。

可脚手架还没有拉进来呢,专家就看到了一块四四方方的石头,上面雕刻着华丽丽的花纹。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10)

细看之下,正是这座墓葬最重要的东西——墓志铭!

专家一直猜测墓主人是谁,到底是西域人?还是中原人?而随着墓志铭的出现,答案即将揭晓。

墓志铭分为上层和下层,中间则夹着唐代丝绸。

工作人员擦掉上层的灰尘,看到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大周故慕容府君墓志。

这让专家心头大喜,因为“大周”两个字,代表该唐墓是武则天时期的墓葬。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11)

而这个“慕容”是吐谷浑贵族的姓氏,要打开墓志铭之后,才能知道是慕容氏的哪一名贵族成员。

提起吐谷浑这个尴尬的地方政权,史料记载的并不清楚,从强盛到衰败,再到末代可汗,属于是历史当中的模糊片段。

吐谷浑的领土,北到祁连南到青海,面积虽然不小,但东西两边却是大唐和吐蕃。

吐谷浑夹在了两个超级大势力中间,玩了一把地狱级难度的生存挑战。

尤其是李世民在位的时候,为了稳定西北地区的边防,所以派出部将而来。

末代可汗慕容诺曷钵,率领部族归顺大唐;而李世民那也是好面子的人,当即许配弘化公主,嫁给了慕容诺钵为妻。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12)

考古专家根据墓门的样式,猜测墓主人极有可能跟弘化公主渊源很深,甚至是弘化公主的后代。

大唐和吐谷浑联姻之后关系越来越好,不过大唐跟吐蕃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恰恰被吐谷浑夹在中间。  

二,吐谷浑古国的历史

追溯这个地方政权的一千多年文明历史,其实史料记载的并不多。

只知道是从东北迁到了西北,从辽东地区迁到了甘南地区,围绕中国画了大半圈,这一路的艰辛不言而喻。

公元350年前后建立了吐谷浑政权,迁徙了这么远的路程,却夹在了大唐和吐蕃之间。

建国三百多年后被吐蕃所灭,这也是意料之中。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13)

直到清朝同治时期,武威农民挖窑洞的时候,挖到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唐朝大墓,正是弘化公主墓,出土了大量珍宝。

县令听闻有墓葬被盗,于是派出衙役追捕,才算追到了墓志铭。

后人才算首次触摸到那段历史,那是在公元640年,十八岁的弘化公主,在两国将军的护送下,去往边荒戈壁,跟诺钵成亲。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14)

按照当时留下来的记载,弘化公主的生活是“有城郭而不居,随逐水草庐帐为室,以肉酪为粮”说白了就是游牧生活。

根据墓志铭的记载,弘化公主到76岁那年因病去世,葬在了凉州。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15)

到1927年,武威因为一场地震,又出现了吐谷浑王室的墓葬,墓主人是弘化公主的长子,青海王慕容忠。

到1944年的时候,才有考古专家展开系统性的考古发掘研究,通过一块块的墓志铭,探寻吐谷浑王朝的历史谜团。

根据十多块墓志铭的资料,确定了吐谷浑亡于公元663年,之后便依附于唐朝。

安史之乱之后,吐谷浑贵族的墓葬,也就集中于长安一代。

之前发掘的吐谷浑王室墓葬,都被盗墓贼或者农民破坏,所以提供的研究价值有限。

出土的16块墓志铭显示,大部分墓葬都是弘化公主的儿女和侄女……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16)

到2019年,专家看到了完整的唐朝吐谷浑墓葬,所以内心很激动,极有可能补充吐谷浑缺失的历史,解开这个古国的消失之谜。

专家经过一系列创新的发掘办法,取出了墓志铭两边的镇墓兽和天王俑,两件文物不仅造型威武,表面也绘制了精美的鎏金图案,色彩过了千年依旧鲜艳。

从精湛的工艺来说,中原地区的彩绘图案和卷云纹,出现在了唐朝边荒地区的墓葬当中,这已经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信息。

专家为了保护墓志铭中间的丝绸,一点点搭建出框架,才算把沉重的墓志铭完整取出,送到了实验室的无菌密闭空间,等待专家后续的研究。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17)

放下墓志铭暂且不谈,从木质的人俑和马俑身上,可以看到精美的描金痕迹,即使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也能用肉眼看出古人的复杂技艺。

每一件兵器、甚至每一笔的描画、背后都有庞大的神话世界观。

专家彻底认定,这座龙脉里的大墓,必然是吐谷浑慕容王室的重要成员。

考古队早就等得着急,眼看着拦在墓道当中的墓志铭被取走,总算是有了可操作的空间,去清理大墓里满满当当的一层层文物。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唐朝时期墓室精美壁画,画工栩栩如生。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18)

虽然绝大部分已经脱落,但根据残留的画作,能看出内容是星辰月下、玉兔捣药、官吏朝拜、玉手拈花、舞女翩翩……

有星象的位置,有象征太阳的三足鸟,也有鲜艳的花草。

考古队专门分出一批人,去复原那精美的唐代壁画,复原方式则是捡起地上的碎块,犹如拼图一般重新贴在墙壁上。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19)

对于专家来说工作量巨大,而且要取走壁画残片之后,才能清理残片下面积压的文物。

首先清理的壁画区域,是位于角落里的那一大堆车马人俑。

根据初步的推测:壁画下面是架子,架子下面是大量的文物,坍塌后砸入了车马俑阵列,初步推测至少有三层文物。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20)

要把壁画残片小心翼翼地取走,才能展开接下来的发掘工作。

这边的人在拼接壁画,另外一边的专家,则爬上了脚手架,提取棺木上面的一层层丝织品。

古代丝绸之路的奢侈品,一层又一层地展现在了后人的面前……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21)

在明黄色的织锦上,绣着华丽的花纹图案,横着还排列着一头头的祥瑞巨象。

工作人员用硬纸筒,卷起那一张张的华美丝绸,送回实验室等待后期修复。

紧接着便提取棺椁周围的人俑仪仗队,这又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主要是因为两边一个又一个的木质架子倒塌,砸倒了人俑仪仗队。

提取了木质架子之后,便是高大的描金骑马俑,和一个个造型精美的站立俑。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22)

整个仪仗队,守护着中间的棺椁,从队伍的庞大程度便可看出,棺椁当中躺着的墓主人,身份必然高贵。

丰腴俊美的侍女、浓眉大胡子的高帽大臣、抬头望向远方的丫鬟姬妾、闭目凝神的红衣美少女……造型逼真的宠物俑,有狗、羊、马……

角落里摆着一大堆的干粮袋,从破损的那两袋干粮便可看出,里面装着的是青稞和粟米,这为研究古代唐朝边陲将士饮食,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参考。

通过棺椁周边文物便可看出,墓主人身份高贵,喜爱美女、狩猎、美食……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23)

而整座墓当中,造型最庞大最复杂的,便是墓主人的床榻,也是提取修复最困难的文物。

时过境迁,原先的多层床榻,已经坍塌散碎。即使过去了千年,也能看出墓主人床榻的华美奢靡。

床榻上的青铜花纹贴片,外面都镀着一层黄金,造型怪异却又不失典雅,这也能间接证明,墓主人并非中原人士。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24)

在大床上,还站着一名俊美妖娆的侍女人俑,是要在阴间伺候墓主人的仆从。

在清理文物的过程当中,又取出了墓主人生前所用的一个大托盘,上面摆满了墓主人准备在阴间享用的坚果和果脯。

因为年代久远,所以那些柔软的果脯已经风干腐朽,但坚硬的干果还保存完好。

连专家都惊讶万分,还是第一次见到一千多年前的核桃,成为后人研究边塞文化的重要依据。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25)

更让大家感到惊诧的,是墙角摆着一个胡床,说白了就是小马扎,上面有描金的铜钉。

除了造型精美的装饰物之外,墓主人的小马扎,跟考古工作人员屁股底下的小马扎,结构和大小相差不多。

虽然说马扎早就散了架,但可以清晰看出此物一千多年来,结构一直未变。

专家在清理武器库的时候,再次碰上了难题。

因为刀枪剑戟和弓箭,原本都是摆在架子上或者挂在墙上,可木质结构倒塌之后,整个就覆盖了下面的文物。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26)

尤其是那一整套的铁盔甲,历经千年光阴已经锈蚀严重,恰恰是上面厚厚一层的武器,保护了下面那诸多文物的颜色。

挑开几片盔甲之后,下面文物的描金和彩绘,比其他文物更加鲜艳夺目。

专家望着一大堆的东西直皱眉,主要是因为都粘连在一起,而且又是价值极高的文物。

尤其是那保存完整的箭壶和硬弓,大概率是参加过实战的武器,对于研究唐朝边防,有极其重要的军史价值。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27)

为了保护那色彩光鲜靓丽的彩绘和武器,所以只能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整体提取,也就是说把一千多斤重的一大堆文物,整个带出墓室。

发掘如此庞大的墓葬,修复一层层堆积的文物,再加上研究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所以需要大量的时间。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28)

而考古专家最先拿出的成果,便是最简单的那个墓志铭,因为上面写着的全部都是汉字,只要保存好里面的丝绸即可。

打开双层墓志铭,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墓主人名叫慕容智,是弘化公主和末代可汗的第三个儿子。

考古专家在恒温恒湿的考古实验室当中,将整个墓志铭提取出来,看到上面写着慕容智,乃是一名镇守边疆的大将军。

可想而知,慕容智的职责便是,抵御对面的灭国仇敌吐蕃,日日征战在沙场。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29)

这也就可以猜出,慕容智的墓葬当中,为何会有那么多的陪葬品。

墓志铭上最重要的一句话,是说慕容智在天授二年去世之后,迁葬于大可汗陵!

祁连山大墓考古(祁连山挖出唐代完整大墓)(30)

也就是说,这附近必然有一个吐谷浑的国王陵墓,这要等待考古专家的后续发掘。

后记:

金戈铁马已经尘归尘,将军热血已经土归土。

而慕容智唐代将军大墓,是保存最完好的吐谷浑王室墓,又解开了那个古文明的一层神秘面纱。

看出土文物再结合史料记载,便可体会到那个荡气回肠的时代,耕战传家,百战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