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云南——生物多样性百科

今天

小编要带大家了解的是

脊椎动物•青脚滨鹬

动物黑腹滨鹬(生物多样性百科)(1)

青脚滨鹬

Calidris temminckii

脊椎动物,鸟纲,鸻形目,鹬科,滨鹬属。多栖息于湿地,国内各地均有分布,照片摄于昆明。

中国古代的成语鹬蚌相争,讲的就是水鸟鹬和河蚌相持不下,而渔翁从中得利的故事。今天介绍的青脚滨鹬也是鹬的一种,常栖息于沿海和内陆的湿地、沼泽、开阔湖滨和沙洲,有时也会出现在远离水域的草地和稻田。主要以昆虫、蠕虫、小型鱼类和虾类为食。

它给人第一映像是长的像“愤怒的小鸟”,其实青脚滨鹬是一只“旅行的小鸟”。这是因为其会随着季节迁移,一年之中繁殖期在我国北方,冬天又会迁移到南方越冬。甚至在四川和西藏海拔4200m左右的湿地都有分布。迁徙期间会以小集群活动,有时也会集成大群。

青脚滨鹬体型娇小可爱,体色素雅,雌性和雄性形态和体色相似。成鸟头顶至颈后为灰褐色,间杂有暗色条纹。多数羽毛有栗色羽缘和黑色纤细羽干纹。腹部为白色,胸部有一淡褐色渐渐过渡到灰褐色的胸带。外侧2~3对尾羽在飞行时显露为全白色,腿部多为黄色或绿色。

研究发现,青脚滨鹬存在两性行为颠倒或一雌多雄制的现象,这样的现象在鸟类中极其罕见,仅占0.4%左右,特别像人类比较原始阶段的“母系社会”。据科学家考察,生活在北极一代或者生存条件艰苦地方的青脚滨鹬雌鸟可以拥有数个雄鸟“后宫”。每当繁殖的季节,雄鸟会保卫一个领域,雌鸟产下一窝卵后留给雄鸟去孵化,而雌鸟自己又去产下第二窝卵,然后由自己或第二任配偶来孵化。当然,这种行为不能以人类的“喜新厌旧”或“见异思迁”来作为评判标准,其实,青脚滨鹬的“重婚”行为是为了弥补长途迁徙及被捕食者所造成的损失。

更令人称奇的是青脚滨鹬的“表亲”红颈瓣蹼鹬,它们把“一妻多夫”制发扬到了极致!研究发现其雌鸟长的比雄鸟更加健壮,羽毛也更加艳丽。到了繁殖期也是由雌鸟主动向雄鸟求偶,甚至经常发生两只雌鸟为了争夺一只雄鸟大打出手,上演“抢新郎”的荒唐喜剧。但是,“婚后”的雄鸟非常辛苦,不但完全负责巢穴的筑造,还要负责孵蛋和喂养幼鸟,而雌鸟生完蛋后,就去寻找下一个“风流目标”了。

动物黑腹滨鹬(生物多样性百科)(2)

王英,生态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云南省摄影家协会、昆明摄影家协会会员。参与完成国家基金项目《胡兀鹫繁殖生态学》的研究拍摄。长期从事鸟类生态摄影,致力于用镜头诠释自然之秘。

跟着小编

一起来回顾一下

前几期

生物多样性百科的知识点吧!

不冷不冷,好看就行!——种子植物•滇西绿绒蒿

动物黑腹滨鹬(生物多样性百科)(3)

别看了!我就是只翠鸟!——脊椎动物•冠鱼狗

动物黑腹滨鹬(生物多样性百科)(4)

我就是传说中的“死亡蠕虫”——扁形动物·笄蛭涡虫

动物黑腹滨鹬(生物多样性百科)(5)

专吃毒蜂的“老虎”——脊椎动物•栗喉蜂虎

动物黑腹滨鹬(生物多样性百科)(6)


来源:云南发布

编辑:Selina

责任编辑:宋力锦

监制:沐利芸

频道总监:朵 翔

总编审:李晓风

总编辑:李 茜

出品人/总监制:和亚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