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了,虽然大家对市场前景的看法各有不同,但是与前几年比起来,至少更务实了,产品依托应用技术的成熟,似乎给创新打开了阴霾中的一丝机会。因此有必要给今年的产品方向做一个聚焦的规划,少折腾,少妄想,争取突破一下,也期待能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尤其是有渠道资源的朋友,一起搞搞事情,让我的这些产品和原型能经受市场暴风骤雨的洗礼,获得成长的机会。

2023年的目标是什么?2023年的三个产品方向(1)

今年产品方向就三个:

一个是已经落地的产品线——基于照明的产品,万事俱备就差营销,同时也会根据第一代产品的市场反馈情况做升级;

一个是被动运动设备产品方向,解决现代人长时间高强度保持一个姿势而造成的健康问题;

最后一个是基于元宇宙和AI概念的应用产品方向,这个方向保持开放和严密跟踪状态,因为这类产品不是小团队能做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不过心中的执念时刻都在。

2023年的目标是什么?2023年的三个产品方向(2)

基于照明的产品

针对幼小衔接目标用户,帮助他们建立良好坐姿、降低罹患近视风险和父母焦虑的护眼台灯,已经完成落地,并完成小批量产品输出。针对3个月的市场推广和用户体验反馈,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两方面的问题:

1 市场宣传推广能力不足;

2 产品卖相与产品本身的严重不匹配。

2023年的目标是什么?2023年的三个产品方向(3)

换句话说就是:在用户使用产品前那一段环节的运营能力太差了——a 具体就是产品概念、卖点的包装和输出能力差,b将营销信息传递到用户端的渠道能力没有建立起来,c 对产品外包装缺乏起码的尊重,导致开箱体验糟糕,无法形成有效的用户间推荐动力。这就造成,尽管用户试用的效果超预期,产品核心概念被已有用户高度接受,但是无法快速形成对销售的支持。

这个问题,与其自己做,不如找更专业的团队合作,在此也广泛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合作。

2023年的目标是什么?2023年的三个产品方向(4)

在产品优化方向上,将基于视觉主观和客观质量提升作为核心,另外积极在视觉基础上进行其他感觉层面的跨界融合。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解决现存的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用户问题,并聚焦于此,寻求产品创新突破。

提升视觉主客观质量方面,围绕视力友好的概念,基于照明而不局限于照明——凡是跟眼睛相关的都纳入视觉相关产品的思考范围:

让用户看得清、看得舒适,降低由于产品对视觉支持不力造成的原生和次生问题,具体落实在光源、显示、二次光学的优化。

2023年的目标是什么?2023年的三个产品方向(5)

跨界融合方向,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把除去视觉以外的人类其他四种感觉与照明/视觉产品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提升视觉主观客观质量或者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这个方向目前已经落地了一个产品工程机,把视觉和嗅觉结合在一起,未来再结合上听觉,并在交互上使用物联网技术,帮助用户迅速打造熟悉的睡眠环境,让他们在无需操作的前提下实现安安稳稳入睡、快快乐乐醒来的闭环高质量睡眠体验。有兴趣的可以找我聊聊。

2023年的目标是什么?2023年的三个产品方向(6)

被动运动产品

从技术路径上看,就是把一些工业技术应用的民用领域,实现定制化、个性化服务的产品化。

举个例子:好的推拿大师无法实现服务的规模化复制是制约手艺人价值增长的瓶颈,同时也制约了用户享受服务的需求。如果我们可以把一些工业上的伺服模组小型化,配合相应的数字精确控制技术,就能实现把个性化服务数字化,并最大限度复原人力的服务体验质量,这样,就可以实现定制化、个性化服务的产品化。

那么他的应用目标用户主要集中在现代社会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态而造成劳损和伤害的人群。

2023年的目标是什么?2023年的三个产品方向(7)

这类产品和按摩仪不同,因为他们不笨重,可以随身携带,他们最好的对标应该是军用的人体外骨骼系统,只是没那么硬核,就是在用户不经意间经常让僵直的位置保持运动状态,让人略微舒服一些就好。

这类产品目前已经在开发之中,目前集中解决伺服模组小型化的问题。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也期待与你们的交流。

元宇宙和AI概念的应用产品方向

首先澄清我基本不会做原创性和颠覆性产品,因为自己几斤几两我还是有点B数的。不过目前工程师主导的这类产品过于硬核,所以留给我足够的微创新机会。举几个例子:

2023年的目标是什么?2023年的三个产品方向(8)

让数字人民币APP的使用过程不那么变态和难以理解;

让AR/VR眼镜的佩戴容忍时间能长一些,而逐步实现沉浸;

让元宇宙产品摆脱“雪崩”描述的游戏桎梏,做点更有意思的,更有价值的领域拓展;

让AI做点比聊天更有价值的工作

……

总之,对这个方向,有兴趣,但是需要机会,更需要和有缘人结伴而行。

以上,就是2023年我会聚焦的三个产品方向,如果有缘人觉得有趣,反正我就在这,咱们随时都可以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