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是一种吨位大装甲厚,火炮口径大,射程远,以防护为主的海军大型水面舰艇。战列舰一般有四五万吨,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逆天的达到了七万多吨。

二战后战列舰被航母淘汰了,各国都不再建造战列舰,在舰队中服役的战列舰也退出了现役,只有美国保留了几艘,著名的“衣阿华”级战列舰被用来做博物馆。

在没有空军的时代,战列舰还是大有市场的,一战时期由于空军还不强盛,不具备把大型战舰击沉的手段,所以一战基本都是靠战列舰打完了那几场重要的海战。 二战来临后的空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战飞机的载体--航母也大规模的发展起来,空中打击可以轻易的把一艘巨舰送入海底,航母时代开始到来,可以说海军航空兵与舰舰导弹,这两者的先后出现,搭配上远程雷达,彻底使大舰巨炮失去了市场。

海上目标智能预测(为什么会被无情淘汰)(1)

海上目标智能预测(为什么会被无情淘汰)(2)

海上目标智能预测(为什么会被无情淘汰)(3)

海上目标智能预测(为什么会被无情淘汰)(4)

既然大口径的舰炮失去了海战主力的地位,那么战列舰自然也就不再重要了。毕竟,战列舰之所以造那么大,主要目的还是可以装配更多,更大口径的主炮。而,如果是为了防空的小型炮的话,与其是装配在一艘战列舰上,不如装配到十艘驱逐舰上更合适。不论从防空火力网的铺设有效性,还是单战舰的风险要远大于多驱逐舰的风险来看,战列舰都是只有劣势,不再有优势。

因为在导弹时代,军舰造的太大了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典型的例子就是俄罗斯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他在英国简式防务中的分类就是战列巡洋舰,可以说是战列舰的继承者,但是看看他先在的窘境,难道造的太大真的好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