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聊起孩子的时候不免都会有点头痛,常常听见的就是有家长说,自己家孩子总是说了不听,一连重复好几遍,最后弄的自己着急上火,孩子还甩脸不高兴,闹的两败俱伤谁也不高兴。与孩子的争执,三番五次的重复却得不到回应,这都是生活中最常见不过的事情,但是我们总被这样的事困扰,长时间以来也容易影响与孩子的感情。

隔壁邻居家在这个假期间就因为孩子的事没闲着,今天孩子看电视让关掉不听,明天让孩子去做练习题孩子不动,可让我的邻居着急上火了好些天。我邻居属于暴脾气的,一看都说了好几遍了孩子还没有反应,心中的火蹭蹭往上冒,直接冲着孩子开启一通的怒吼咆哮,最后在以自己压倒式的胜利下结束这场“战斗”。还有一些脾气秉性比较温和的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后束手无策,最后变成“随便他吧”,完全随着孩子走了。

孩子这样不听话,问题是出在孩子身上吗?不一定。家长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只会沉浸在“我已经重复过好几遍了”“是孩子不听”这种思想里,但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

孩子问你为什么要听话怎么回答好(为什么你说了很多遍)(1)

那么家长在跟孩子在沟通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一、对孩子的期望在合理范围之内

对孩子的期望值即不要求孩子去做你想象的很有可能达不到的事情。很多家长在对于自己家孩子的期待上,有时候会过高,导致了孩子做出一些不符合自己要求标准的事,就会引起不满情绪,情绪不好自然会影响与孩子的说话语气上,与孩子的沟通可能在开始就不是很愉快了。

当孩子没有成为家长心目中想象的样子,家长会失望,对孩子的态度变得消极,孩子也会受到压力,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打压自己的自信心积极性。

把期望值放在对一个对孩子要求合理的区域内,这样在沟通的时候也容易心情舒畅。

孩子问你为什么要听话怎么回答好(为什么你说了很多遍)(2)

二、少用“你应该”,“我认为”之类语句

孩子调皮不听话时,家长经常是怎么做的?一般都会说你应该关掉电视,你应该现在去学习,或者是,我认为你应该去打扫一下家务。这类语言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变相的对孩子命令的语气,你认为的,你应该的,这些话总会让孩子觉得你是在压迫,而不是在跟他好好说话。

换一种说话方式,如果我们把我们所担心的我们所考虑的都说出来,试着让孩子去理解,是不是就会心平气和许多?比如当孩子玩玩具时,家长说:妈妈知道你非常喜欢这个玩具,但是现在是吃饭时间了,好好吃饭才能身体健康呀,所以咱们可不可以先放下手上的玩具,先去吃饭?

试着与孩子商量的这种沟通办法,既不会让自己火大,也能让孩子参与话题中来,沟通后的结果自然是双方较为满意的。

孩子问你为什么要听话怎么回答好(为什么你说了很多遍)(3)

三、学会给孩子提要求

这其实也是给孩子树立规矩,在家中有家中的规矩,这也能约束孩子的行为,不会肆意妄为。但是在定规矩、提要求的时候,家长也不能是盲目定的,

1.规矩和要求是合理合适的

就像期望值一样,过高就不太现实了,完不成的只会打击士气。在定规矩的时候,要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比如孩子看电视比较多,我们就可以针对看电视给孩子提出要求,比如看多长时间需要休息一段时间,需要完成什么任务才可以去看电视等等。定下规矩之后,就不要随意变动了,除非是孩子已经发生了变化,情况有些不一样了,我们在适时的做调整。

2.给孩子好好讲这些要求

要求定下不是就放任不管了,我们在定下后,就要跟孩子说明这一切。首先我们可以让孩子眼睛看着自己,眼神交汇容易让孩子产生信任感。然后耐心、认真的跟孩子说这些要求,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做,目的是什么。最后,我们还要确认下孩子是否理解了,有没有什么歧义,可以试着让孩子复述一下,这样也能让家长知道孩子是听明白了的。

孩子问你为什么要听话怎么回答好(为什么你说了很多遍)(4)

四、不负面打击孩子,多鼓励带来积极正能量

很多家长性子急,耐心不够,在孩子办不好一件事的时候话是随口就来,也不考虑孩子感受。桩桩件件的小事上看似没事的说一两句,可是听的时间长了,习惯了,但是孩子也就当真了。家长以为自己的一句“笨蛋”没什么了不得的,可是说的多了,孩子却以为自己就是笨的,无形之中,家长给孩子贴上了负面的标签。

鼓励和表扬总是能令人开心心情好的,沟通交流的时候多发现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尊重孩子每一次的不管是好是坏的努力成果,适时的就给予一些小鼓励,这才是一个孩子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

孩子本就是心态正的,在跟家长沟通的时候,也不容易随便就起争执,那种家长呼唤好几次没个反应的现象,怕也是能大大减少了。

孩子问你为什么要听话怎么回答好(为什么你说了很多遍)(5)

五、家长学会反思,学会适当的妥协

家长学会反思,是在看到孩子有一些不好的举动时,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会不会是因为自己生活中那些状况引起的。比如有的家长总爱撒气转移,一转移只能转移到比自己“地位”低一些的人身上,所以目标就成了孩子,向孩子撒气。之后孩子可能出现一些摔门、不好好吃饭、不听话的举动,这时候家长再指责孩子的时候,就该好好想想了,是不是自己的无故发火造成的。

学会适当的妥协,并不是一味的依着孩子,而是在知道是自己的过失引起孩子反抗后,学会放下大人的身份,也可以向孩子认错。很多大人觉得,自己毕竟是大人,说错了,做不对也没关系,向孩子说岂不会助长孩子嚣张的气焰?其实并不会,适当的妥协,也会得来孩子的理解,甚至会觉得心里很温暖,从而拉近亲子关系。

孩子问你为什么要听话怎么回答好(为什么你说了很多遍)(6)

所以在孩子出现反复说而不听的举动时,可以试着先想一想,是不是有些环节是自己的问题所造成的。威胁和逼迫当然会让孩子就范,可是解决得了一时,却也不会是长久之计。家长从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入手,沟通的问题解决了,后面的问题也不会太难的。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