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专家就是水平高。你看,她一来问题都解决了。”“那可不!”田野里,传来一阵掌声。人群中,一位短发女子忙摆摆手,脸颊微红。这是平湖市的科技特派员邵洁,这天,她刚刚为一位农户完成了“浙农补”版块的上报申请,经过地块核对等步骤,成功申领了4万元的种粮补贴。

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发言(科技特派员邵洁)(1)

今年是“浙农补”系统使用的第二年,自2021年开发以来,“浙农补”持续发挥惠农功能,种粮农户申领补贴不再需要走申报、村镇市三级农业部门审核、公示等9个环节,实现了种粮补贴“一键申领、一键直达、一图监管”;不仅如此,申领时间也由原来的5个月缩短到5个工作日左右,提高了补贴发放效率。

记者了解到,从成功研发“浙农补”到该系统发挥实效,这期间都有邵洁的身影。依托派驻的单位——平湖千瑞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邵洁结合自身业务所长,会同相关业务科室,多次上门指导、会商,为项目的规范建设和系统的“好用、管用、实用”建言献策,建立了全市种植地块、粮食补贴一张图。

“科技特派员是离农民最近的人。”邵洁告诉记者,“‘浙农补’系统研发的根本目的是为农民谋福利。因此,在研发前期,我们深入调研,了解农户需求;在研发过程中,根据农户需求进行反复调试,怎么方便怎么来。但还是有很多农户不知道怎么使用这个系统。所以在后期,我作为科技推广员,当然也有义务手把手地帮他们申领。”

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发言(科技特派员邵洁)(2)

就在前不久,平湖市广陈镇一农户徐永发的手机“叮”一声,到账了一笔3万余元的种粮补贴,这是他在邵洁地帮助下,通过“浙农补”申请的250余亩小麦种植补贴到账了。“我们农民对这些高科技的东西不会用,邵老师一遍遍地教我们,真是帮了大忙了。”徐永发对他口中的“邵老师”赞不绝口。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浙农补”系统累计发放秋季规模种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等补贴资金7983.2万元,提高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数字赋农,助力乡村振兴,“浙农补”只是邵洁作为科技特派员的其中一项成果。自2020年,平湖市列入国家和省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县创建以来,她勇于担当破难,聚焦打造“农业硅谷、农创高地”目标,指导农开区重点建设“1 4”项目,即建成1个数字数字农业指挥中心和4个数字化绿色发展示范点,打造数字化绿色发展示范区。

资料整合、信息对接、项目申请……整个过程中,邵洁事必躬亲,多次日夜兼程,往返于家里、单位和派驻点。最终,在她的推动下,项目争取到了2300万元的省补资金,实现了对农开区多源多维数据归集治理及应用,为农开区的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智治和精准服务提供了数字化支撑。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也在呈现老龄化趋势,今后谁来种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机械化、生态化、智能化,才能解放人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邵洁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20年8月,在邵洁的指导下,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它的“数字化”升级路。2021年6月,一个全新的数字农业工厂呈现在了人们眼前。

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发言(科技特派员邵洁)(3)

绿迹数字农业工厂采用沙培、水培、气雾培三大清洁种植模式,在减少病虫害的同时,提高种植效率,实现产品提质增量。在农业生产环节引入数字化技术,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5G技术,基于农业智能化建设,实时监控作物从生长信息,通过数字分析判断作物生长的因果关系,不断优化作物生长模型,把传统的经验以科学的方式进行传承,并达到精准控制。

“在邵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类工业ERP软件模式,降低了各方成本,亩均产量增加50%左右,售价为一般产品1.5倍,我们的雨水收集循环利用案例也获得了省级肯定。”绿迹数字农业工厂的郭东明表示。

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发言(科技特派员邵洁)(4)

带着满腔热情,撸起袖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相比其他科技特派员来说,邵洁担任科技特派员的时间也许并不算长,但在她肩负使命的两年时间里,始终秉持“一顶草帽、两袖清风、三农初心、四季耕耘”的为农服务宗旨,了解需求、纾困解难、建言献策,以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积极投身科技为农服务工作。

她的严谨、专业、敬业得到了派驻镇街道和派驻单位的一致认可,获评了2019-2020年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