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农技小背篓给大家对比介绍了几种农业上常用且相近的杀虫剂,也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后是否完全搞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差别。
今天呢,农技小背篓就专门给大家介绍一下花生白绢病(也叫花生白毛病或花生白脚病)的防治技巧吧,因为前几天有好几位农民朋友向农技小背篓重点咨询过这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呢,白绢病是夏季高温多雨季节花生地里最容易爆发、农民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很多种植花生的农民经常为防治这种病害而头疼。
防治花生白绢病之所以会让种花生的农民朋友头疼。因为花生白绢病这种病害,它在土壤中残留的存活时间特别长(可以存活五六年之久)、爆发传播速度特别快(随雨水传播,夏季一场大雨后2-3天内就会快速发病扩散)、发病后特别难控制(花生封垄后药液很难打到花生发病的根基部位),如果发病前不注意提前早预防或在花生封垄前不注意提前早防治,那么等到夏季高温多雨季节来临且花生进入到田间封垄后的结荚膨果期时再爆发了病害,那么就更难防治与控制住病害了,这必然会造成花生因为地上茎叶黄枯、地下果荚腐烂、整个苗株根茎霉烂死亡等出现较大程度的减产。
一、防治花生白绢病必须掌握的要点知识
花生白绢病,也叫花生白脚病或花生白毛病,也叫花生菌核性茎基腐病、花生菌核性根腐病、花生菌核性枯萎病或花生小菌核病。
如果要想有效防治花生白绢病,大家首先要注意明确以下八点:
第一需要明确病害的典型特征:花生白绢病是一种在高温 高湿环境下(特别是夏季高温的雨季)最容易爆发扩散的真菌性病害类型,它最显著的病害特征就是花生地上茎叶变黄萎枯、地下根基部长白毛腐烂或者是花生病株及周边地表上到处长满白毛(白毛是白绢病萌发的真菌菌丝);
第二需要明确病菌的主要分布区:花生白绢病是一种浅土层性的土传病害,它的病菌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1-3公分的浅层土壤中(8-10公分以下的土壤中难以存活和难以萌发菌丝);
第三需要明确发病的主要高峰期:花生白绢病从花生苗期到成熟期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可以随时发病(特别是夏季高温多雨季节花生封垄后),但最容易发生这病病害的生长阶段是花生地下果荚膨大期后到成熟采收前的这段时间(苗期发病率低、成株期发病率高),因此此阶段天气温度高、下雨比较频繁、地表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都比较大,最适合花生白绢病害的快速爆发与传播。
第四需要明确发病的主要部位:花生白绢病发病是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蔓延扩散病害的,即土壤中的病菌先侵染花生地下的果荚、根系和茎秆基部,然后再逐步再向花生上部的茎秆、分杈处等,由此导致花生因为根部和基部腐烂、养分无法向上输送而出现地上茎叶变黄枯焦而死亡的现象,所以,当花生在高温多雨季节生长过程中(花生生长中后期时)只要发现地里零星出现了茎叶萎枯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重点检查好一下是不是花生地里已经发生了白绢病。
第五需要明确发病的主要表现:白绢病刚开始发病时,只是花生根基部出现变褐性软腐的症状(伴有波纹状的病斑);白绢病发病后期时,发病部位会从花生的根基部向地下的果荚和地上的茎秆、分枝及枝杈等扩散,轻则造成病株茎叶枯黄,重则造成花生地下果荚大量霉烂、整棵苗株因为根基部黑褐腐烂而萎枯死亡。同时,在花生地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 花生病株上的发病部位处以及病株周边的地面土壤上会长出密集的菌丝(看起来像覆盖了一层白毛或白霜)。
第六需要明确发病的主要条件:一般来说,花生白绢病从6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是最容易发病的高峰期,9月份后发病情况还是逐步减少,正常年份情况下,25-35度的气温、90%以上的空气湿度、70%以上的土壤湿度是最有利于花生白绢病爆发的温湿度条件,而且温度越高、雨水越多、湿度越大(特别是大雨后天气骤然放晴高温的天气),花生白绢病发病越快、病害程度越严重。除此之外,凡是重茬种植花生年数越多、土壤越低洼积水、土质黏重性越大、土壤酸性越大、种植密度越大、枝叶旺长茂密不透风的地块,花生白绢病的发病率越高、病害所造成的烂果烂荚与死棵减产情况就越严重。
第七需要明确容易发病的花生品种:目前来说,高抗白绢病的花生品种基本没有,但不同花生品种对白绢病的抵抗性有差别,一般来说,直立型的花生品种、果壳比较薄的花生品种、小粒型花生品种发生花生白绢病的情况会更多一些、更重一些。,而蔓生型花生品种、果壳比较厚的花生品种、大粒型花生品种发生花生白绢病的情况会少一些、轻一些。
第八需要明确发病后再打药防治难度大:花生白绢病重在发病前的预防,或者重在花生封垄前的药物防治,如果等到花生封垄后的中后期爆发病害后(比如说地里已经出现大量花生死棵了)再想着通过打1-2次药药去防治,基本上就很难防治的住白绢病害了,因为这个还是花生田已经封垄、药液很难喷洒到白绢病菌集中的地表上和花生发病的根基部处,所以,花生白绢病重在预防、次在防治,而且越早防治效果越好。
二、花生白绢病防治上的管理技巧与技术要点
防治花生白绢病最有效的两大措施是:一个是药物拌种预防,一个是喷药杀菌治病,前者的关键点在播种前一定要选对药物进行拌种,后者的关键点在一定要发病初期及时打药防治或者在花生田间封垄前提前打药预防。而目前防治花生白绢病效果比较好的药物主要是噻呋酰胺(重点推荐使用此药),其次是氟硅唑(建议花生打控旺药的时候加入使用)。
1、花生播种前前药物拌种预防白绢病
花生播种前对花生种进行药物拌种,可以有效地切断病菌侵染途径、预防花生种苗期病害的发生。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灭杀种子表面携带的白绢病菌,另一方面可以预防土壤残留白绢病菌对花生种子和花生幼苗的侵染。
比如说,在花生播种前,可以按照1:200的比例使用有效成分含量为15%的咯菌腈•噻虫胺•噻呋酰胺(或其他含有噻呋酰胺药物成分的种衣剂)对花生进行拌种杀菌处理,这样既能够在防治花生种苗期的多种病害(如白绢病等),又能防治花生种苗期的多种虫害(如蛴螬等)。其他药物如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咯菌腈等也可以当做花生拌种剂使用,但要掌握好药物用量。
2、花生发病后喷药(或淋浇灌根)治疗白绢病
当花生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白绢病以后,应当立即拔掉田间零星发病的病株,然后使用含有噻呋酰胺等有效成分的杀菌剂进行全田打药防治,连续喷打3次(次数少了控不住病害),每次间隔7-10天左右。记住,花生白绢病发病初期打药防治效果最好,打药晚了不容易防治住病害扩散。注意:①如果发病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地上药液喷雾 地下药液淋浇灌根的方法同时进行用药,打药液时一定要用足水打全面且打透花生的根基部(压低喷头重点喷打花生根基部位),淋浇时要用药液水一定要把花生地下根部全部润湿,否则就难以起到比较彻底的病害防治效果。
比如说,可以按照每亩使用40毫升的27%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或每亩使用30毫升的1500的噻呋酰胺悬浮剂或每亩使用40-50的60%氟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等复配药物进行全田喷打(或淋浇灌根),其他药物如井冈霉素(50%含量的稀释800倍)、菌核净(40%含量的稀释1500倍)、退菌特(50%含量的稀释600倍)、戊唑醇(43%含量的稀释1500倍)、腐霉利(50%含量的稀释1500倍)、异菌脲(50%含量的稀释1000倍)、杀毒矾(64%含量的稀释500倍)、甲基硫菌灵(70%含量的稀释800倍)等药物,对防治白绢病也有比较好的效果,大家可以根据自家花生地的病菌药物抗性从种选择2-3种药物进行交替使用,不可盲目始终单一使用同一种药物。
3、花生白绢病防治上的几个关键药物预防期
花生白绢病重在预防,千万不能坐等花生大面积发病后再想着去打药,病害防治工作一定要抢在前头去。
正常情况下,药物预防花生白绢病有以下几个关键期:一个是在团棵期时全田打药预防一次,另一个是在花生封垄前全田打药预防一次,再一个是在花生结荚膨果期全田打药预防1次,除此之外,花生生长中后期时只要遇到下大雨或者雨后骤晴高温的情况,农技小背篓也建议大家在停雨后立即在全田打药一次,以防花生白绢病在雨后快速大面积爆发。在药物的使用上,大家可以参考上面农技小背篓给大家推荐的这几种,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灵活选药交替使用即可。
三、花生白绢病防治上的辅助防治管理措施
1、花生不要同地连年长期重茬种植,以防白绢病菌连年长期在土壤中积累而加重病害的发生,有条件的农户,农技小背篓推荐大家对花生地进行水旱轮作种植,没条件的农户,农技小背篓推荐大家把花生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粮食作物轮茬耕种2-3年后再进行种植。
2、每年在种植花生前,一定要做好土壤的深翻晾晒和消毒杀菌管理工作,以此来灭杀浅层土壤中残留的白绢病菌、降低花生白绢病的发病率。比如说在花生种植前提前半个月对土壤进行20-25公分的深翻暴晒,或者在花生种植前结合整地时每亩撒施入50-80公斤的生石灰或者每亩撒入1-2公斤的70%五氯硝基苯等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3、种植花生施肥时,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尽量能够多增施一些腐熟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如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因为这两种既能改良花生根基部土壤环境状况、提高土壤疏松通透度,又能起到增强花生抗病能力、抑制或控制土壤病菌繁殖的效果,这对预防花生白绢病的发生、减轻花生白绢病的危害十分有帮助。
4、在花生生长中后期时,农技小背篓推荐大家尽量叶面喷施一些含有硼、钙、锌的叶面肥,这些中微量元素叶面肥不仅能帮助花生长到更好、产量更大、品质更好,而且还对增强根系生长活性、提高花生抗病能力等起到一定的抗病预防的效果。
除此之外,种植花生时,尽量多施一些磷钾肥、少施一些氮肥,以防造成花生枝叶旺长造成田间郁闭不透风,进而加大地表湿度而加重花生白绢病的危害。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每日了解更多实用的农业种植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