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个词叫“社恐”,即社交恐惧,见到陌生人不好意思说话,在熟人面前则来去自如。这类型的人,我们称之为“社交敏感者”。
一、社恐的尴尬:开口就冷场,不知道如何融入他人社恐大都有以下几种明显特质:
- 讨好型人格;
- 不好意思拒绝;
- 无法正视夸赞和批评;
- 不敢、不知道如何表达;
- 容易自我质疑和厌恶。
社交问题,轻则影响生活,重则影响职业生涯。一个只会闷头做事却不懂得说话展示自己的人,很难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成绩,也很难进步。
他们性格内向孤僻,别人说话时他经常插不上话,一说话就冷场。他们总觉得自己活在世界之外,融不进任何圈子,后来干脆就放弃融入了。
我们公司有个新同事小洁,对社交融入感到焦虑和迷茫。每次大家聚餐时,她都没什么存在感。就算她发言,也没有人和她搭话,她说的话总会被忽略。比如:
A:你们看浪姐了吗?
B:后面出的都不好看了吧。
C:对啊,浪费那么好的噱头!
小洁鼓起勇气加入话题:那你们推荐好看的综艺节目给我看呗!
D:反正浪姐不好看。
没人理会小洁,没人接她的话,她尴尬极了。过了一会儿,大家又继续聊别的话题了。
类似小洁这样的案例我看过很多,她没说错话,也没有说令人不开心的、情商很低的话,但她们就是被排斥在团体之外,插不上话。
我观察过小洁一段时间,发现她有这样的特点:
她容易紧张,声音很小,不和别人对视。后来我才知道,她总担心自己说错话,所以每次发言都不敢看别人的眼睛。并且,她会觉得别人气场强大,所以她感到压迫,感到畏惧。
于是,就产生了恶性循环。
她越是紧张,越是担心说错话,就越容易不自在。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加入话题,却毫无存在感。被别人忽视多了,就更加不敢开口说话了。
社交敏感者对融入团体的焦虑是由内而外的。他们有严重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厌恶的倾向。
总觉得无法融入集体的人,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 他们缺乏安全感,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
- 由于自我封闭,所以外界的人无法感知到他存在,或者认为他不想说话,从而忽略他。
他们从来就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另一方面,他们也不信任别人,当别人向他发出善意的赞美和亲近时,他们会下意识认为别人在讽刺他,或者有其他的企图。
即便有人对他们表达善意和亲近,也会被狠狠推开。
二、因为抗拒,所以融入不了
这么多年的咨询经验,我发现,无法融入集体的人,他们最大的难点在于存在感过低和对外界的过度抗拒。
我最近看了一本好书,《自然社交》,书中对“社恐”这一问题给出了很详尽的方法步骤。
想要改善这个状况,需要打开自我和提升存在感。
为什么你总是融入不了集体呢?因为别人对你没兴趣。别人对你有兴趣,才会对你说的话感兴趣,才会愿意听你说。
怎么让大家对你有兴趣呢?在社交中做好捧哏逗哏的角色。
针对社交敏感者,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调整:
1、如果感到紧张不安,可以多做几组深呼吸
目的是为了增强自我意识,让身心放松。
2、倾听对方,列出你们之间的共同点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人看似在倾听,但他们实际上是在放空,外界交谈的声音对他们而言是噪音,他们无法理解谈话内容,也对内容不感兴趣。
想要改变,就要转变自己的心态。把噪音变成有效声音。认真听他们说的每一句话,然后反问自己:我和他们有哪些共同点?
人们更喜欢接近和自己一样的人,你和对方的共同点越多,就越能融入到集体中去。
3、倾听时留意,大家对哪些话题感兴趣
不同职业、背景的人,感兴趣的话题和领域也不同。你周边的人,对哪类话题更感兴趣呢?
美食,游戏,电视剧?教育,考试,书籍?孩子,健康,医疗,学区房?
同领域的人,感兴趣的内容,有一致性。你只要稍微留意,就很容易抓住。
4、通过提问,加入聊天
大多数人都喜欢谈论自己,发表自己的观点、态度、感受等等。针对大家在聊的话题内容进行提问,可以提高对方对你的接纳度。
比如,前面例子中的小洁,大家都在发表对浪姐这个节目的看法,谁有空打断自己去介绍综艺给你看啊!小洁虽然提问了,但是她的提问和鼓励对方谈论自己毫无关系。
再就是针对发言人的优点特质进行提问。
我觉得你xxx非常厉害,怎么做到的?
通过赞美对方,拉近你和他的距离,让你们之间更亲近,你更有存在感。
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小困难提问。
很多人喜欢通过给别人意见得到成就感,从侧面验证自己的价值。而且,如果你听到了很不错的建议,对你自己也是很有帮助的。
提问要注意:
- 百度可以解决的问题尽量别问;
- 不要触犯他人隐私和禁忌;
- 不要频繁问同一个问题;
三、从模仿开始,提升自我气质
社交敏感者想改变自己的状况,可以先从模仿他人开始做起。
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重点观察以下这些事:
别人遇到让你迷茫、难堪、尴尬的事情时,是怎么处理的?积极学习,为己所用。
别人怎么做到既不得罪他人,又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面对质疑时,别人怎么做到勇敢表达自己意见的?
如果你社交圈很窄,值得学习的人很少,那你可以通过看影视作品来学习表达,然后对着镜子练习,复盘。
《自然社交》这本书通过实际案例和方法论结合,从人的原生家庭开始,到日常人际相处,再到职场社交,从是什么,到怎么做,可谓是手把手教你“让情绪不再敏感”。
这本书确实有很多干货,让我受益匪浅,我诚心推荐给你。
非常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给我寄来这么高质量的书,作为一个曾经的社恐,我经历了很多,走过很多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