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影响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1)

如果说学习是我们从外部世界提供的材料中选择相关信息,然后把这些材料组织成一个连贯的表征,并与原有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那么是什么引发并维持这一认知过程呢?

学习的动机维度关注的是我们通常以情感、动机、意志等名词来表达的那些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动员起学习所必须的动力能量。

1.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假设在一堂精心设计的计算统计检验课中,小明十分努力,她通过上课笔记,向老师询问不懂的地方、不断反复练习直到答对为止等方式,尽力掌握这门课程。而小华则学习无所用心,听课也没精打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小明的学习动机强烈,而小华对学习则无所用心。

动机的四个组成部分

3.动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在学习环境中,动机激发并维持着学习者付出的努力,使其积极参与学习材料的认知加工过程,从而理解需要学习的材料。

在所有的动机理论认知理论中,以下五种动机理论是最为流行的:

(1)基于兴趣的动机。该理论认为当学生认为学习材料对他有价值或他十分感兴趣时,他便会更加刻苦努力地学习。例如,如果学生喜欢统计学并认为其对职业规划和个人利益有价值,那么他将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统计课程。

(2)基于信念的动机。该理论认为当学生坚信自己努力学习将会获得回报时,他便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拥有高效能感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很好地完成某一特殊的学习任务(比如学习统计学),他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3)基于归因的动机。该理论认为当学生把学业成败归因于学习努力程度,而不是能力或其他因素时,他便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如果把学业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即把学业成败归因于自己是否努力)的学生,想获得成功,那么他们更倾向于在学习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4)基于目标的动机。该理论认为当学生的学业目标是良好的表现(表现取向目标)或是掌握学习材料(掌握取向目标),而不是避免较差的表现(表现回避目标)时,他便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持何种学业目标将影响他们在学习中投入的精力。

(5)基于社交伙伴的动机。该理论认为当学生把教师视为共同学习的社交伙伴时,他便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社会代理理论认为,教师运用对话形式进行教学或提出带有个人感情的意见,都有助于营造一种社交氛围,让学生在学习团队中找到归属感。

影响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影响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2)

五种动机理论

以上五种动机理论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任何一条都不具有排他性。事实上,对动机的深入研究为上述五种动机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

经典动机理论大多来源于对动物的研究,其研究对象往往是饥饿的老鼠。而且它认为动机是建立在「驱动减弱」的理论基础上的——即人会设法满足生理需求,比如,对食物、饮水以及探索等的需求。

与经典动机理论不同,现代学业动机理论(即研究推动学生在校努力学习的因素)大部分源于对人的研究,其研究对象通常是在校学生。这些理论认为动机是建立在学习者的认知基础上的。

任何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都需要考虑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动机维度是学习中一种重要和不可或缺的要素,至少与学习内容和结果同等重要,与学习有关的挑战要与学习者的兴趣、信念和资质等动机因素相一致,或至少与它们在本质上并不冲突,才能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发生。

本文由英知(enrichist.com)根据 Richard E. Mayer 所著《应用学习科学》(Applying the Science of Learning)相关章节编写,更多信息请参考原著或关注后续文章。英知(enrichist.com)团队致力于传播学习科学,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的融合,欢迎关注与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