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刘太公的第三个儿子,从小就不学无术,和他是务农种地的两个哥哥以及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个弟弟比起来,刘邦已经成为刘太公最操心和担忧的人了,可以说在刘邦年轻时,刘太公从来没有想过刘邦会有后来的成就。

可是有时候命运造化就是如此弄人,刘邦在四十多岁才开始有所转变,后来却起义逐渐做大做强,居然干掉项羽,建立汉朝成为皇帝,刘太公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很多人比较好奇,刘太公成为太上皇之后有没有纳妾生子呢?

刘邦当了皇帝后他父亲还在吗(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成为太上皇之后)(1)


刘太公的四个儿子

刘太公,原名刘煓,根据其家族情况来看,刘煓的祖上也曾辉煌过,不过到了刘煓这一代,早已经没落了,所以刘煓只能在丰邑从事农业生产,过着安稳平淡的日子,后来娶了一个妻子,生下刘伯、刘喜以及刘邦三个儿子。

由于家里比较贫穷,所以三个儿子并没有什么文化,只能继续在家中帮助刘煓务农,以谋求生存,随着老大刘伯以及老二刘喜逐渐长大,并且成家立业之后,刘煓的生活也有所好转了,让他比较担心的唯一就是老三刘邦整天无所事事,俨然成为了村里的小混混,成天游手好闲。

生下三个儿子后不久,刘煓的第一任老婆就去世了,后来他续弦了第二任老婆,并且生下一个儿子刘交,当时刘家生活条件稍微有所改善,所以刘交便能够乖乖读书,肩负着一家人的希望。

虽然刘邦成天游手好闲,可是与弟弟刘交之间的关系倒是挺好,所以后来刘邦起义之后,刘交是第一个跟随刘邦举事之人,后来刘邦对他也从未亏待过,比起刘邦与两位哥哥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之间感情更深。

刘邦当了皇帝后他父亲还在吗(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成为太上皇之后)(2)

这里存在一个争议,就是刘交的母亲到底是妾还是续弦的问题,史料中对此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根据刘交能够读书的待遇以及后来刘邦对刘交母亲的册封来看,应该是续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要是仅仅是个小妾,可能刘交就没有机会读书了。


刘邦逐渐做大做强

刘邦的成功离不开吕雉以及自己在沛县时期的一帮朋友,诸如萧何、樊哙、张良等人,都是刘邦在沛县就认识的了,想当初刘邦和村里寡妇混在一起,并且生下长子刘肥之际,大家和他就已经厮混在一起了。

刘邦最大的能力就是拉拢人心以及知人善用,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是什么,也很清楚自己能干什么,缺少什么,正是这种特殊的能力,促使这些当时的人才能够追随刘邦,并且建立一番事业。

在刘邦举事的最开始阶段,刘太公提心吊胆,生怕因此会牵连一家人,不过后来看着刘邦一天天做大做强了,刘太公也就放心一些。在刘邦离开丰邑,事业越干越大之后,家里的父亲基本上都是吕雉在照顾。

等到刘邦好不容易稳定下来,打算接刘太公到城里去享享福,结果刘太公与吕雉还在半路上,刘邦就又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命了,就这样,刘太公在去找刘邦享福的路上,被项羽给俘虏了。

刘邦当了皇帝后他父亲还在吗(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成为太上皇之后)(3)

项羽打算利用刘太公逼迫刘邦出来单挑,刘邦深知自己不是项羽对手,坚决不愿意出来,就算是项羽说要把刘太公给煮了,刘邦也依旧不出面,还隔空喊话:“你我曾结拜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要是你把他煮了,记得分我一杯羹”。

想必当时刘太公的内心一定是绝望的,可当时刘邦处境危险,要是不这样说和这样做,恐怕就真的没有任何机会了,一旦出来,不仅刘邦要死,刘太公等人也活不长。好在后来项羽并没有真的煮了刘太公,而是让他们好吃好住的在项羽大营中待了两年。

刘邦后来有了韩信,再也不用害怕项羽了,从前屡战屡败的刘邦,在韩信的帮助下,突然就屡战屡胜了,什么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很快项羽就被刘邦一伙人打败,在乌江边上自刎而去,刘邦终于成为楚汉争霸的最后胜利者。

谁也没有想到从前那个小混混,如今居然成为了建立汉朝的开国皇帝,刘太公估计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能有这般能耐,不过这已经成为现实了,刘太公在大家的拥护下从项羽大营去到刘邦身边。

已经成为皇帝的刘邦对父亲恭敬有加,十分孝顺,每天都会去看望刘太公,让刘太公的内心也算有了一些温暖,只是生活在皇宫中,自己多少还是有些不自在和孤独的,那么刘太公是不是真的就纳妾了呢?

刘邦当了皇帝后他父亲还在吗(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成为太上皇之后)(4)


刘太公的晚年生活

最开始刘邦和刘太公两人相处也算比较融洽,可是毕竟刘邦已经成为皇帝,在地位上和父亲存在一些差距,再加上刘邦没有给父亲一个什么封号,所以两人之间的相处就更是尴尬了,刘太公身边的人告诉他:“刘邦是皇帝,你是百姓,理应对皇帝行礼”。

刘太公听完之后也觉得有些道理,在第二天刘邦来见他的时候,就故意躲在一旁,让刘邦心里很不是滋味,仔细一问,才明白事情缘由,刘邦恍然大悟,封刘太公为太上皇,使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

成为太上皇之后,刘太公的生活待遇更好了,每天都有很多人服侍他,这让他感觉很不习惯,越来越想念曾经和丰邑的老乡们饮酒打牌的日子,刘邦也看出了父亲的不开心,就去询问刘太公内心想法。

刘太公说自己想要回家去,想念老家的生活了,说完之后,刘邦大手一挥,说这个很简单,自己有办法解决。刘太公云里雾里,不明白刘邦想干什么,不久后,只听有人说刘邦在京城盖了一座新的丰邑城,所有构造都是按照丰邑的样子设计的。

刘邦当了皇帝后他父亲还在吗(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成为太上皇之后)(5)

刘太公明白这一切肯定和自己有关,只是他当时还不明白刘邦究竟要干什么,一直到丰邑的所有百姓前来,按照在丰邑的房子格局入住之后,刘太公才恍然大悟,刘邦安排他住进新丰都之中,和周围的老乡一起打牌喝酒。

从此以后,刘太公又过上了开心的生活,很少进宫去找刘邦了,因为他明白,皇宫中的生活,其实并不适合自己,再加上自己尴尬的身份,不太适合经常到皇宫中去,就这样,刘太公安然在新丰都中度过了自己晚年,一直活到85岁高龄。

刘太公在成为太上皇之后,并没有纳妾,也没有生下过孩子了,毕竟他成为太上皇的时候,已经接近八十岁,不管是从身体还是心理而言,刘太公都不可能纳妾了,再加上他太上皇这个身份的尴尬性,自己也不能纳妾,要不然生下一个儿子和刘邦抢皇位怎么办呢?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刘邦当了皇帝后他父亲还在吗(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成为太上皇之后)(6)


结语

总体而言,刘太公是一个比较有智慧的人,在刘邦成为皇帝之后,刘太公特别听刘邦的安排,基本上没有过任何过分的举动,也没有让刘邦为难过,他的晚年住在刘邦为他建造的新丰都中,不仅安稳幸福,还怡然自得,可以说他是在幸福和周围人的敬仰中寿终正寝的,一生圆满,没有任何遗憾!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