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唱歌的虎 载于中读App

八十年代的大众娱乐,跟之前的几十年相比有了很多新鲜的内容和方式。

这里八十年代的起始概念是七十年代末,那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一切都不太一样了,包括大众娱乐。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听广播还是最一般、最普遍的大众娱乐方式,只不过内容方面有了不少变化。

这时候广播里有了长篇评书演播。评书在中国有很古老的传统,但在文革中基本绝迹,恢复后一步就登上了广播电台,以民间的基础和传播的广泛立刻获得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我还记得1979年第一次听广播里放刘兰芳的«岳飞传»,以我的年龄,记事后不知道评书是什么,只听过用标准普通话和所谓“播音腔儿”朗读故事,这种完全口语化、通俗化的“讲”听着觉得新鲜有趣,也稍许有点惊讶。之后特别受大众欢迎的评书连播还有袁阔成的«三国演义»、田联云的«杨家将»、单田芳的«隋唐演义»等等。每到吃午饭、晚饭的时候,很多家都会传出播评书的声音,这时候你要是去找人家说话大半会被讨厌,听着评书吃着饭的美好时光不愿被打断。

小时候觉得磁带录音机属于一种公家的“机器设备”,只在学校的广播室和合唱团老师那里见过,机器又重又大,磁带也是大大的一盘。到八十年代初,开始看到有个人使用的小录音机了,日本进口的,像一块砖头大小,可以放进一盘小小的磁带,觉得很新鲜。这时候正好有个亲戚送了父母一个用他的“出国指标”买的这种“砖头录音机”,我立刻“霸道”地抢过来,到处找可以转录后听的磁带。

80年代的娱乐风潮 八十年代记忆大众娱乐(1)

八十年代初邓丽君的歌还处于地下状态,但大家都觉得特别好听,于是就拼命找从原版带转录的带子,我也如此,很多就是外部录音,粗糙不堪,但还是很高兴,没听过这种歌,也没听过这么唱的,百听不厌。而且不止是年轻人,很多父母辈的人也喜欢,我有一次到五十多岁的军人表姨家去玩,一进门就听到从录音机里传出邓丽君的«小城故事»,同是军人的姨夫还跟着哼,我打趣他:“您不怕被批判?”他说:“我觉得这些歌挺好!”

接着邓丽君又听了不少其他香港和台湾歌星的歌,也是没头没脑地到处找人借磁带转录。记得有一次借到一盘磁带,是香港“宝丽金”出品的普通话流行歌曲专辑«星星宝丽金»,曲曲好听,印象深的有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凤飞飞的«小路上»、沈雁的«踏浪»、张艾嘉的«也许»、欧阳菲菲的«狄斯高皇后»等 ,喜欢啊!很快就都学会了,我翻录的带子又借给别人翻录了好几次。

80年代的娱乐风潮 八十年代记忆大众娱乐(2)

八十年代初还流行山口百惠的歌,虽然听不懂词,却觉得曲子很好听。我一个大学同班同学是福建人,和我有同好,也喜欢山口百惠略微暗哑的嗓音,大一寒假过后她回京返校,一见我就说她搞到了山口百惠的带子,我们立刻到我家,用砖头录音机听了又听,还学着唱。

八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一些欧美歌星的歌在正规磁带登陆国内前先在地下流行,比如迈克尔·杰克逊和阿巴乐队等等。这时候大家对欧美流行歌曲尤其是摇滚之类的还接触很少,给大家上了现场摇滚课的“威猛”乐队还没来,但一些“前卫”的青年们已经开始传那些歌星和乐队的磁带,不过一般见不到原版,大多是不知翻录过多少遍的带子。

记得是八十年代初,一个哥们儿特激动地向我推荐迈克尔·杰克逊:“告你吧,他的嗓音集合了黑人、白人、男人、女人、孩子,没治啦!”我被他说的完全一头雾水,听了一下带子也没觉得怎么好,那时还不大会欣赏这种歌和唱法。当然,后来会欣赏了,也特别喜欢,迈克尔·杰克逊去世后国内上映的纪录片«就是这样»时,我去电影院连看了,看的时候几次热泪盈眶,主要是电影让我回忆起八十年代的青春岁月。

80年代的娱乐风潮 八十年代记忆大众娱乐(3)

不知为什么,与初听迈克尔·杰克逊不太有感觉相比,阿巴的歌却一听就喜欢。第一次听大约接近八十年代中期,原版带,效果好,觉得太好听了!这时其实这支曾风靡世界的乐队已经解散了,但我并不知道,也不在乎,甚至乐队究竟几个人也弄不清楚,最关心的就是赶紧把原版带转录,这时我家有了一台夏普双卡录音机,可以内录了,不会有外录时的噪音,所以失真较小。等到八十年代末的红歌星费翔翻唱阿巴的歌,九十年代初在国外看到这支乐队的老录像反复被播放,才知道我当年糊里糊涂喜欢的乐队是多么有名。

80年代的娱乐风潮 八十年代记忆大众娱乐(4)

八十年代中到末期,更多台湾歌星的磁带在国内流行,除了早些时候就熟悉的罗大佑,还有苏芮、王杰、齐秦 等,大家觉得他们的歌跟香港的流行歌曲有些不同,除了好听,还多了点更厚重的东西。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普通中国人的心目中,一家人晚上其乐融融地嗑着瓜子看电视,是幸福美满生活,或者说小康生活最初的图景。

七十年代末国内已经开始有黑白电视机,国产的,质量不是太好,黑白图像,没有电视缆线,靠拉杆天线,不清楚时转来转去的。功能就几个:开关、调台、亮度、对比度。就是这样的电视也不是谁都能买得到,我们在北京居然是托南京的小姨买的,12吋,牌子是“北京”,挺滑稽的。

电视节目只有晚上才有,就一两个台,电视节目少而单调,一般是这样的:新闻联播—祖国各地—电影—结束,这时候大约21:30。经常有父母的朋友夫妇、我的同学来看电视,尤其是周末,就是星期六晚上,一般会放一个外国电影。那时候日本电影放得比较多,比如印象很深的«望乡»,有悲剧意味和人文深度,题材还比较特殊,看得特别扎心。当时不知道扮演阿崎婆的是日本国宝级演员田中绢代,只是觉得她演得实在是太好了,把其实演技也并不差的栗原小卷比得像个新手。

80年代的娱乐风潮 八十年代记忆大众娱乐(5)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彩色电视机在国内已经比较普及了,电视节目也丰富多了,特别受欢迎的有相声、歌舞综艺和势头越来越旺的电视剧。

相声其实之前在广播里时常播放,这时候的新鲜之处是大家可以在电视里看到表演,对于过去“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来说,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升级”,一时间相声表演成了极其受欢迎的大众娱乐。一些优秀的相声演员成了尽人皆知的明星,像马季和唐杰忠、姜昆和李文华、侯跃文和石富宽、还有老艺人侯宝林、马三立等等。他们的段子也被大家熟悉,像侯宝林的«醉酒»、马三立的«逗你玩»、马季和唐杰忠的«打电话»、姜昆和李文华的«虎口遐想»、侯耀文和石富宽的«糖醋活鱼»等,综艺晚会尤其是春节联欢会上,相声都是特别受欢迎、压阵脚的节目。

80年代的娱乐风潮 八十年代记忆大众娱乐(6)

不过相声渐渐有了一个敌手,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越来越强大,到后来其风头几乎完全盖过相声,这就是小品,在很多综艺晚会上,大家最盼望的节目就是小品。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哑剧艺术家王景愚表演了一个他的保留节目«吃鸡»,以动作和表情讲一个人跟一只特老的炖鸡“搏斗”的过程,把全国的观众都逗坏了。从此往后,每年中央台直播的春晚上都有类似的小型喜剧演出,只不过大都是有对白的,被称为“小品”。1984年春晚上,本是电影演员的陈佩斯和朱时茂搭档,表演了«吃面条»,后来的春晚上又表演了«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他俩差不多是八十年代中期最受欢迎的小品演员,一邪一正的人设使笑料百出。八十年代末赵丽蓉和宋丹丹成了家喻户晓的小品明星,她们的作品一直持续到新世纪。赵丽蓉本是评剧演员,但特别有喜剧天分,吐字和身段的底子又锦上添花,1988年在春晚上与巩汉林搭档表演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她演的老太太淳朴、幽默又可爱,赢得了观众的极大喜爱,九十年代她的小品受欢迎到了她不管说什么都会引得大家欢乐爆笑的地步。宋丹丹原本是话剧演员,也是天生有喜剧才能,1989年首次登上春晚舞台,搭档雷恪生表演了小品«懒汉相亲»,一炮而红,后来一发而不可收,在演电影、电视剧的同时,二十年间很密集地出现在综艺影响力最大的春晚舞台上,给大众带来很多捧腹大笑的快乐时光。

80年代的娱乐风潮 八十年代记忆大众娱乐(7)

国内过去没有流行歌曲和歌星的概念,李谷一可以说是这个概念开创期的第一人。她原本是唱花鼓戏和民歌的,1980年初演唱了一首«乡恋»,用所谓“气声”演唱,轻柔、甜美、用气息做表情,我还清楚记得第一次听那歌的感觉,颠覆了过去的审美习惯,但又觉得特别好听。1980年中秋节,电视直播北京首都体育馆的一场“新星音乐会”,差不多可以算是正式拉开了中国内地流行歌曲的大幕,苏小明一曲«军港的夜»唱罢,一夜之间就红遍大江南北,郑绪岚的«太阳岛上»也立刻成了大家传唱的热歌......。几年后的1984年,朱明瑛在春晚上演唱了«回娘家»,又唱又跳,歌喉优美。八十年代末女歌手里的“大姐大”是毛阿敏,略带暗哑的高亢嗓音,漂亮的容貌和优雅的仪态,标准的星像。1986年崔健在首体的演唱则标志着中国摇滚乐的诞生,我那时候其实常常去看演出,但很遗憾没去看他的那场,不过他“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那盘盒带我可是几乎听烂了,真是每首都让人激动不已。

80年代的娱乐风潮 八十年代记忆大众娱乐(8)

电影方面,八十年代大变样了,国产电影不但数量跟之前比大增,内容也有了很大变化,外国电影的放映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对国内一些电影演员,大家这时也开始“追星”,尤其是漂亮并且演技亮眼的女演员,被所有人喜欢,她们的容貌、举止、角色、服饰被反复议论和品评,像大家现在还很熟悉的刘晓庆、陈冲、潘虹、张瑜等都是当时的“女神”,粉丝上亿不成问题!那时候衣服的种类和式样都还谈不上太丰富,女明星们个个都是“带货女王”,她们在电影里穿的一条裙子,可以引得成千上万的姑娘们争相仿照着做来穿。张瑜在电影«庐山恋»里演一个华侨姑娘,换了很多套衣服,把看电影的女孩子们喜欢、羡慕坏了。电影类的杂志八十年代初就一本«大众电影»,挺薄的,但很多影迷都是翘首以盼每月出版,我也是如此,买来新的电影杂志兴奋得不行,先欣赏一下封面封底的漂亮明星照,然后就一字不漏地把杂志慢慢读完、剧照看完,往往还觉得特别不过瘾,真希望杂志再厚上十倍!一些男演员也受到大家的喜爱,像“俊哥”的唐国强、“酷哥”周里京、“硬汉”的杨在葆、“书卷气”的达式常等等。那时候的审美还是更偏阳刚,被戏称为“奶油小生”的唐国强,在多部电影里其实也都是正义凛然的军人之类的角色。

80年代的娱乐风潮 八十年代记忆大众娱乐(9)

八十年代之前,国内公映的外国电影大多是东欧和朝鲜的,现在则开始有欧美的了,虽然初期每年只有4、5部,到八十年代末每年也就是10部左右,但还是让大家觉得挺一开眼界的,知道原来电影可以有这么丰富的形态,这里把一些印象深刻的说一说。«罗马假日»是五十年代的的黑白片,但不愧是经典,观众一点没有过时的感觉,反而看得如醉如痴。名著改编电影如«巴黎圣母院»、«苔丝»等,看着觉得特别亲切,优秀演员的表演更是锦上添花。还有一些当代知名小说的改编电影也很棒,像文艺片气质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根据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阳光下的罪恶»拍的电影等。那时候大家还没有“商业大片”的概念,只是觉得一些电影看着特别具有娱乐性,好看!比如«超人»、«第一滴血»等,«霹雳舞»上映后更是引得一众少年的极大兴趣,街头常见一些孩子学着跳,大家熟悉的影星孙红雷就是当年的霹雳舞小舞王。还有一些影片实际在欧美属于艺术片范畴,未必适大规模放映,但在当时国内却并无区分,结果把想来看一个传统故事片的观众看得一头雾水,像«最后一班地铁»、«德克萨斯州的巴黎»等,现在想着挺逗笑的。

80年代的娱乐风潮 八十年代记忆大众娱乐(10)

八十年代电视上有了以前没有的新节目:电视剧。有国产的也有外国的,有单集的也有多集的,但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多集连续剧从一开始就更受欢迎,人们从此开启了一种“天天惦记”的娱乐观看模式,尤其是那些特别优秀的,每逢开演街上都比平时寥落很多,可见其吸引力。

国内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是1981年的«敌营十八年»,算是“吃螃蟹”的勇敢尝试。1985年的«四世同堂»根据老舍的同名小说拍摄,总体上中规中矩,最出彩的表演来自一个反面人物“大赤包”。1988年描写溥仪一生的«末代皇帝»很让观众感兴趣,扮演溥仪的陈道明以此成名。1986的«西游记»,让全国人民欣赏和记住了扮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1987年的«红楼梦»,从选角就开始被大众关心,在还没有“炒作”、“包装”这些概念的当时,一部电视剧在还没开拍就让人惦记很少见,可见其被关注的程度。等到播映的时候更是不得了,在八十年代的国产电视剧中,收视率大概数一数二,那段时间观众们家里家外最爱议论的就是这部电视剧,我自己也不例外,跟朋友一起对剧里的演员评头论足,特别欣赏扮演王熙凤的邓婕,演活了美丽的“凤辣子”。

80年代的娱乐风潮 八十年代记忆大众娱乐(11)

1983年播出的«霍元甲»,是第一部在内地上映的香港电视连续剧,可轰动了,粤语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响起的时候,简直是万人空巷,大家都想尽办法去看电视里的大侠。随后一两年播出的«射雕英雄传»和«上海滩»也受到极热烈的欢迎。金庸的作品这时候已经在内地流行,电视剧一播更推波助澜,我当时认识的所有男生,不论是上大学的还是当工人的,几乎人手一本金庸小说。又帅又酷的周润发男女老少“通吃”,被所有人喜欢,而且一直被喜欢到现在。

80年代的娱乐风潮 八十年代记忆大众娱乐(12)

外国电视剧方面,美国和日本的比较多。1980年第一次引进了美国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让大家觉得很新鲜,开启了长篇连续剧的观看模式,每天惦记着剧里那个长着鳃的洋帅哥麦克·哈里斯后来怎样了?他戴的那种墨镜被大家叫做“麦克镜”。1984年的«神探亨特»,除了精彩的破案故事,也让中国人瞥见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好奇又羡慕,没想到三十年后,我们的人民再看那些已经一点都不稀奇了。八十年代末的«成长的烦恼»,让我们在轻松幽默的剧情中领略子女教育的问题,也第一次知道了有个电视剧种类叫“情景喜剧”。第一部引进的日本电视连续剧是«姿三四郎»,不得不服的是,一部故事背景陌生、制作年代偏早的剧,国人还看得津津有味。1984年«血疑»的播映掀起了山口百惠热,后来又引进了几部她的连续剧,这个清秀可爱的姑娘一次次在剧中遭遇不幸,剧外的她则越来越被喜欢。大家看她的剧、听她的歌、关心她的一切,当她与戏里的情哥哥三浦友和真的结婚时大家激动不已,而她的幸福婚姻也真的一直延续到了花甲之年的现在。1985年,仅仅在日本上映两年的高收视率电视连续剧«阿信»登陆中国,立刻也卷起了极高的收视巨浪,那段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在看这部剧,放映的时间若是去街上会看不到多少人。这差不多是国内人第一次看这种励志剧,大家被这个坚韧、乐观、永不言败的普通女子的奋斗史深深吸引和打动,我相信国内一些后来成功的企业家,尤其是女企业家,大半都曾心里住过一个阿信。

80年代的娱乐风潮 八十年代记忆大众娱乐(13)

八十年代还曾经有一种娱乐方式是在“录像厅”看录像带,小城市、镇更风靡,设备和条件简陋粗糙,但看一场的价格便宜,主要放香港武打片和一些外国电影,受众主要是年轻人,男性居多。

现在想着挺感慨,从八十年代到如今,不过三十年光景,一些大众娱乐消失了,比如录像厅看录像带;一些则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自己一个人抱着电脑看剧、看电影;还产生了一些新的娱乐方式,比如在网上的各种互动交流;娱乐的物质化工具和载体也一直在变,比如从电视、录像机到电脑、智能手机,从录像带到VCD、DVD、优盘。再过三十年,真不知道又会变成什么样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