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春华秋实,转眼又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有人说,当树上开满了大妈,你就知道春天到了,在我们这里,当你看到大妈们拿着大塑料袋或者布袋,兴高采烈地结伴上山时你就可以断定,秋天采摘的季节就要到了。

王戎不取道旁李主要讲了什么(路旁摘桃的大妈与不取道旁之李的王戎)(1)

王戎不取道旁李主要讲了什么(路旁摘桃的大妈与不取道旁之李的王戎)(2)

昨天周日,秋高气爽,清晨,伴随着鸟儿的欢快鸣叫,一路迤逦向南山进发。一路欣赏美景,一路前行。最可喜的是山上一片片茂盛的桃林,只见一树树弯弯的桃枝上,一排排桃子抱紧了桃枝,摇来荡去,有完全青色的,有半红半青的,她们尚不成熟,像羞涩的少女,一边荡着秋千,一边好奇地探寻着这个世界,当然也有一些成熟的桃子点缀其间,晃动着可爱的倩影,对路边的行人可真是一种诱惑。

正在欣赏美景,忽听前面路旁的桃林中,传来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抬眼一望,原来是三、五个大妈,一面说闹,一面不时伸手摘着桃子,摘下的桃子有的放到手提袋中,有的咬两口就随手丢掉了,还互相询问着:“怎么不甜呢?你摘的桃子甜吗?什么样的甜?”还有一个说:“我不想再尝了,我的舌头都累麻了。”就听其中有个大妈说:“这里的不行,咱们上前面去找。”随后,这几个大妈就一路笑闹着向前去了。她们袋子里留下的桃子还不如扔掉的桃子多,但她们找寻的还是那么津津有味儿,那么执着。

王戎不取道旁李主要讲了什么(路旁摘桃的大妈与不取道旁之李的王戎)(3)

王戎不取道旁李主要讲了什么(路旁摘桃的大妈与不取道旁之李的王戎)(4)

此情此景让我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世说新语》中的一篇小文,这篇小文讲的是“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

西晋时竹林七贤之一的琅琊(今山东临沂)人王戎自幼聪慧,七岁时,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儿外出游玩,发现路边有几棵李树,树的枝条上结满了李子,又大又圆,压弯了枝条。小伙伴儿们一见高兴极了,口里也不觉流出了口水,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取李子,只有王戎站在一旁,一动也不动,丝毫也不着急。小伙伴儿觉得非常奇怪,就问王戎为什么不来摘?王戎回答说:“树在道边,上面又结了那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摘下来也不能吃。”小伙伴儿摘下来一尝,味道确实是苦的,都佩服王戎的见识。

王戎不取道旁李主要讲了什么(路旁摘桃的大妈与不取道旁之李的王戎)(5)

山上的桃林主要是以绿化为目的而栽种的,路边累累的硕果无人去摘,一方面是那些桃子许多还没有成熟,而且即使是成熟以后的桃子也没有集市上的桃子那么好吃;另一方面,很多人文明爬山文明旅游,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去触碰,因而这才让我们每年不仅能观赏到春华,而且能触摸到秋实。

摘桃大妈们也许不知道王戎,也不知道道旁苦李的故事,她们对自己的行为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被人撞见可能有点小小的尴尬而已。

在此还得顺便说一下,这里山上桃花盛开时,树上偶尔也曾开着大妈,树下也曾站着大妈,如今,秋收季节她们又来了,她们踏着时令的步伐,追逐着春华秋实的身影,不知这些大妈是不是春天的那波大妈……

这些大妈们春天追求着美景,秋天又收获着什么呢?

王戎不取道旁李主要讲了什么(路旁摘桃的大妈与不取道旁之李的王戎)(6)

王戎不取道旁李主要讲了什么(路旁摘桃的大妈与不取道旁之李的王戎)(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