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一年小长假。大家端午节都在干什么呢?好多人就是逛逛街吃个粽子发个朋友圈就算过节了。要说这节日生活,可比咱们古代人们逊色多了。在古代,端午节可是与中秋、春节等相媲美的重大节日。上至官府下至民间,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节日生活非常丰富。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古代的端午节怎么来的(古代人都是怎么过端午节的)(1)

吃粽子挂香袋喝雄黄

对于咱们大吃国来说,从古代到现代继承最好的习俗,莫过于吃了。端午节吃粽子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而来的习俗。那时候粽子品种也很丰富,有肉馅、板栗、红枣、赤豆等等。反正不管怎么样,吃就对了。

另外,部分地区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这个习俗多在南方地区,因为端午节正值天热,万物繁荣昌盛,是蛇类动物活动的高发季节。喝雄黄酒能后起到防蛇避虫的作用。挂艾草也是同理。

然后就是做香囊香包挂在身上,里面包着艾叶、薰草、药材等等,既是一种漂亮的装饰,又能散发香气,还有驱除蚊虫鼠蚁的作用,在当时可是一种时尚。

古代的端午节怎么来的(古代人都是怎么过端午节的)(2)

赛龙舟

赛龙舟这一习俗也是纪念屈原而来。“端午竞渡”可是古代的一件大事。这种活动一般是政府组织,贵族参加,老百姓看热闹。一个叫张建封的唐朝诗人写了一首诗,叫《竞渡歌》。把古人端午竞渡的场面描写得非常传神。“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比赛场面是非常盛大,竞争非常激烈。“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这一段写两岸人山人海,加油声呼喊声跟打雷一样,讲的是当时群众参与热情非常高。

《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

赛龙舟这个习俗,现在已经发展一项竞技运动,还是亚运会的竞赛项目呢!

古代的端午节怎么来的(古代人都是怎么过端午节的)(3)

斗百草

古代端午节期间,这个运动也非常流行。所谓也叫斗草,分文斗和武斗。

一般人通常是玩武斗。就是大家找来一些草,一是比好看,二是把两根草交叠在一起往后拉,谁的草断了谁就输,赢者还有彩头。在古时候物质匮乏的时代,这个游戏很流行。即便是现代一些年纪大的人,小时候应该也和小伙伴一起玩过。

还有一种是文斗,这就要求玩这个游戏的人有一定的文化,对植物要很了解才行。因为它的比赛方式是大家找来各种各样的草,相互说出对方草的姓名来历,还要对仗,说不上来就算输。

北宋词人晏殊在《破阵子》说”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由此可见,斗草在当时是一项男女老幼都喜爱的游戏。

另外,古代端午还有踏青、采艾草、赠扇子、荡秋千、画符驱邪、出嫁女子回娘家等习俗,各朝诗人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端午诗篇,真是个多姿多彩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