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电影好看吗(影评七月与安生)(1)

看过好久的电影,写得有些迟了。

可是迟写总比不写好,那么,还是写吧。

高中的时候,看过七月与安生的书,印象中很有些忧郁的味道,但情节文字均未留下什么记忆。

直至今年看到七月与安生的宣传,又看到主角获奖的新闻,看到朋友圈好多人说好看。于是也在网上找来看了。看之前特意在前一晚又翻了下网络上的七月与安生的小说。

也许是年纪大了,看那样的青春小说,更加没有感想,只是心里说一句,噢,原来讲的是这样的故事。

然后就看电影,然后就发现,好像是我第一次看到电影比小说好看的作品。

电影比小说增加了更多的元素,改编了一些情节。电影大部分忠实于原著,两个姑娘从小长大的情谊和故事恋情的发展都按着小说内容走,同时也把悲剧的基调刻画得恰到好处。在此基础上,电影又通过自身画面、音乐的优势,增加了电影的戏剧化元素,尤其在一开始还设置了悬念,吸引观众想要目不转睛地看下去找答案。

在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又进一步被两位主角的故事吸引,她们的每一步都有上一个表现作铺垫,非常自然又非常真实,同时也让人一点点开始揪心,谁都慢慢预感事情会往不可收拾的地步走去。

就像我们分不清她们谁是谁一样,她们自己也像孪生姐妹一样不想分清彼此。她们喜欢对方的一切,包括性格和爱人。就像人性格不能长时间存在太极端的两面,性格差异同样极端的她们也终将面对破裂。可是,那样也很好,她们可以互换人生,去尝试自己一直心生羡慕的情怀,一种平静一种不羁,然后重新拥抱对方,确信内心真正所爱。

可是正当她们放下一切迎接新生命想要迎接灿烂的未来时,七月难产去世,又转化为一声更深刻的叹息。这比小说中与之相反安生的去世,来得更让人惋惜。

对于乖巧无辜的人来说,我们内心更愿意接受乖张叛逆的人的死亡。可是,电影就是要让你痛,也让你知道生命的无常,也让我们更加能够理解为何安生会变成七月,能从乖张叛逆变成安静平淡。

所以说,经过十几年之后再去看这部小说,会觉得有些无味,那不过是些青春无所宣泄的叛逆在大喇喇地唱着颓废的摇滚,而十几年后的编剧在此基调上拉长她们的人生进行一些改编,加深了戏剧冲击力,捋顺了人性的发展和变迁,终于完成了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这应该就是电影得奖的原因。

看电影时,我们跟着电影又哭又笑,跟着电影跋山涉水,仿佛经历了几个前世。最后,当结尾的字幕出现的时候,转头看一眼周围的事物,突然发现恍若隔世,有几秒钟分不清自己是身处梦里还是现实。而旁人根本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这就是看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