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语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
如同再厉害的厨师也得有食材才能做出饭来:不收集素材,学再高级的表达也憋不出文章;
如同没有人去制作,再好的食材也变不成入口的菜肴:不动笔开写,思想再有趣也成不了文章。
素材从哪里来呢?
其实每日的所见所闻,都已经通过我们的五感存储在大脑中,成为待用的素材。无法把他们完好地提取出来,才是写不出来的最大症结。
像我自己需要动笔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的拖延。因为马上就会想到努力回忆、找材料,反复确认遗漏的费劲过程,瞬间就不想开始了。
《九宫格写作法》的出现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它用简单的问答模式替代了繁杂的素材提取过程。
现在我写测评文章,只要把对应的预设九宫格问题拉出来,就能几乎不费脑力的把文章写完。而且大大缩短了写作时间。还顺带解决了我的拖延症~因为写作在我的设想中,不再是一件有压力的事了!
这个方法还非常适合提笔却不知道写什么好、总是无法完整表达心中所想的朋友们。
通读全书就会发现,九宫格写作法完全是基于人脑特性诞生的,所以它比其他写作法多了个优势:并不需要特意学习。
基于此点,在正式解说九宫格写作法的用法之前,我得先介绍下大脑的特性。
一、大脑有什么特性?1、擅于问问题
人一天会下意识地问自己9000多个问题,比如,“今天穿什么?”、“中饭吃什么?”,
2、容易忘事
还记得你7天前的中午吃了什么吗?除非有特别的场景发生,否则正常都记不住。
3、只关注自己在意的部分
就算大家都站在同一条街,每个人获得的信息也会全然不同:养宠物的人会第一时间发现宠物商店;餐饮店在美食家的眼里会被高光放大;就算是陌生的孩子,妈妈们会更容易留意到他们的异常举动。
4、会努力让设想变成现实
如果用“采不采用是对方的事,我说了不算”的态度制作企划书,多半不会被采用。
下面开始全是干货,看完《九宫格写作法》全书需要2小时,而你只需要花10分钟看完这篇文章,就能学到书中所有精华内容,强烈建议看完或者收藏。
二、九宫格写作法的具体用法九宫格写作法的原理就基于大脑【擅于问问题】的特性。
具体操作很简单,画一个九宫格,在每个格子里写下设问与回答,便可组成一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其实不必拘泥于9这个数字,8个也可以,只要有必要,设置出12个问题也行!
如果某个问题适合展开讨论,还可以再就该问题扩展出新的九宫格,全部扩展就能拥有64个素材格子!
1、有三种设问方式:
①确定主题后,想出9个相关方向的问题,再作答。
假使想点评火锅店,先想好要从哪些方向来点评?比如说用餐时间、客流量、吸引点、价格、装修、服务、菜肴颜值及味道、特色菜、交通情况、满意度等等。确认没有遗漏想点评的点后,再开始按格回忆具体细节。这样能减轻大脑压力,还不容易遗漏。
②就某种用途设置好固定的九宫格问题
我在读完《九宫格写作法》后立刻将我常写的购物测评、探店文章、书评文章设置出了固定模板,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看看。(是比较简陋的第一版)
这个用法还有助于留意到更多有用的信息。比如说要写游记,就在旅游前先设好问题。
根据大脑【只关注自己在意的部分】这个特性,旅途中可以更容易留意到跟已经设好的问题相关的内容。
③层层设问,从答案延伸出下一个问题
例:为什么想跳槽→因为可以涨工资→为什么想涨工资→因为孩子的教育费用高→为什么舍得在教育上花钱→希望孩子将来能有更多选择。
2、设问的参考方向
《九宫格写作法》作者山口拓朗表示,一篇值得一读的文章应该让读者获得:具体的信息、作者的感受以及可以实践的方法。
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从这三个方向入手来设定问题。
基础问题:收集事实,答案固定
铲子问题:偏向感受,决定质量
路径问题:可以被复制的操作过程
再下往细分,可以分成十个方向的基础问题,简称7W3H
3、回答的参考方向
不止是问题影响回答的质量,回答的方式也很重要。
可以用内部信息回答,也就是自己的想法、情感、发现、五感、体验等,一定要详细描述,不要回答类似“挺好吃”、“我不确定”这样的回答。
还可以用外部信息回答,去搜集相关的媒体信息、场地信息、朋友或专家的看法、实验/调查得来的结果,还能使文章内容更加客观、中心思想更加可信。
如果发现仍然难以回答,就要检查问题本身,是不是提得不够具体?能不能换个角度来思考?
如果只是写自我记录式的文字,用九宫格写作法找出素材,再拼起来就完全足够了。
但是如果想写给别人看,还希望得到外部读者的认可,就还需要掌握以下两个策略:
三、把文章想象成礼物首先需要换位思考,从读者的角度来决定文章的内容。这件事的必要性,就如同送礼给朋友时的考量。
给朋友选礼物的时候你会考量什么呢?应该都会优先根据ta的喜好选吧?其次就是送些就算他不用,但可以转送的倍有面的东西。
比如美容仪很上档次,可如果把它送给没有对象的直男朋友就很尴尬了,他既不能自己用,又很难转送出去,不太可能感谢你,结果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如果这位直男有对象就更糟糕了,可能会害他被对象念)
写文章也是相同的思路,从读者的角度,想象他们需要什么文章吧!
1、明确目标读者(送给谁)
比如简历,是写给HR看的;招标书,是写给合作公司看的;点评路边小摊,会吸引来的人肯定热爱平价美食;点评米其林三星的法国餐厅,会吸引来的人肯定是喜欢法国菜的人。
根据大脑【只关注自己在意的部分】的特性,当内心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群体后,就能有意识地写出他们想看到/了解的东西。
延伸知识点:如果想让账号涨粉,每篇文章的目标读者群体应该设为同一类人。
2、把握读者需求(他会喜欢什么)
我们可以通过自行假设他们的需求,以及针对性调研来找到答案,具体的方法如下图
延伸知识点:想提高自己在某公众号的中稿率,可以翻阅该号近三月的头条文章,摸索出它的目标读者群体画像,以及文章共有的风格、结构,再针对性写稿。
3、预设读者反应(想象希望的结果)
这一步属于精神层面的方针,利用到了大脑【努力让设想变成现实】的特性。
自信一点,在心中设想读者看后的积极反应,文章质量一定比想着:“不知道他会不会喜欢”“他可能会不喜欢”来得高很多。
四、用好写作模板提的都是好问题,回答的也很全面,可是不知道怎么拼成文章怎么办?
就算干货满满,逻辑太混乱读者也是不会看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借助写作模板啦!
《九宫格写作法》中提供了四个最常见的写作模板↓
*最佳用法是从设问时,就确定好用哪一个模板。
*同一篇文章里,可以运用到不止一种写作模板。
△用结论优先型举例,填满九宫格后,就可以按照“结论”→“理由”→“实例”→“总结”的顺序放入九宫格中的回答,再进行删减调整。
其中“实例”部分的内容,又可以使用故事型模板来陈述。
关于怎么删减调整,很多本书都提过,我也在《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的读书笔记中整理过了,统一步骤如下:
合理安排顺序→删除联系弱的信息→加串词,理顺段落、句子之间的逻辑、语感
说说《九宫格写作法》中特有的部分:
作者主张热情写作,冷静修改。修改时除了删除联系弱的部分,若有想到新内容也可以直接补充上去,删去部分与补充部分的黄金比例是7:3。
这也就意味着:
如果热情到位了,收集素材时比较全面有效,增加的新内容不会超过非原内容的30%,删除的部分也不会超过非原内容的70%。
若不符合这个比例,就要考虑目前模板中设置的问题(或是回答方式)应该是有问题的,要对照第二部分中,问题和答案的参考方向进行改良,以增加该九宫格模板的写作效率。
五、结语九宫格写作法是不是很简单呢?不止看着简单,用起来也蛮简单的。
对我自己来说,九宫格模板的确是个很好的写作助手,而且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吸收学习就能掌握。
写作能力强的人,通常都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能力可不止是专业作家才需要,几乎做任何事都用得着,哪怕当家庭主妇,也需要跟自己的孩子或者其他家长进行沟通呀。
所以别忘了收藏这篇文章,如果哪天你正好需要用写作来整理思路,九宫格写作法说不定就能帮上大忙。
作者:南栀夫人,一枚热爱读书做饭的妈妈。欢迎关注,为你的宝贵时间指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