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两淮铁路开通前,裕溪口只是一个偏僻村落。新中国建立后,这里建成了我国内河上第一座机械化煤码头,与南京浦口、武汉汉口、湖北枝城并称为长江煤运“三口一枝”。
出行的地方,必有车站。有车站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回忆。
位于裕溪河与长江交汇处的裕溪口火车站,是迄今为止我市所有火车站中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像这样拥有八十多年历史的老火车站,如今即使放眼全国也不多见了。可以说,每座老火车站,它承载的不仅是出行的人流,还有几代人的回忆。社会在发展,眼前的这座老火车站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但它曾经是芜湖人出行的一个重要节点,见证了无数芜湖人远行的背影……
芜湖一直是交通枢纽,火车站在安徽全省也是最早建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老火车站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来到裕溪口火车站故地重游一番,一睹当年我们匆匆而过的那个规模不大,但却是我们远行的必经之地。
曾经,这里有骄傲
《芜湖市志》载:“位于芜湖市裕溪口区,邻近长江煤港。现为二等区段站,隶属蚌埠铁路分局。”
说起裕溪口火车站的建设,还是一件值得国人骄傲的事情。193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就聘请了程士范负责勘探、设计、建筑从田家庵到长江北岸裕溪口的铁路,即淮南铁路。
程士范(1892-1960),原名程敷模,又名程扶模,安徽绩溪人。1910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1922年任安徽第一甲种工业实业学校校长,1925年应聘到宁国县港口煤矿,主持建造港口到水东的轻便铁路,后他根据这一实践编著了《皖省轻便铁路刍议》,书中主张兴建淮南铁路。1933年被当时的国民政府交通部任命为邮政储金汇业总局副局长。1933年12月张静江亲自邀请程士范主持淮南铁路的建设,作为该铁路建设委员会专门委员和总工程师。在程士范的主持下,淮南铁路1934年6月正式动工,一期工程九龙岗至合肥段当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同年8月,二期工程建设合肥至巢县段,1935年5月建成通车。1935年2月三期工程巢县至裕溪口段开工建设,1936年5月,全线建成通车,全长300余公里,总投资850万元,每公里平均造价仅为2.8万元,如此迅速的建造速度,如此低廉的工程造价,让这条铁路成为当时世界上造价最低、建设速度最快的铁路之一。程士范对芜湖是很有感情的,他在1946年出任芜湖明远电厂总经理,建国后还对芜湖发电厂、芜湖造船厂等我市重大工业项目的建设提出过建议和计策。
裕溪口火车站1936年1月开始办理客货运输业务,但业务量非常少。抗战期间,裕溪口车站被日寇占领,客运停止经营。1949年以后,通过扩建、改造,设施渐趋完备。1958年开始,铁路部门将原先老旧的火车站拆除,在原址兴建了一座比较先进的火车站,该站也成为淮南线南下终点站。
裕溪口火车站先后建成调车线、装卸线14股,长3494米;其它铁道线8条,长3235米;仓库5243米;站台1602平方米;货运室及其它建筑603平方米。1977年芜湖北站建成之前,裕溪口火车站是芜湖在江北唯一的火车站,该站主要承接裕溪口煤码头的煤炭运输,以及整车路用货物的到发。客运业务只经营旅客乘运业务,不办理行李、包裹托运等。此外,当时芜湖港铁路和水路联运也在裕溪口站换装。
据新裕路社区党总支书记肖静介绍,当时从芜湖出发的旅客想要到合肥、蚌埠等北方城市,必须在芜湖长江南岸的八号码头先乘渡轮到达江北的裕溪口,再从裕溪口火车站乘火车北上。而从北方回芜湖也样如此,必须先达到裕溪口火车站,再乘过江渡轮到达芜湖市区。从这里可看出,当时芜湖人的跨江之路是非常繁琐的。即使后来的芜湖北站建成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依然保持这种“渡轮 火车”的出行模式。直到2000年芜湖长江大桥建成以后,才天堑变通途,真正实现了南北交通的快速通畅。因此,从这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芜湖人对“大桥梦”始终是那么的执着,那么的热烈。
1977年6月1日,裕溪口站改为货运站,客运业务交新落成的二坝芜湖北站经营。1995年时有职工552名。
现在,这里有回忆
50岁的巡道工张剑在裕溪口生活了40多年。他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末,他跟随同是铁路工人的父亲来到裕溪口。那时,裕溪口、裕溪口车站都是非常热闹而繁忙的。“当年裕溪口那个热闹啊,老人们都说长江有‘三口’汉口、浦口、裕溪口。”
张剑回忆,因为要将淮南运来的煤炭通过长江水运运出,裕溪口一度汇聚大量的运输工人,工人们将煤炭在此处卸下,再将煤铲至江中的运煤船上。作为客运站,裕溪口火车站也是旅客过江之地,他们下了火车,乘轮渡到长江对岸的芜湖。
张剑说,随着1977年铁路轮渡改线至无为二坝,加上2000年芜湖长江大桥的开通,裕溪口车站才渐渐地走向清冷。“虽然长江边老淮南线铁路线还在使用,但如今这里列车少得可怜,一个星期能来一列就不错了。”他指着停在身旁的一列火车说,如今裕溪口站的客运业务已经停止,只有零星的货运运输,主要是给附近农村运送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由于尚未完全停用,所以裕溪口站的设备也保存得比较齐全,不仅站房、月台、水塔、民警值班室、售票处全在,就连车站的退休工人活动室也完好如初。
由于裕溪口地处长江水网地带,附近河流众多,这是修建铁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特别是裕溪河更是无法绕过。因此,早于1933年淮南铁路建成之初,作为裕溪口火车站的配套设施,裕溪口铁路大桥就已同步建成。只是最初的大桥比较简易,为铁木混合结构。1956年在原桥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两年后竣工。其后,随着淮南铁路客货运运量的快速增加,该桥原先设计的载重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运输的需要,于是在1960年拆除原桥,新建成现今这座钢筋水泥结构铁路大桥。此桥在建成之际,是我省第二大铁路跨河大桥。大桥北起裕黄大堤,南至无为大堤,全长287米,北岸引桥166米,南岸引桥57米,铁桥64米,宽9米。设计载重量为650吨。
站在铁桥之上,看着脚下裕溪河的滔滔江水,让人心有余悸。这座大铁桥从外观上看,与市区当年那座横跨青弋江的大铁桥是那般的相似,走在大铁桥上,场景、环境,乃至微风中的感觉,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似曾相识。市区的大铁桥已经拆掉了,而裕溪口的这座大铁桥依然挺拔地站立着。轻轻抚摸桥身,一种名曰乡愁的情愫悄然爬上心头。
记者 郭青 文 郑远 摄
"儒林街"大江晚报每周一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