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男孩儿气质趋于“柔弱”的讨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一问题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教育部也曾表示要“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

然后也有媒体发起过关于是否有必要刻意培养男孩的“阳刚之气”的网络投票,百万参与者中,超过60%的人持支持态度。

我有幸参与其中,属于另外的40%之一。

我觉得只要教师群体中男女比例正常,没有过于女性化的男性老师存在,就是最好的情况了,过分干预反而不好。

同时,我也想说:谁担心男孩儿没有阳刚之气啊?我们只担心“阴盛阳衰”的社会风气!

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会怎么样(谁担心男孩没有)(1)

“男子女态”并不是新时代的产物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出自晋初刘毅的《请罢中正除九品疏》)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曾看到过。

“门当户对”也不是现代人的智慧,在南北朝的时候人们就很讲究了,地主阶级会相互联姻,形成了一个“上流社会”,被称为“士族”。

士族又有一个特点,他们坚决不跟“庶族”通婚,这个“庶族”就是咱们所说的下层社会,也就是所谓的“寒门”。

当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士族阶层的子弟们便能够脱离劳动而生存了。

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会怎么样(谁担心男孩没有)(2)

结果就是安逸生娇气,无所事事的他们便相互比美,而且他们已经不屑于去跟庶族子弟比较了

你还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呢,我已经食物充沛以肥为美了;你刚吃饱饭呐,咱已经在担心吃得太胖不利于健康,早就在减肥了;你还在减肥呐,low爆了好吧!我已经在追求柔柔弱弱的骨感美了,你看我柔情似水,肤如凝脂,又白又嫩,我的优质生活哪是你们这些粗人可比的!

事实证明,上流社会的审美观、价值观是有很强的“榜样作用”的,它往往能引领普通人的价值走向,即便现在也不例外。

关键是那个时代的军队掌握在士族手中,当北方民族南下时,这些“俊美”的南方人便成了“两脚羊”任人欺凌。

回顾一下我们的历史,看看有多少王朝的灭亡是不受此等因素影响的?

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会怎么样(谁担心男孩没有)(3)

别的不说,重文轻武的宋朝当占榜首吧?消灭它的不是长枪大炮,而是了一昂炮!

有人会说,你怎么不提元朝?那时候娱乐也那么发达,戏子地位那么高,上层的人都纵情享乐才导致了那么快的消亡,咱们不是要引以为鉴吗?

不,只要N炮形象不进入我们的教育系统,我们一点也不担心!

现在的戏子们再闹腾,也左右不了我们的整体价值观,他们也动摇不了我们民族的未来。

而且据我所知,银幕里的鲜肉们也最多是得到了一部分当代年轻女性们的青睐,并未得到男孩儿们的普遍认同和效仿。

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会怎么样(谁担心男孩没有)(4)

我们担心的是,捧场此类风气的女性会越来越多,左右太多下一代的价值取向,最终形成大范围“阴盛阳衰”的情况。

讨论“阴盛阳衰”,不是搞性别对立

先申明一下,这里没有不尊重女性的意思,更不是搞性别对立。

这里只是想说明女性在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中的重要性。

何为“阴盛阳衰”?

它是一个自然规律,相互制约,此起彼伏,过分干预、过度纠正都可能适得其反。

放在一个小家里,母亲/妻子作为家庭的主宰具有超然地位,可称之为“阴盛阳衰”;放在一个社会里,女性作为价值观的主要导向,掌握了绝大多数的话语权,亦可称之为“阴盛阳衰”(当然,历史上是没存在过的)。

正常来讲,男性天生就有冒险、进取的倾向,女性因为要顾及到子女的安全,会向往比较安逸的生活。

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会怎么样(谁担心男孩没有)(5)

这一点从两三岁的小孩就能看出来,男娃们好像天生就喜玩具枪这样具有进攻性的玩具,女娃娃们则更喜欢可爱的毛茸玩具。

如果一个小男孩儿在母亲的刻意引导下,从小迷恋毛绒玩具、花哨衣服,心思细腻且没有“男子气”,那在男孩儿的这个个体上也算得上是“阴盛阳衰了”。

如果把“阳”看做是进取,那“阴”就可以解释为退缩。

我们不担心男孩子外在形象有多妖娆,只担心内在过于娇气,进取心不足、担当不够;

我们不担心女性在家庭中当家做主,只担心相对感性的女性们被“消费”得太严重,女性们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

我们不担心女性在社会中占有更高的地位,只担心“伪女权”带偏了社会风气,当女性普遍认为男性的“阳刚之气”是对女性尊严的践踏的时候,我们民族的未来还是值得担忧的。

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会怎么样(谁担心男孩没有)(6)

结语

不得不说,“女人的钱最好赚”这句话真不是瞎掰的。

现在广告中的消费引导已经不限于树立某种消费需求了,很多都已经在引导并树立某种价值观。

细思极恐的是,大部分受众都是生活比较安逸的女性,她们很容易在广告的“狂轰滥炸”下改变想法。

所以,当俊美小生们在电视里耍酷卖萌的时候,母亲们就要警惕了。

你的观念基本决定了孩子的未来,也决定着家庭和民族的未来。

我们想相信,外在环境相对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来说,不值一提。

作为母亲,咱们不用刻意制约儿子的审美取向,但一定要告诉他,男孩儿该有什么“样”。

切不可因为自身受到的一些不平待遇,将他培养成自己心中完美老公的形象。

自始至终,在现在的这个和平年代,个别男孩儿表现出“女儿状”其实无关紧要,非主流的东西总归是非主流,要紧的是母亲们对此事的态度。

——END——

【文/神逗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儿心得,我是神逗奶爸!期待您的关注,一起努力,做智慧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