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的大门上挂着一只门铃。有人想把这只门铃偷回家去。谁用手一触门铃,它就会“叮叮当当地响起来,所以要偷它是很不方便的。这个想偷门铃的人也很懂得这点,站在门外犹疑不决。忽然,他想出一一个办法来了:铃响所以会惹出祸来,只因为耳朵听得见,假如把耳朵掩起来,事情不就好办了么?想到就做,他先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就放大胆子去偷那门铃。可是他刚一动手,门内就有人跑出来大贼捉贼,因为门内的人并没有掩耳朵,还是听得见铃声的。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况然有音,恐人阔之雨夺己也,逮拖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已自闻之。《吕氏春秋》编者: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听不见铃(原文“锤”,后演为“铃")声,就以为别人也一样听不见,这自然是极愚蠢的想法。他竟连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都不知道:门铃的响声,是客观实在。不管你爱不爱听,它总是要响的。凡是客观实在的东西,无论你怎样掩起耳朵、团起眼睛,它们都不会因此就不存在。有些人以为只要自己的感觉不存在,那么,世界上的一切也都不存在,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主观唯心主义。

掩耳盗铃的寓言小故事(掩耳盗铃哲学寓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