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妈咪

今天一大早就看到这条热搜。

孩子考上大学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吗 5岁进私塾14岁考大学(1)

其实看到这个热搜,家长们心里都明白,就是想要降低起跑线,还幼儿园的孩子该有的快乐童年。

但是评论区却都在说这是逼着家长去校外报辅导班。

不提前学怎么能行?小学一上一年级,就只上两个星期的拼音、识数,就开始给孩子布置写字、加减法,孩子一个个的怎么可能学那么快?都是天才吗?

一说起来中国教育,家长们总有一堆话要抱怨。

以前的我不是很了解这些,但随着前几天福林升小学,我就真真的感觉到压力了。

幼儿园后半学期因为疫情的缘故,孩子都没上,所以我只能在家自己教,不教我也怕孩子跟不上小学的进度。

孩子考上大学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吗 5岁进私塾14岁考大学(2)

很多人说到这就会联想到“超前教育”,其实这不算超前教育,真正的超前教育,反倒都裹着“天才神童”的外衣。

不少家长看到电视上的“神童”,3岁能背百首诗词,4岁能识上千文字,十几岁便能考进985重点大学,所以不少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是一个神童,能让自己省心。

有人抓住了这个心理,办私塾,让孩子在私塾接受教育,并对外宣称“如果孩子5岁过来,9年之后可以直接考大学,不但节约了时间,还节约了抚养成本。”

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来说哪个不心动?

但是,请等一等,听听这个私塾创办者女儿的经历再决定吧。

孩子考上大学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吗 5岁进私塾14岁考大学(3)

13岁大学毕业回私塾当助教

私塾创办者名叫张民弢,他的女儿今年13岁,名叫张易文。

张易文的成长轨迹和同龄人完全不同。

4岁开始在父亲的私塾读书,9岁时第一次参加高考,10岁时被商丘工学院专科录取,13岁毕业回私塾当助教,一个月2000块的工资。

其实,这样的经历和她父亲对她未来的规划是完全不同的。

3年前,10岁的她考入专科院校引发了广泛关注,很多人说是父亲借此为私塾炒作,但是父亲却早已规划好了女儿的未来。

“10岁考上大学,20岁博士毕业,然后搞科研,进入‘比较上流的社会’。”

孩子考上大学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吗 5岁进私塾14岁考大学(4)

这才是父亲的规划,然而3年过后,在今年7月份,张易文就悄悄的从学校毕业,可是并没有像父亲说的那样继续深造,而是在父亲的私塾里当起了助教。

父亲说张易文现在每个月底薪2000元,但有时她不能按时到校,不认真上课,不好好批改作业,所以会被扣掉一部分工资,最后也只能拿1000块左右。

当记者采访张易文妈妈时候,张易文妈妈说女儿专科毕业的时候,她有问过女儿:“你是想继续深造还是想要跟妈妈一起教学?”

但是张易文最终选择回来跟妈妈教学。

孩子考上大学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吗 5岁进私塾14岁考大学(5)

而张易文的父亲也回应那些说他们控制女儿人生的说法,说他们只是引导女儿,并没有对女儿强加干涉,选择是女儿自己做的,他也觉得让女儿跟自己工作两年,等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后,可以继续选择考研究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动漫,朝这方面发展。

看起来父母对女儿的教育,在态度上还是很好的,只是他们并没有注意到,这样的“超前教育”为女儿带来的是什么。

“没有朋友,被弟弟担心心理问题”

采访视频中,弟弟说姐姐的成长一半是成功的,一半是不成功的。

他担心姐姐的心理问题,他感觉姐姐没有同龄人朋友,没有人陪姐姐玩。姐姐从以前健谈的性格变得内向、不爱说话。

他说姐姐的转变应该是从大学的第二年出现的。

孩子考上大学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吗 5岁进私塾14岁考大学(6)

而且弟弟还说姐姐张易文不爱交朋友,还得他们给姐姐找,他说姐姐也说过,如果找到合适的也会和她们玩,但是在弟弟眼里,姐姐是孤独的。

孩子考上大学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吗 5岁进私塾14岁考大学(7)

其实,从张易文室友那里就能听出一些端倪。

其中一位室友调侃自己给张易文“当妈”,因为张易文年纪小,她每天都要带着张易文一起去操场军训,一起吃饭,一起回宿舍,平时室友们在一起,还会害怕言行会影响到张易文。

“她太小了,不愿意自己去食堂,我们不吃饭她也不吃吗?我们宿舍说什么话都会顾忌到她听了会不会不好。”

试想一下,这些室友、同学整日在张易文面前都有所顾虑,大家就不会跟她“无话不谈”,所以,张易文在上大学的时候很难交到朋友,因此也就变得不爱说话了。

孩子考上大学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吗 5岁进私塾14岁考大学(8)

她在“复制”着20个自己

采访她的记者说她在影响着20个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

其实用“复制”这个词更形象,她在复制20个自己。

如果是你,你愿意让你的孩子接受“超前教育”吗?

记者采访了一个就读于私塾的学生的家长,说孩子6岁了,已经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她认同张易文父亲的教育理念,但是她有时还是会矛盾,因为她看到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一起又唱又跳时,感觉孩子也许在那样的氛围里会更好,所以她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孩子可以一直走私塾这条路。

孩子考上大学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吗 5岁进私塾14岁考大学(9)

其实“超前教育”被看到的是“天才”、“神童”这样的一面,但是这些被超前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有着一些心理问题。

宁铂——从神童到“青灯古佛”

宁铂被称为“中国第一神童”,1978年中科大开设首个少年班,13岁的宁铂成为21名首批入读中科少年班的其中一员,虽然他成绩不是最优异的,但他在大众眼中是一名神童:2岁半熟背30多首毛著诗词,3岁能数100个数,4岁能识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自学《中医学概论》,8岁能下围棋,熟读《水浒传》。

让他出名的是与前副总理方毅对弈围棋两局全胜这件事,后来一封推荐信,年仅13岁的他获准破格进入大学就读。但是在2003年,宁铂剃掉了头发,遁入空门。

孩子考上大学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吗 5岁进私塾14岁考大学(10)

他说:“并不是‘神童’(身份)害了我,这一点的话,我做为过去的经验,不管是怎么样,做为我人生经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这点给我的体会很多,使我认识了很多东西。”

虽然他不后悔进入少年班当天才神童,但是之后他曾三次报考研究生,却都因为各种理由退出,甚至连考场大门都没有踏进。

说不是神童身份害了他,其实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头顶“神童”这顶大帽子,让他惧怕失败,惧怕到连证明自己的机会都错过,而且还是三次错过。

心理上已经出现了问题。最终选择出家,说他认识了很多东西,不如说他没敢继续挑战自我,而选择了另一条路,但我们又不能说他是失败的,因为他也可能会成为一位“高僧”呢?

林嘉文——被毁掉的史学天才

林嘉文出生在一个西安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经常会和家人一起观看《百家讲坛》,还会研究《资治通鉴》、《吕氏春秋》等历史巨著。

凭借对历史的研究,初高中阶段他就出版了两部史学作品。

其中一本《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凭借对宋史的深入研究和阐述,赢得了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的称赞。

孩子考上大学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吗 5岁进私塾14岁考大学(11)

但是随着日益高涨的名声,甚至被高中生奉为偶像,他却选择在高考前夕从高楼一跃而下。

他文学天赋远超同龄人,加上成熟的性格,很难拥有可以平等交流的同学,正是应验了“天才注定是孤独的”这句话,但这种孤独让他陷入抑郁情绪,最终成为抑郁症,长期的抑郁症导致他最终走向了轻生这条路。

他曾经感叹过:“你们什么都不懂,你们都只会学习,但你们不会研究。”

孩子的成长,家长慎按“加速键”

当年人民日报对10岁张易文被专科院校录取这件事提出质疑,并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生慎按“加速键”》的文章,我的这个标题,就引用于此。

列举了这些陨落的天才,其实就是想说明一个现状。无论是家长还是这个社会,都对天才神童寄予了太高的期望。这就导致这些孩子从小就承受了与自己年龄并不匹配的压力。

一个个当年看似“光鲜亮丽”,但结局并不美好,过程也是孩子在备受折磨。

所以,家长朋友们,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下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是在急功近利?还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做孩子真正的人生导师?

我宁可我的孩子做个平凡的普通人,我的期望并不高,因为只有这样,我才不会因为自己急功近利而在看到孩子失败时崩溃发飙,给孩子泰山一样的压力。

因为当你按下“加速键”的时候,就意味着孩子和你交集的时间也在加速,你跟不上他的步伐,他又远超同龄人,你无法带他领略路上的风景,所以,你带给他的只有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