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成果分享(有趣有料劳动课这样上)(1)

学生与家长一同体验收获蔬菜的乐趣。

劳动课成果分享(有趣有料劳动课这样上)(2)

老师与学生共同研究机器人编程问题。

劳动课成果分享(有趣有料劳动课这样上)(3)

学生操作无人机穿越障碍。

劳动课成果分享(有趣有料劳动课这样上)(4)

英德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将劳动课与美术课融合。

9月13日下午,中秋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在英德市第三小学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不少学生正在小菜地里清理杂草,为秋季种植蔬菜做准备。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年9月1日开学起,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多种劳动技能将被纳入课程。在英德,不少学校早已开始探路,如英德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开展“以劳树德”系列劳动课,英德市第一小学开展创造性劳动课,英德市第三小学开展种植果蔬劳动教育……曾经,劳动教育是插秧收割、除草种树、值日做卫生等,如今英德不少学校在探索适应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劳动课成为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兴趣的重要课程之一。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陈咏怀 通讯员 朱欢健

实操 劳动课走进农场、开进厨房

拔草、松土、打扫卫生……在英德市第三小学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里,经过一个暑假长出来的杂草已被全部清除,忙碌了一节课,学生们虽然额头汗水密布,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依然感觉十分开心。“现在松好土马上就可以种蔬菜种子了。”学生郑从鑫雀跃地说。

英德市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朱文杰介绍,去年10月,学校利用一块空地开辟出劳动教育基地,用于学生接受劳动教育、体验劳动生活。从土地开垦、播种、浇水到果实收获,每一块小菜地都有一个班级负责。

今年3月部分蔬菜成熟后,学校还举行了劳动教育成果分享活动,邀请家长代表与学生一同收获蔬菜,并加工制作成美味的包子,让学生品尝自己劳动获得的美食。“现在生活条件普遍改善,学生很少真正参与农事活动,而这样的劳动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劳动收获。”朱文杰说。

按《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中小学劳动课程共设置10个任务群,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不同任务群分别对应不同年级,渐进式安排课程难度,随学段晋升项目难度逐渐增加,逐步提升技能,并且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在内容方面,课标要求劳动课程选择应坚持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注重从产业特色出发,选择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手工劳动内容,适当引入体现新形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现代劳动内容。

英德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则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通过开展在校的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劳动,以及线上教学时的家务劳动打卡、周末的劳动作业等形式,引导学生懂得劳动的辛苦和乐趣。

“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和实践相结合,开发校内劳动、家务劳动、农场劳动、社会公益四个层面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英德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建强告诉记者,学校把劳动教育与少先队活动和团日活动相结合,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社区清理小广告,到街头做志愿者、宣传员,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植物种植活动,通过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从小形成环保意识;积极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辟了学校“小农场”,按照节气时令种植农作物和蔬菜;坚持开展劳动周,引导学生积极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孝德品行。“学生并非只能待在教室学习,让他们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反而对学习有一定的帮助。”陈建强说。

对于学校开展劳动课,不少家长拍手称赞。市民周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小学五年级,她说,以前孩子在家几乎很少做家务,自从学校开设劳动课后,孩子经常主动帮忙打扫家里卫生,还学会煮一两道菜,这让她十分欣慰,“中秋时,他还煮了一道西红柿炒鸡蛋,让他收获不少成就感。”

创新 打造科技 创造性劳动课

“魔方机器人需要沿着特定的线路,将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魔方分别装好运输至终点”“无人机要穿过障碍进行飞行”……在英德市第一小学,八年级学生林华锐正和同学研究修改机器人的编程。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同样是劳动课的课程之一,该校将科技元素融入劳动课程当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英德市第一小学校长李雪介绍,2018年以来,在英德市科技局、市科协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创建了校园科学馆兼创客工作室,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机器人、编程无人机、人工智能等科创教育活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成立了科技组,每学期举办一次校园科技节活动,通过搭建平台、举办赛事、培育师资、加大投入,全力打造校园科技教育新高地。

“如今劳动课正式纳入必修课程,我们把它与学校的科技特色结合,重点打造创造性劳动课程。”李雪表示,低年级的学生以创意、绘画为主,如塑料积木的摆拼、美术自由绘画等;到三四年级开始上电脑课后,逐步接触3D设计软件;高年级学生感兴趣的可以参加学校的社团课,进一步提高科学教育水平。

“对于不少学生来说,科技劳动课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兴趣,拓宽了科学视野,还大大地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李雪告诉记者,对有浓厚兴趣和一定天赋的学生,学校会加大培训力度,并推荐他们参加全国各地的科技大赛,“许多大赛需要根据现场实际环境进行编程,以及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操作方式,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全方位提升的机会。”

八年级学生卢冠维说,参加学校的科技社团课并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成绩,反而让自己学会了如何合理分配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设计机器人时,常常需要思考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今我养成了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这在学习解题方面有很大帮助”。

建议 整合各领域劳动教育资源

“劳动课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没有影响”“会不会流于形式,成为‘家长作业’”“如何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虽然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劳动课的开设,但仍有一些家长担心劳动课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业。

陈建强认为,学生在劳作中锻炼体能,对学习是一个很好的调节,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从劳动中得到放松,动静分离、劳逸结合。如通过劳动获得蔬菜、果实,那种收获感和满足感能让学生爱上劳动,更加热爱生活。”

虽然劳动课的开设有着诸多利好,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劳动教育师资、场所不足、家长重视程度不够、劳动教育社会氛围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

陈建强表示,劳动教育与考试关系不大,在应试、升学压力面前,有部分学校会将劳动教育边缘化,同时,一些家长把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当作唯一目标,对劳动观念及孩子完整人格培养这种软性的实力往往会不重视甚至是忽视,不少家长甚至连基本的日常家务都不让孩子做,孩子不会劳动、不愿劳动成为普遍现象。他建议,一方面要建立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引导中小学校招收高素质劳动教育专职、兼职教师队伍,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鼓励购买劳动教育保险,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全面保障学生安全。

同时,陈建强也希望,政府能加强劳动教育的统筹协调,建立劳动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整合相关力量,实行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大课堂作用,让各个领域都能成为劳动教育资源。全力打造“农业 ”“工业 ”“科技 ”“生态 ”等多个行业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搭建城乡中小学校互动交流平台,通过城乡结对、构建联盟等方式,促进城市和农村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资源互补、优势互补,互相帮带、互相学习,实现劳动教育基地共用、课程共享、活动共建、学生共育;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让学生在多元劳动实践中体验到精神上的幸福和快乐。

李雪则表示,学校应当加大家校联动作用,让家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与孩子共同参加劳动,在加深家庭感情的同时,提高孩子对劳动重要性的认知。她提到,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学业压力大,为了保证劳动作业质量,只能由家长代劳,容易让劳动作业变为走过场。对此,她认为,劳动教育需要家校合作,劳动任务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完成,也要向家长传达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能用作业成果来攀比,应注重过程、诚实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