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每逢傍晚时去生鲜市场、蛋糕烘培店,或者平时在超市购物时,总会被特价区醒目的广告标语和诱人的超低价格所吸引。这些促销商品被以“骨折价”抛售,主要是因为大多属于保质期时效较短的品类或者处于即将面临过期的状态。商家利用半价促销、买二减一等优惠手段来吸引顾客购买,一方面可以减少因货物囤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保持次日食品的新鲜度,另一方面对于有即食需求的消费者来说,购买促销商品也有着较高的性价比,可谓“双赢”。

但低价促销的临期食品,其食品质量是否有保证?若是经常性食用,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呢?很多人都在心里存在这样的疑问。也有很多人就认准了“保质期”,认为只要在保质期内,就可以放心吃。

真相解读

01 保质期为最佳食用期

保存期是最后安全期

食品的保质期,又称最佳食用期,在国外则称之为货架期。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7718-2011,可以明确我国对食品保质期的定义: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而这个保质期期限的设定通常是由生产厂家根据具体食品的特性来确定的,不同生产厂家的加工工艺和包装方式有所不同,所以整个行业的同类产品并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

但厂家并不会因此而乱标,因为乱标虽然可以让食品销售时间更长,但会导致保质期内食品的风味和口感下降,消费者不愿意再次购买他们的产品,产品出问题的概率增加,在赔偿和声誉上受到损失,得不偿失。

食物过了保质期一定不能吃吗(看保质期来判断食物能不能吃)(1)

食品的有效期,也叫保存期,即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产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一般来讲,超过这个日期,食品可能会发生品质变化,不再具有消费者所期望的品质特性,甚至发霉、变质。而保质期与保存期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保质期是最佳食用期,超过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在一定时间内仍然具有食用价值,但是这时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都会下降。根据《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食品的生产日期都不能省略,而保质期、保存期可以任选或同时标出。

02 有些过期了还能吃

有些没过期却已变质

生活中,我们也有不少还未拆封就放置过期的食物,那么这些超过保质期的食物是否可以再继续食用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统一的,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品的保存条件、加工方式和原料特性。事实上,很多食品的实际有效期远比产品标示的有效期更长,特别是一些采用腌制、罐藏等加工方式生产或食品原料自身较为稳定且耐储藏的食物。比如:食醋、酱油、腌菜、麦片、茶、可可粉、香菇、木耳等,只要储存得当、包装完好,即使超过了保质期,拆开后没有发现色、香、味发生变化,也可以继续食用。

食物过了保质期一定不能吃吗(看保质期来判断食物能不能吃)(2)

食物过了保质期一定不能吃吗(看保质期来判断食物能不能吃)(3)

编辑:奚宇轩

资料:科普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