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有些人在苦难中被击垮,有些人却在挫折中焕发新生。在宁夏同心县有一位微笑女孩,她用自信的笑容战胜了艰苦的生活。在今年夏天迎来了属于她的收获——上海外国语大学录取通知书。本期推送,我们一起走近上外2022级新生丁文娉,见证她的自强人生!

脑瘫学生的励志故事(励志父母身患残疾)(1)

“左手生活,右手远方”的爱笑女孩

来自宁夏同心县的丁文娉,家庭条件困难,但她从小就勤于劳动,刻苦学习,虽然生活艰苦但她却天性开朗乐观,靠着假期打工和学校补贴完成了高中学业,并成功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专业。

脑瘫学生的励志故事(励志父母身患残疾)(2)

(与高中同学们在一起,前排右一为丁文娉)

在日常生活中,丁文娉会到1公里外的丁塘镇团结村黄花菜种植基地摘黄花菜。她说:“摘菜挣劳务费,长得高的每斤1.6元,低的每斤1.3元。”她随身带着小板凳,碰到高的黄花菜就站在板凳上。

脑瘫学生的励志故事(励志父母身患残疾)(3)

(丁文娉正在采摘)

除了在家附近摘黄花菜外,她还要去10公里外的枸杞基地摘枸杞。枸杞树低矮,劳动强度要低些,但鲜枸杞易破,力道要掌握得刚刚好。但丁文娉相当自信,从小就跟着父母摘枸杞的她,有10年以上的经验,熟能生巧。

多摘多挣钱。丁文娉总是第一走进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这个炎热的暑假,丁文娉起早贪黑干了50天活,摘完黄花菜摘枸杞,挣到了2000元。

苦中作乐,希望用自己所学帮助更多人

了解农活辛苦的丁文娉,从小就知道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因为苦,她理解残疾父母的累,才坚定了宁肯自己多吃苦,也要让父母少吃苦的信念;因为苦,她才发明了苦中作乐的学习方法——边做活边戴着耳机听书。

《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国演义》等世界名著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的,遇到特别感兴趣的书籍她会去学校图书馆借原著来看。高中三年的假期,她边听书边劳动,就这样学了50本世界名著。

脑瘫学生的励志故事(励志父母身患残疾)(4)

假期里,丁文娉还主动承担起了为一家五口人准备一日三餐的任务:麻酱拌面、蒜蓉西蓝花、茄盒、蛋挞、蛋糕,还有给爸爸妈妈准备的早餐馍馍、荷包蛋等。

脑瘫学生的励志故事(励志父母身患残疾)(5)

她的体谅与关爱,并不仅限于自己的父母与家人。最近,丁文娉开始研读起一本手语书籍,想要自学手语,去帮助身边有听力残疾的人群。

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专业,丁文娉希望未来自己可以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帮助贫困农民;热爱写作的她,希望还有机会写一写贵州、云南等地的困难群体故事,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上外人 :因为爱 总会相遇

令人惊喜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与丁文娉的故事不止于此。

为激励逆境学子勇敢追梦,阿里公益启动了“正能量励志学子追梦计划”,联合各地媒体寻找今年参加高考的逆境自强学子,为他们颁发“励志学子追梦奖学金”。丁文娉因为自己的励志故事而受到所在高中推荐,成为了奖学金获得者的一员。

而这项励志奖学金计划的发起端,就有熟悉的上外人——2004届经济法学毕业生金旼旼,目前担任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

脑瘫学生的励志故事(励志父母身患残疾)(6)

在了解学妹的故事后,金旼旼给丁文娉写了一封信:“你的努力和阳光,也在激励着师兄我。期待未来,我们都会成为更好的自己,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爱会传染,善能传递,你怎样,世界便怎样。”

脑瘫学生的励志故事(励志父母身患残疾)(7)

除此之外,上外也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项目,可以为经济困难的学子提供帮助,让他们能够无忧入读,安心完成学业。

愿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校园里,爱笑女孩丁文娉继续她的精彩人生,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注“上外招生”,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官微、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