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四大盆地,它们多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其特点也不同。

1、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又叫南疆盆地,是中国第一大内陆盆地。它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到罗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脉南麓,南抵昆仑山脉北麓,大致在北纬37°~42°的暖温带范围内。其东西长1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海拔在800~1300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为山麓、戈壁和绿洲(冲积平原)。塔里木盆地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内陆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封闭内陆盆地。

四大盆地位置范围及地势特点 每个人都该知道的地理小知识(1)

2、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作为中国的第二大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以及西部诸山间,呈不等边三角形,东西长700千米,南北宽370千米,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属半封闭的内陆型盆地。准噶尔盆地西部有高达2000米的山岭,多缺口,面向大西洋和北冰洋。西北风吹入盆地,冬季气候寒冷,雨雪丰富。盆地中部为广阔草原和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部分被灌木及草本植物覆盖,主要为南北走向的垄岗式固定、半固定沙丘,南缘为蜂窝状沙丘。

盆地南缘冲积扇平原广阔,是新垦农业区。发源于山地的河流,受冰川和融雪水补给,水量变化稳定,农业用水保证率高。除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外,玛纳斯、乌伦古等内陆河多流入盆地,形成湖泊(如玛纳斯湖、乌伦古湖等)。北部的阿尔泰山区盛产黄金。与塔里木盆地相比,准噶尔盆地的外营力尽管仍以风力剥蚀作用为主,但由于降水较多,蒸发量较少,草场辽阔,畜牧业发达。

四大盆地位置范围及地势特点 每个人都该知道的地理小知识(2)

四大盆地位置范围及地势特点 每个人都该知道的地理小知识(3)

3、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又名巴蜀盆地、信封盆地、紫色盆地、红色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南北介于云贵高原和秦岭大巴山之间,为典型的构造盆地。

四川盆地囊括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市大部,总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其面积分别约为10万平方千米和16万平方千米。边缘山地自下而上一般具有2~5个垂直自然分带,盆地底部按其地理差异,可分为川西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三部分。按方位又可细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和川中五部分。盆地中的主要城市有成都、重庆、绵阳、南充、泸州、自贡、遂宁、内江、宜宾、乐山、德阳、眉山、广元、达州、广安、巴中、雅安、资阳、万州、涪陵等,其文化为巴蜀文化。

此地,人口稠密,城镇密布,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气候宜人,山水秀丽,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四川盆地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之一。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素有“紫色盆地”的美称。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自战国时期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一跃成为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为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号称“天府之国”。

四大盆地位置范围及地势特点 每个人都该知道的地理小知识(4)

4、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中国青海省北部,日月山以西,阿尔金山以东,祁连山以南,中昆仑山以北。平均海拔2600米~3000米左右,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柴达木盆地是典型的断陷构造盆地,是中国地势最高的巨型内陆盆地。盆地中矿产资源丰富,有石棉、铅、锌、石油、食盐、钾、石膏等资源。尤其以盐湖居多,有100多个,盐的储量为6000亿吨左右柴达木盆地风景奇特,著名的有贝壳梁——在柴达木盆地的一处戈壁滩上,有一条长约2千米的小丘陵,当地人称贝壳梁。贝壳梁表面薄薄的盐碱土盖下面竟是厚达20多米的瓣鳃类和腹足类生物贝壳堆积层。“雅丹”地貌也叫“风蚀林”“沙石林”,是一种奇特的风蚀地貌。

由于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因褶皱而隆起和因断裂破碎的裸露第三级地层长期在外因力的作用下,吹蚀一部分地表物质形成的多种残丘和槽形低地。盆地瀚海盐碱滩,由于受强烈风沙的侵蚀,久而久之,裂缝越来越大,将原平坦的地表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沟槽,顺盛行风方向伸长,沟槽越来越大,垄脊越来越小,出现许多不连接的土墩,形成了戈壁滩上特有的一大奇观,这就是著名的“雅丹地貌”。

四大盆地位置范围及地势特点 每个人都该知道的地理小知识(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