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应用数学、蓝染、未来工程师……最近,嘉一实验初级中学的学子们开心地参加了该校第一次嘉懿游学活动。

嘉一实验初级中学是今年9月新落成开学的一所嘉定区公办初中,由嘉定本土老牌优质高中嘉定一中组建管理团队、招聘选拔优秀教师。

老带新、委托管理、与高校合作……新学年,上海新开办了30多所中小学,覆盖“五个新城”和部分郊区,这些新建学校中不乏名校分校、知名高校的附属学校,有些还有名校长“加持”。

加大基础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优化基础教育设点布局,建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上海正推动基础教育进一步优质均衡发展,回应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

教育改革创新学校(名校长加持)(1)

组建管理团队,紧密型集团办学

嘉一实验初级中学校长由嘉定一中校长兼任,执行总监由嘉定一中校务会成员担任,校长由嘉定一中校长兼任。

尽管有如此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在正式开学前,依然有家长内心忐忑:“会不会就是挂了块招牌,实际教学管理都是分开的?”

开学后,家长们的顾虑渐渐被打消了。嘉一实验初高中是嘉定区对上海紧密型集团办学创新育人模式的一次探索,学校与嘉定一中办学理念一致、育人模式相同、管理团队一体。对于家长们最关心的教育质量,学校实施教育教学贯通、课程资源共享、教师统一招聘,实验7年初高中贯通课程体系,切实推行初高中一体化管理模式,培养合作—创新型优秀人才。

嘉一实验初级/高级中学、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嘉定云翔小学、嘉定新城实验第二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幼儿园……2022年,嘉定区总共有18所中小幼学校全新落成。根据嘉定区新城建设的定位要求,嘉定区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紧密型集团,强化本土优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办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而这也正是上海加强教育均衡的一个缩影。

在临港新片区,优质教育资源也正在集聚。新片区推进市实验性示范性和特色优质高中资源向新片区倾斜布局,加快建设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临港分校等项目。

临港新片区还探索建设“未来学校”,推进国际前沿的教育理念与新技术、新模式结合。鼓励中小学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推动教学研究、课程研发、信息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了建设“家门口”的优质学校,新片区支持中小学参与集团化办学并创建上海市新优质学校,推动上海中学东校教育集团建设,打造新片区示范性学区集团,引领带动集团成员中小学课程资源共享、教研活动共建、优秀师资共育等。

教育改革创新学校(名校长加持)(2)

名校校长担任校长,托管制打造高起点

近期,一则上海嘉定区世外学校校长朱萍任“嘉世云翔小学”校长的消息,刷屏了。

今年上半年,嘉定区教育局与上海世外教育集团举行签约仪式,委托上海嘉定世界外国语学校管理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嘉定云翔小学、中学。根据协议,由上海世外教育集团与嘉定世外共同对嘉世云翔小学、嘉世云翔中学进行委托管理。

这所小学的开办,也让对口的大型居住社区居民对教育均衡有了更直接的感受。据悉,学校目前对口范围划定为云翔拓展大型居住社区、云翔大型居住社区等地。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和嘉定世外将输出办学理念,委派管理团队,开展教师培训,按需给予学校管理、课程设置、队伍建设和教科研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校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今年秋季新学期,嘉世云翔小学率先开办。家长笑称:“有嘉定世外学校的校长坐阵,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嘉定云翔小学想不优秀都难!”

近年来,上海不少区都推行了“名校托管制”,即优质学校委托管理薄弱学校。在名校的托管下,一般学校将与名校共享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课程设置等,被托管学校的成长会变得更加迅速,有着不小的潜力,也收获了家长们的口碑。

与高校合作办学,辐射高校优质教育资源

与高校合作办学,开设高校附属中小学,也是近年来郊区新校的垫高“起点”另一种路径。

以松江为例,“十四五”期间,松江规划建设48所学校,仅今年新竣工的学校就有12所。该区2022学年新建的中小学校,几乎都采用了与高校合作的形式,如办分校、合作办学等。比如,在该区规划建设的3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里,其中2所已开办,分别是与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合办的上外云间中学、与华东师大合作引进的华东师大二附中松江分校,还将与上师大合作引进1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松江分校。

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也通过这样的办学合作,源源不断地为新城注入更多活力。

其中,上外云间中学、上外云间小学是区政府与上海外国语大学高起点合作兴办的学校,是松江区基础教育建设发展的重要一环,是松江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中,迄今为止投资总量最大、设计标准最高、设施配套最全的学校。

而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未来实验学校则是上海师范大学与松江区人民政府合办的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依托上海师范大学及其集团附校的教育资源和品牌优势,组建各学科教授专家顾问团,选派精研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科技副校长入校办公,与上师大及各集团附校共享优质资源,实施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大中小一体化”办学。

也正因此,该校的课程特色明显——致力于构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程体系,包括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课程群、结构设计与编程控制课程群、航空航天课程群、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群及新科学新技术课程群等,建设数字化智慧校园,实施面向未来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松江区洞泾外国语实验学校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拟加入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基础教育集团,目前借址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附属松江泗泾实验学校。该校将依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供给、依托东北师范大学高水平师资的引入资源等,确保教育教学及管理资源精品化、专业化、体系化,注重多元课程阵地建设,打造健康的育人环境,实行“四维”课程体系——人文底蕴、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个性培养。

而临港新片区则根据教育综合改革新要求,探索提高建设标准,将建设一批高水平中小幼学校,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市内外优质教育集团在新片区开办分校或合作开办中小幼学校。

有了“名校”“高校”的光环,要真正成为家长心目中的“家门口好学校”,师资是关键。

为了吸引人才,充分利用新片区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落实新片区教育人才落户加分等优惠政策,探索建立新片区教师招聘“校园直通车”等制度。新片区实施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计划,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师资培训和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合作。此外,新片区还拓展优秀师资来源,积极争取市区两级层面的支持,吸引若干名高层次基础教育人才到新片区公办中小幼学校任教、帮教、支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