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典型,他一生都在追求着真理和进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中华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

有趣的是,朱先生的家族和江泽民同志的家族还是世交。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1)

发生在江南的故事

江氏家族祖籍在徽州,后来一直居住在扬州。

清末民初时期,维扬城内有一位名士,他不仅多才多艺还曾着手于实业,他便是江石溪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2)

那个时代,正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残酷时代,江石溪也同样忧国忧民,四处找寻着能够拯救中国的道路,甚至亲自投身兵营,在吴淞炮台充当文幕,这段时期,也让他的思想有了极大的变化。

上海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张謇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的思想更是启迪了江石溪,在离开炮台后,他去了禹王宫办了新学,亲自向学生们教授音乐,在袁世凯复辟称帝后,他还编撰过反袁小曲教给学生们,启发他们的思想。

平日里在扬州,江石溪的邻里关系也搞得很好,周围也有不少熟悉的朋友,朱鸿钧就是其中一位。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3)

不过,朱鸿钧的思想总体上比较保守,这也和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辛亥革命之前,朱鸿钧任宝应厘捐局局长,民国初年反而还担任了徐州榷运局局长,这个职务专门负责掌管盐专卖转运,可以想象其中的油水有多大。

朱家是1903年迁到扬州来的,而江家则是1915年左右迁来,因此朱家还要比江家早一些。

两人有很多共同话题,也是因为两人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乱世中的读书人在一起交谈,也总是充满着豪情壮志,他们的孩子,也经常凑在一起玩耍。

江泽民同志的父亲江世俊先生和朱自清是江苏省立第八中学的同窗,两人也都是从1916年毕业的。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4)

毕业之后的两人选择的人生道路也各不相同,朱自清考入了北京大学的预科,开始了治学之路;而江世俊在读完高中后去了南通通明电气公司工作,渐渐肩负起了生活的重担。

在那个令人感慨的动荡时代,这两位“发小”无论如何选择人生,可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满身的正气。

不过,不过,在封建思想的作用下,朱鸿钧在徐州的时候也纳了太太,这件事引起了朱家的内部矛盾,还导致朱鸿钧丢了官。

从1917年朱家就走了下坡路,朱鸿钧失业以后生活也越来越困顿,他们是书香家庭,自然想着如何把“香火”维持下去,那么,家中的长子朱自清就被寄予了很大期望。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5)

也就是这一年,朱自清的祖母因病离世,办完丧事后,朱自清继续踏上了求学的道路,《背影》中的场景,就是这一时期的画面。

朱鸿钧对于朱自清百般疼爱,给了他衣食无忧的生活,不过管理起来也比较严格,为他树立起各种规矩,就是希望孩子总有一天能够光宗耀祖。

《背影》这篇文章也让很多读者了解到了朱鸿钧,在现实当中,朱鸿钧也曾为了维护封建式家长的权威,做了很多让朱自清没有办法接受的事情。

1921年,朱自清在扬州八中担任教务主任,而朱鸿钧为了能管控儿子,凭借和校长的私交拿走了儿子的全部薪水,朱自清在更开放一些的时代下长大,他的文采中带着一种自由的风格,父亲的管控也让他极为不满。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6)

在一次“叛逆”之下,朱自清直接离开了家,辗转于宁波和温州之间,最后还在杭州建立起了自己的小家庭。

这下,最难以接受现实的莫过于朱鸿钧了,他认为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儿子现在竟然抛弃了自己,父子俩的关系也一落千丈。

一直到了1925年,几经辗转的朱自清已在北京大学教书育人,这年10月,两年多“未曾相见”的父亲突然从扬州寄来了一封家书,也正是这封家书让朱自清突然感受到了无法被割裂的亲情。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7)

回忆起几年前与父亲离别时的场景,朱自清再也无法释怀内心的情绪,他含着泪水,写下了那篇催人泪下的《背影》。

后来,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在书中看到了《背影》这篇散文,他拿了书后立即来到了父亲的卧室,让老先生先看看。

朱鸿钧慢吞吞地戴上了老花镜,一字一句读着儿子的文章,渐渐也老泪纵横。

他明白了自己对于儿子的关心已经被儿子知悉了,也认为自己错过了儿子,父子俩的矛盾终于缓解了。

不过,那个背影朱自清一直都在他的回忆里,可对于少年江泽民来说,“胖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却经常能见到。

到了他这一代,和朱家依旧保持着极好的关系。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8)

江泽民与朱自清的二儿子朱闰生以及朱自清的妻弟武钟乾都是中学的同班同学,从小的关系就比较好。

那会,江泽民也和朱闰生等人经常一起上下学,还会去对方的家中写写作业,这样一来,他对于朱鸿钧老爷子也就很熟悉了,也知道对方就是出现在《背影》中的那个老人。

后来,江泽民还曾给朱闰生写了一封信,里面提到:回忆少年时经常去你们家,看到令祖父,再读《背影》一文也感到分外亲切,儿时的记忆是极为深刻的,尽管岁月流逝,却总是难以忘怀。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9)

朱家出了很多浪漫色彩的人,他们在文学上都颇有成就,江家也是如此。

朱自清是一个典型,他平时十分低调,总是一副谦恭的样子,所以还有不少学生“不识庐山真面目”,他的很多故事,一直都被后人津津乐道,当然,对于那个时代的文人,人们除了关注他们的文学作品外,也同样关心他们的感情世界。

1930年,朱自清的发妻已去世一年多了,他每天都周旋在六个孩子和工作中,生活非常窘迫,他对于亡妻十分怀念,总是回忆着过去的岁月。

在一次不知情的情况下,朱自清被人撮合穿着一身大褂去了酒楼相亲,对方是陈竹隐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10)

在陈竹隐的心里,朱自清的形象并没有因为穿着而大打折扣,她反而还觉得朱自清浑身上下透露着正气。

后来,陈竹隐还《追忆朱自清》一文中写下:我不仰慕俊美的外表、华丽的服饰,更不追求金钱以及生活享受,我要找一个朴实正派且可靠的人,他的诗句中我所表现出的细腻感情,也都使我深受感动。

当然,落落大方的陈竹隐也给朱自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整整2年之后,两人在上海杏花村酒楼举行了婚礼,那两年的甜蜜期,也是朱自清难以忘怀的。

但是,那段时光,江泽民的记忆是不够深刻的。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11)

江泽民那会年纪还小,后来,他在求学的路上,依旧和朱家有着剪不断的联系,两家之人也都是极有才华的。

他当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的时候,老师正巧是朱自清的胞弟朱物华,此人也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电子学家。

由于两人家里3代人都十分熟悉了,因此江泽民还亲切地称呼朱物华为“二叔”。

江泽民在读书的时候,还听过朱物华老师用英文教授的《电力传送》课程,令江泽民惊讶的是,朱物华老师从来不按照课本带的逻辑讲课,他在教书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体系,讲课的时候也能深入浅出,不管多么复杂的公式,他也不用看一眼稿子。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12)

1983年,朱物华应邀前往美国休斯敦参加离岸力学和极区工程国际会议,不过经费还是有所短缺,那会的江泽民已经是电子工业部部长了,他决定由电子部来承担部分经费,这才使得朱物华获得了这次宝贵的会议机会。

4年之后,上海交大在上海闵行的校区开办,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出席了这次典礼,典礼结束后,校领导便邀请江泽民同志参观一下新校区,而此时的江泽民在看到朱物华后立即走到了他的面前,并说道:“老师,您等一下,一会我们一起回去。”

参观结束后,江泽民专门用自己的车将朱物华老教授送回了家。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13)

1996年,江泽民再度返回了上海交通大学,专门去问候了时年已95岁高龄的朱物华,见到曾经的老师,江泽民也非常感慨,他紧紧拉着朱物华的手说:“朱老,代我向二婶问好!”

朱物华后来患病和住院的那一年多的时间里,江泽民多次请北京去沪的同志代为看望,表达自己的关心。

1998年3月,96岁高龄的朱物华老教授与世长辞,上海交大收到的第一份唁电,正是江泽民同志亲笔签发的,足以见得江泽民同志当时的悲痛之情。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14)

伟大的情谊

两家的情谊除了邻居、朋友、同窗之情之外,还有共同奋斗的革命情谊,这更是难能可贵的。

1926年张謇去世之后,已年近花甲的江石溪老爷子离开了实业的岗位,终日在家抚琴吟诗,他的名气很大,扬州的“江宅”也很快汇聚起大量的文人雅客,和朱家相比,江石溪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时间投入并不算多。

孩子们渐渐长大后,江石溪也有了安排:让长子世俊去继承实业,让六子世候、七子世伯去继承琴棋事业。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15)

反而,老爷子也更有隔代亲的特点,在两个孙子出生以后,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晚辈的教育上,也促成了他们的启蒙。

1928年,面对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世候果断选择加入了青年团,当时扬州家中的江石溪虽不清楚儿子究竟具体在做什么,可他仍然相信孩子的选择是正确的。

结果,第二年世候就被国民政府给逮捕了,在狱中的世候坚决不说半点有用信息,江石溪本是社会名流,这件事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于是当局只好将世候关了三个月便释放了。

为了能让儿子学习到更多有用知识,江石溪还专门将世候送去了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学习,并给他起了一个名字:江上青。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16)

江上青来到上海后不久也正式加入了中共,在学生和工人中从事着革命活动,他的举动也不断引起反动派的关注,反动派找了个机会将他于虹口逮捕,关进了提篮桥监狱,这一关就是两年的时间。

远在扬州的江石溪老先生听闻孩子的事情后也是心力交瘁,可他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晚年的他看起来总是忧心忡忡。

1931年,已经在病中的老人提笔写下了《病中口占》,表达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也希望孩子们未来都能放下身外浮名。

好在后来江上青再度被营救出狱,他这次也回到了扬州照顾父母,同时也创办了《新世纪周刊》,动员大家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当中。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17)

1933年9月,江石溪老先生病逝于扬州城,让老人感到欣慰的是,上青终于回家了,而且长孙、次孙都在身边,他们也都是小学生了。

遗憾的是,1939年7月29日江上青在路经泗县小湾村时遭到了反动武装的袭击而牺牲,年仅28岁。

也正是在江上青的影响下,江世雄、江树峰、江泽民等家族成员都先后踏上了革命道路。

另一边,不远处的朱家也同样有不怕牺牲的革命者。

1919年,北大学子朱自清就和同窗好友共同参加了五四运动上街游行,他的爱国精神也贯穿了他的一生。

之后的1926年,朱自清更是与清华师生共同走上街头进城请愿,抗议段祺瑞政府的卖国行为。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18)

1936年,朱自清还代表了清华师生远赴绥远前线去慰问抗日将士,他的夫人陈竹隐也加入并为前线的战士们制作了御寒用品,充分表达了对于前线将士们的关心。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随学校辗转到了昆明,在西南联大担任教授,在那会,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以笔为枪,进行文人式的抗战,这一时期,由于物价上涨的比较厉害,朱自清又有着沉重的家庭负担,他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这也造成他的胃病发作。

因此,在他的日记中,也经常能看到“胃病”之类的文字,那会的他,心思几乎全部放在了救国救民之上。

而他的家族成员也有参加革命的,朱迈先就是其中一位。

在朱自清早年散文《儿女》中提到过一个“头生子阿九”,此角的对照人物正是朱迈先。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19)

朱迈先在七七事变后接受了党组织的派遣而回到老家,一边读书一边从事救亡工作,而朱家在那段时期里就是地下党在扬州的一个碰头和聚会的地点。

在江泽民的少年时代,他也会和自己的六叔、七叔一同前往朱家,因此从小就接受了很多救亡图存的革命教育。

“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成立后,朱迈先立即加入,并准备取道武汉直奔延安,江泽民听闻一些事情后,就会悄悄告诉自己的好友朱闰生,让他回去转告祖父不要挂念。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20)

和江上青一样,朱迈先也同样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后来他的故事经历了一些曲折,还好结局是好的。

而朱自清这边,在原谅了父亲之后,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原本被转往大后方,但因为忧心家乡的老父亲,撕破专门写信给上海的好友李健吾,让他就近去接济一下自己住在扬州的老父亲。

遗憾的是,朱鸿钧老爷子没也没能等来抗战的胜利,他于1945年4月9日病逝。

这一年,仅仅只有47岁的朱自清看起来苍老了很多,他的很多老友都倍感吃惊,著名作家曾写下过看到朱自清时的场景:

看到朱先生从给房子里面出来,我当时也愣住了,他忽然变得那样憔悴和瘦弱,皮肤也苍白和松弛着,眼睛失去了光彩,他穿着白色的西裤和衬衫,充满了劳倦的状态。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21)

即便如此,朱自清依旧有着自己的底线,特别是他得知美国在二战后去扶植日本,更是怒不可遏。

在新中国建立之前,连年的战乱导致江、朱两家也分别开来了,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知道如何去联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两家的后代也都奔赴各自的事业,也没有搜寻到对方的影子,一直到70年代,朱闰生从报上看到了“一机部外事局副局长江泽民”的消息,这才终于找到了对方。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22)

从那以后,两人的联系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他们在信中谈论的内容非常宽泛,有时是故人、有时是时代相关。

1988年是朱自清诞辰90周年,朱闰生写信希望在上海工作的江泽民能够参加,信中,朱闰生向江泽民报告了关于扬州家乡的事情,还提到:扬州将要修复朱自清故居。

不过,这次江泽民身上的公务繁重,所以没有办法前去参加会议,他给朱闰生写信阐明了原因,还提到了一些儿时的事情。

短短几年之后,朱自清故居也正式开放,江泽民还特意题写了“朱自清故居”的牌匾。

而江泽民对于朱家的每一件事都显得非常关注。

1998年,恰逢清华大学等单位筹备朱自清的百年诞辰活动,江泽民希望见一见朱自清的家属。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23)

因此,朱闰生特意从山西赶到了北京,见到少年时期的玩伴,江泽民也十分高兴,当即写了一首五律,其中一句“晨鸣共北门,谈笑少年情”讲的就是两人从小一起读书和生活的那些往事。

那会,朱闰生的数学不好,而江泽民又总能考取第一名的好成绩,放学后,江泽民还会去给朱闰生补课,两人的成绩总是十分牢固。

他还对朱闰生说:“我们两家是世交三代是世交!”

江泽民对于朱自清的故事也非常了解,也不难看出,朱自清的那种知识分子的骨气也带给了江泽民很深的触动。

2001年4月,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的时候江泽民也出现在现场,他的讲话再度提到了朱自清,也提到了毛主席笔下的朱自清形象。

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江泽民同志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24)

参考

维扬名士江石溪 大可,叔成 东南文化

解密:江泽民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END-

作者:延津

编辑:莫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