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拇【题解】,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道法自然天道人道?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道法自然天道人道(顺应天道合乎自然)

道法自然天道人道

骈拇

【题解】

《骈拇》以篇首二字名篇。外、杂篇的题目大多如此。本篇主旨阐扬人的行为应当合乎自然,顺应天性。而滥用聪明、矫饰仁义的做法,都如同生理上的“骈拇枝指”一样,并非出乎自然,而是道德上的邪门歪道。在作者看来,所谓的仁义智辩以及为名、为利、为家、为天下,虽然名目不同,却都是违反和伤害人的本性的,不但无益于人类社会,反而是有害的。人类应该摒弃仁智,回复自然,这样才能止纷争和罪恶,从而实现老子自然无为、返朴归真的理想社会。

【原文】

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悬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骈于足者,连无用之肉也;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也;骈枝于五藏之情者淫僻于仁义之行”,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

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棰辞”,游

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 仁义就像驯拇枝指。

非乎”?而杨、墨是已。。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注释】

1群(pian)拇:脚的大拇指与第二指连生。骈,并。枝指:手的大拇指旁歧生的一指。2 出乎性战:出于自然本性吗。3侈:多,多余。德:通“得”,指人所固有。4附赘悬疣:附悬的赘疣。赘疣,是长在身上的肉瘤毒疮。《大宗师》:“彼以生为附赘悬疣。” 3 多方:多端。6骈枝于五藏之情者:“骈枝”前原本有“多方”两字,焦竑、宣颖等皆以为衍文,故鹏去。7 淫僻:过于邪辟。过度为淫,过偏为僻。8 五色: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古人以此五色为正色、其余为间色。9 淫文章:耽溺于文彩。文章,青与赤相交为文;赤与白相交为章。10 u敲(f.f6):已见《大宗师》篇注,白与黑谓之融:黑与青谓之黻。煌煌:光耀眩目。国 而:古与“如”通用。下文“而师旷”等并同。离朱:相传为黄帝时人,视力极佳,能在百步以外看清秋天野兽绒毛的末梢。@五声:古乐中的五音,即宫、商、角、微(zhr)、羽。六律:律,定音器。相传黄帝时的乐宫伶伦,截竹为管,以管的长短,分别声音的高低。乐津有十二种,阴阳各六,阴为吕,阳为律。六律为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国 金石丝竹:指以这些材料做成的乐器。黄钟大吕:分别为六律和六吕中的第一音以代表全部乐音。四 擢德塞性:标举德行和蔽塞本性。15 簧鼓:簧是乐器中振动发声的簧片。簧鼓用

作动词表示笙簧鼓动,意指喧嚷。 耀眼的花纹、悦耳的乐声、德行礼法,皆旁门之道。

6曾、史:曾参和史鳕。曾指孔子弟子曾参,字子舆。史指史鳝,卫灵公臣子,字子鱼,二人皆以仁孝忠义闻名于世。10累瓦:比喻砌词之巧妙。结绳:比喻串说之工巧。窜句:穿凿文句。此处指辩者多言,连牵不已,累叠无穷却无意味。18 游心:游荡心思。坚白同异:为当时著名的辩论命题,战国名家公孙龙的“离坚白”和惠施的“合同异”之说,可参阅《齐物论》有关注释。19 跬(kul)誉:一时的声誉。跬,半步为跬。@杨、墨:杨为杨朱,战国宋人,主张为我;墨为墨翟,主张兼爱,《墨经》中有“坚白同异”之说。【译文】

并生的脚趾和歧长的六指,是出于自然本性,却超出了人体所固有。附生的肉瘤,是在形体上长出来的,却超过了自然本性。多方造作仁义来施行,比列于人的五脏,却不是道德的本然。因而并生在脚上的,只是连结着一块无用的肉;歧生在手上的,只是长了一个无用的指头:骈拇枝指地把仁义与五脏相比列而超出了五脏的实情,这种过于邪僻的施行仁义的行为,则是多方地滥用了聪明因而纵情视觉的人,会被五色所迷,耽溺文彩,彩色华丽花纹的服饰不就是光耀炫目的吗?高朱就是这类人的代表。纵情听觉的人,会被五声混淆,滥用六律,岂不像金、石、丝、竹和黄钟大吕等的音调吗?师旷就是这类人的代表。多余地施行仁义,高举德行和闭塞本性来沽名钓誉,不是使天下人喧嚷着去奉守不可企及的礼法吗?曾参和史鳝就是这类人的代表。多言善辩的,犹如累瓦、结线般堆砌词语,穿凿文句,游荡心思于“离坚白”“合同异”的争论上,岂不是疲敞精神求一时的声誉而争执无用的言论吗?杨朱墨翟就是这类人的代表。所以这些都是旁门之道,不是天下的至道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