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国产剧翻拍盛行,因为可以忽略创作时的思考,稍微在原作基础上加上一些比较符合观众口味的现代化剧情,顺便几个流量明星作为支撑,那么,即使被骂的狗血喷头,还是会得到相应的利益回报。

之前,金庸武侠翻拍次数最多,旧瓶试图装新酒,最终只会变得不伦不类,香味全无。尤其是现在的金庸武侠,与之前的简直背道而驰,武林不再是那个武林,而江湖早已成为传说。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1)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2)

现在,对于经典电视剧的翻拍再次兴起,《新白娘子传奇》《封神演义》惨遭屠戮,最终评分刷新下线,由衷的想为这些导演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而鼓鼓掌。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3)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4)

创新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是,我们的导演们更喜欢“拿来主义”,简单实用还不费脑,关键是再忽悠几个有钱的主儿作为投资人,这就齐活了。

真拿观众当傻子呢?

放眼过去,电视剧那是艺术,而演员那只是一份职业,演员叫演员,够资格的叫个艺术家都不为过,因为,演技在那里摆着。

谁是上帝?观众才是上帝,做好演员本职工作,服务观众,无论电视还是电影,才能算得上一股清流。

于是乎,过去,经典电视剧比比皆是,大家都有一颗匠人的心,而如今,为人称道的还是过去的电视剧,今非昔比,当再无经典问世,只能无比怀念过去。

那时候的古装剧,虽然没有现在画面的艳丽,但是还原度极高,加上众多老戏骨的加持,自然,历史全貌展现的同时,好似观众也能置身历史长河中,与古人来一番交谈。

唐朝有《贞观之治》,隋朝有《隋唐演义》,宋朝有《水浒传》《大宋提刑官》,明朝有《大明王朝1566》,清朝则有《康熙王朝》。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5)

单领出哪一部,那都足以吊打现在任何一部古装历史剧。

对于探案热衷的我,可能偏爱《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目前它在豆瓣评分9.1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6)

有人说它分数虚高,但,分数只是一种参考,故事本身才是重点。

让我称赞的就是它的故事,破案手法以及验尸技能只是外套,内在的官场争斗才是整部剧的核心所在。

所以,把它看作官场现形记也是可以的。

如今,14年过去,再次回看,依旧会拍手叫好。

正如某位网友所说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7)

对于宋慈,更多的了解来源于99年TVB拍摄的《洗冤录》,欧阳震华饰演的宋慈更加偏向于搞笑,而且,整体剧情的设定离不开戏说成分,虽然一连拍了三部,只是,娱乐化将历史剧本该有的肃穆给淡去了。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8)

在2005年,一部《大宋提刑官》横空出世,悬疑 探案 历史的三重组合,对于观众来说,很具有吸引力。

开播便取得超高的收视率,甚至一度霸占当时的上半年的电视收视榜单。

说句实话,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关键在于用心,在于真正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革新。

首先服装上就很考究,整体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央视98年拍摄的那部《水浒传》,两者无论是在道具,还是服装上,还原度极高。

平民,粗布麻衣,简单朴素;高官贵人,丝绸料子,随身佩戴身份象征的玉佩。

因为官职地位的差异,服装上自然也是有所区别的,衣服代表身份,什么样的身份就应该说什么样的官话。

等级森严,且体现封建时期的尊卑有别。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9)

《大宋提刑官》中的核心人物是宋慈,而宋慈的扮演者是何冰老师。

当初,何冰来扮演宋慈这一角色是受到质疑的,毕竟,话剧出身的何冰经常活跃在银幕的形象是那种吊儿郎当的北京话痨,譬如《甲方乙方》中的梁子,《茶馆》中的刘麻子。

这与严肃且谨言慎行的宋慈极为不符。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10)

不过,当这部剧一出来的时候,观众傻了,何冰好像一下子就和宋慈合二为一了,那种刚正不阿,冷峻智慧的宋慈形象瞬间就立了起来。

本身就是话剧出身的何冰,台词功底极为深厚,他饰演的宋慈,每一句话都透着一股子正义气质,而他的腰板永远都是挺直着的,一言一行都把历史中的宋慈给演活了。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11)

如果说宋慈是整部剧的灵魂,那么,我想刁光斗就是整部剧的骨架,灵魂有了还不行,有骨架作为支撑才算真正让整部剧在整体上立得住脚。

刁光斗是宋慈的宿敌,他的出现,就好比莫里亚蒂教授与福尔摩斯那般,可以说是敌人,也可以说是最了解对方的“朋友”。

而刁光斗的扮演者是郭达,没错,就是那个经常活跃在春晚小品中的郭达。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12)

可是,在整部剧中,丝毫看不出任何喜剧效果,反而,刁光斗这个形象更多的是奸诈狡猾外加阴险。

一个小品演员能够把一个坏人演的如此生动,甚至可以这么说,整部剧没了谁都可以,刁光斗是不可少的。

从第一次与宋慈斗,到最后一次与宋慈斗,刁光斗并非是一个人,他的背后是整个腐朽的宋王朝。

如果我说,刁光斗是郭达老师演技的巅峰,我想,应该是没有人反对的吧?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13)

不浮夸却处处透露着小心思,不做作却处处设置着小陷阱,笑里藏刀却让你摸不准他下一步的棋会下在哪里,当郭达老师瞪眼的时候,那嘴里的台词居然像是从牙缝里蹦出来那般,让人有些后背发凉。

最后,记住宋慈的同时,也就记住了刁光斗这个人。

老戏骨的演技加上内容本身的质量过硬,自然,受众就会追捧。

《大宋提刑官》是一部探案题材的历史剧,于是,在设置案件的时候,极为严谨。

除了遵循《洗冤集录》中的某些记载,它的故事来源大多都是有处处可寻的,在验尸体方面,中规中矩,没有一些为了博取眼球而进行的夸张设计。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14)

如果说这部剧仅限于破案,那的确配不上9.1的分数,破案只是整部剧的皮,内在的核心是透过案件来展现宋朝官官相护的腐朽不堪的现状。

每一个几乎定案的冤假错案背后,都会涉及一批腐败官员的贪财迷权。

仵作出身的卢县长,贫苦出身的袁通判,阴险狡诈的吴淼水,笑里藏刀的刁光斗,就连宋慈的岳父薛大人也难逃官场这摊浑水。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15)

吴淼水说:“别说一个宋慈,就是十个八个,也休想把这浑浊的世道,变得天朗水清!”

刁光斗说::“你还是不明白大宋王法是什么,让我来告诉你吧!大宋王法?大宋王法就是皇家的法!”

宋慈原想着,作为提点刑狱司,可以用自己一身的本领,平反冤假错案,可以用自己一身的正气,挽救一下这个支离破碎的宋王朝,最后他发现,救不了了。

如果一棵大树的根基坏了,即使用铁丝绑牢固了,也会有轰然倒塌的一天。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16)

单纯的说教可能会引起人们的乏味,但是,《大宋提刑官》却一反常态,借着侦破案件的外衣,串起整个官员腐败中的各种纠缠,居然把观众的注意点也从案件本身,转换为更加关注案件背后的隐藏真相。

当这种转移成功之后,无形中也起到借古讽今的作用。

晚清文学家李伯元曾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每个单篇故事都在反映当时封建腐朽的官僚制度,而其中存在的根深蒂固的腐败之后,是整个清朝即将的崩塌。

我认为,《大宋提刑官》好比披着探案外衣的《官场现形记》,当每个案件水落石出之后,为官者在更大树荫的庇护下全身而退,假以时日又可东山再起,因为,巨大人情网的覆盖下,没有谁逃得出这浑浊的泥潭。

比如县令吴淼水,比如如意苑庄主刁光斗。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17)

而宋慈这样的人,这样如水般清澈透明的人,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倒是像刁光斗这样的圆滑世故之人,才能在浑浊世上玩转的开。

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现实的泥潭中苦苦挣扎,始终秉持着“人命大于天”的准则,可是,面对这一群投机取巧的现实主义者,难免步履艰难。

整部剧看下来,酣畅淋漓且引人深思,这便是它的成功之处。

尤其是最后宋慈跪在父亲墓前,无奈的陈述之后,辞官归隐,更多的将无奈留给电视机前的我们。

全球公认5大零差评悬疑剧(聊聊这部我认为的悬疑神剧了)(18)

八箱子证据被宋皇烧了,其实,皇帝也在一把火把自己的江山给烧了。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片尾曲,宋词的朗诵配上颇为哀婉的曲调,庄严肃穆的同时也把观众的情绪推到了高潮。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空怅惘,人寰无限,丛生哀怨。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锁白链。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

十四年前看这部片子,看的是热闹,十四年后再看这部片子,看的是道理。

许多人都在崇拜着宋慈,可是,最后,大多数人都活成了刁光斗。

这样的好电视剧,恐怕如今很难出现了,可是我仍旧期望着,它可以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