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圆明园遗址公园”可以订阅哦!

2慎德堂建筑布局

道光皇帝想在圆明园内建慎德堂(道光皇帝与慎德堂)(1)

慎德堂为面阔五间,前后三卷式带后抱厦,四围有廊式建筑。堂内檐柱高4.35米,台明高0.59米,台出1.09米,堂内地皮至顶格为5.06米。主殿分为前、中、后三层,殿内设有书房和寝室。大殿明间设有宝座,宝座上的诗匾下挂有道光皇帝亲笔御书的“福”字做成的玉璧子。原来曾挂在奉三无私殿的道光皇帝御容画轴及道光皇帝喜欢的两块“公正平和”和“安详澹静”匾额,也被移挂在了慎德堂内。

道光皇帝想在圆明园内建慎德堂(道光皇帝与慎德堂)(2)

《喜溢秋庭图》

殿内有一书屋名曰养正书屋,是道光皇帝读书、写字的地方。从上面的画作《喜溢秋庭图》中可以看到,慎德堂建筑基本使用材料本色,没有过多色彩修饰,庭院中布置有大量的太湖石,还植有松柏、苹果、牡丹、菊花等植物,这与圆明园所体现的园林风格,讲求自然野趣的主旨相得益彰。

咸丰十年(1860),慎德堂与园内其他建筑一同毁于英法联军之火,今天我们只能通过史料记载,以及现存的圆明园样式雷图和建筑烫样来了解慎德堂的真实面目。

道光皇帝想在圆明园内建慎德堂(道光皇帝与慎德堂)(3)

慎德堂烫样

从烫样中可以看出,慎德堂位于九州清晏三进主殿西侧,中间建有同道堂、清晖堂等建筑,有廊把慎德堂隔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院落,慎德堂殿由廊与其他建筑相连。与慎德堂隔院相望的山石上有三座倒座式(坐南朝北)园林建筑,并由廊相连,居东者为“昭吟镜”,居中三间为“得心虚妙”敞厅,居西者为“峭碧”,三座亭宇东西有叠落游廊通至慎德堂。慎德堂西侧为湛静斋,同于道光十一年(1831)由清晖阁改建而成,为全贵妃住所,咸丰帝出生于此。慎德堂南边还有敬事房、库房、司库等附属建筑。

道光皇帝想在圆明园内建慎德堂(道光皇帝与慎德堂)(4)

道光皇帝想在圆明园内建慎德堂(道光皇帝与慎德堂)(5)

九州清晏复原图

慎德堂瓷器

3慎德堂瓷器概况

道光时期由于国力衰退,经济实力下降,国外市场缩减,瓷器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从制瓷的工艺来说,是渐渐失去活力的时期。

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一书中说:“道光皇帝夙以俭称,即位之初,首裁宫内脂粉费数百万两,对于瓷器亦力求俭抑,故亦无多精品。”道光时期景德镇瓷器生产的品种,仍是延续乾隆、嘉庆的传统,且胎体较精细,造型也较规整。但政权的衰败之风波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反映在瓷器生产上,则是工艺的日渐退步。胎体变厚,釉色不纯正,而纹饰上的画工也大不如前,图案较呆板,少有创新。但是,景德镇烧造的御用瓷中仍不乏精品,如道光的慎德堂瓷就是同时期其他瓷器无法比拟的。

道光皇帝想在圆明园内建慎德堂(道光皇帝与慎德堂)(6)

前文已经讲过,慎德堂是圆明园中皇帝的寝宫之一,深受道光皇帝喜爱,也就产生了以其名作款的慎德堂制堂名款瓷器。堂名款瓷器是指:将私人住所或书房名称刻、印在订烧的瓷器上,作为私人用瓷或藏瓷的标志,这类款识称为堂名款、斋名款等,内容有堂名、室名、斋名、轩名、殿名、书房名、馆名等等。堂名款最早出现在宋代,明代后期形成风尚,至清代大量流行,其中康熙、乾隆、道光三朝使用最为普遍。

道光皇帝想在圆明园内建慎德堂(道光皇帝与慎德堂)(7)

专家据《清宫内务府活计档》推测,道光慎德堂制瓷器的烧造应不晚于道光十三年(1833)。目前,故宫博物院藏有300多件署有慎德堂款的瓷器,足以代表此类瓷器的特点。慎德堂款瓷器多为日用品,有少量陈列器。主要品种有碗、盖碗、盘、羹匙、渣斗、瓶、罐、花盆、器物座等,多为传统器形,其中碗的数量最多。

慎德堂瓷多为彩瓷,以粉彩为主,另外还有红釉、黄釉、霁蓝釉等颜色釉瓷器。纹饰较乾隆朝的繁复已趋于疏朗,多饰有金彩,虽画工精细,但难与前朝器物相比。

慎德堂瓷的图案以婴戏图、龙舟竞渡图、耕织图为多数,其他为各类动物纹、花草纹、人物纹等等。有专家指出,这些纹饰图案与当时署有“大清道光年制”款的其他官窑器相比更加质朴,少了龙凤呈祥的雍容繁缛,更加符合圆明园的田园野趣和皇帝崇俭去奢的思想。

道光皇帝想在圆明园内建慎德堂(道光皇帝与慎德堂)(8)

“慎德堂制”底款瓷器落款大部分为红彩侧峰楷书四字款,存有少量金彩款。故宫存世瓷中还有“慎德堂”三字款的,根据前人记载和实物比较,这类瓷当属慎德堂瓷中的精品。有专家推测慎德堂瓷落款中的“慎德堂”三字应为道光皇帝御笔,可见皇帝对慎德堂的重视和喜爱。

慎德堂瓷在晚清官窑瓷中是水平很高的,因此不光在道光朝大量使用,在其后也得到宫廷的喜爱,特别是光绪时期还进行过仿制。由于它在晚清制瓷史上的地位,在民国时期仍然有仿制瓷出现。不过光绪和民国时期仿制的水平都不如前朝,特别是字款差距很大,没有道光朝笔画的力度。

精彩回顾:

yuanmingyuanpa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