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拜辞观音菩萨后,继续西行一路上,悟空欢天喜地原来,这次观音菩萨前来,除了将小白龙变成白马,作为唐僧的坐骑外,还将三片柳叶放在悟空脑后,变成三根救命的毫毛,告诉他:“如到了万分危难的时节,可以随机应变,救得你急苦之灾”,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西游记第65回妖怪武器?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西游记第65回妖怪武器(西游记第十一回)

西游记第65回妖怪武器

唐僧师徒拜辞观音菩萨后,继续西行。一路上,悟空欢天喜地。原来,这次观音菩萨前来,除了将小白龙变成白马,作为唐僧的坐骑外,还将三片柳叶放在悟空脑后,变成三根救命的毫毛,告诉他:“如到了万分危难的时节,可以随机应变,救得你急苦之灾。”

这天,唐僧师徒来到一座寺院,名叫观音禅院。这禅院的院主是个有二百七十岁高寿的老僧,他接待唐僧、孙悟空时,用一个羊脂玉的盘子盛着三个法蓝镶金的茶盅。唐僧见了,称赞道:“真是个好物件!”那老僧说唐僧是天朝上国来的,一定带有宝贝。唐僧说没有宝贝带来,孙悟空提醒说那件袈裟是宝贝,可以拿出来看看。那老僧听了,一时卖弄,说袈裟算什么宝贝,他有几百件之多。于是,老僧便叫院内众僧拾出十二个衣柜,取出袈装挂在绳子上,弄了个满堂绮绣,四壁绫罗。

孙悟空见了,很是不以为然,不顾唐僧的劝阻,从包裹里拿出袈裟,一抖开,红光满室,彩气盈庭。众僧见了,夸赞不已。那老和尚见了这件稀世佛宝,动了奸心,对唐僧跪下,眼中垂泪,恳请唐僧允许他把袈装借回他卧房去细细看上一夜。唐僧听了,暗吃一惊,正想拒绝,孙悟空却已经爽气地把袈裟交给老和尚了。老和尚大喜,吩咐众僧把前面禅堂打扫干净,给唐僧师徒安歇。

老和尚把袈裟骗到手,拿到后面方丈房内,对着袈裟痛哭。老和尚两个心爱的徒孙知道老和尚想霸占这件袈装,便给老和尚出了个主意:趁唐僧师徒已经睡着,把那间禅堂放火烧了,将唐僧师徒一起烧死在内。

老和尚听了连声叫“妙”,即安排众僧搬柴禾准备放火烧那间禅堂。哪知外面的声响早已惊醒了孙悟空,孙悟空心下起疑,于是变成一只蜜蜂飞出禅堂。悟空一看是这么个情况,寻思:“他为谋我们的袈裟,所以起这样的毒心。我如果一顿棍把他们都打死了,师父又怪我行凶。算了,待我弄个计策,让他们连房子都住不成。”

当下孙悟空一个筋斗跳上南天门,向广目天王借了一只避火罩,返回禅院,到禅堂房脊上,罩住了唐僧与白马、行李等。他自己去后面老和尚住的房上头一坐,着意保护那袈装裟。眼看那些人真的放起火来,他便念起咒语,望地上吸一口气吹去,只见平地一阵风起,将那火转刮得烘供乱着。一时间,除了唐僧居处与后院放袈装的屋宇外,整座观音禅院都烧着了。众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里叫苦连天。

却说这火惊动了距观音院南面二十里处黑风山黑风洞里的一个妖精。这妖精和观音院那老和尚平时有些交情,见观音院失火,当下便下山去禅院相帮救助。这妖精纵起云头下山一看,只见禅院内燃着冲天之火,两廊烟火浓烈,而后房却无火,房脊上有一人在放风。妖精感到奇怪,潜人方丈房里一看,见桌上一个青毡包袱在散放霞光彩气,解开来,竞是一领锦澜袈装,乃佛门异宝。妖精大喜,也不救火了,把袈装盗了就走。

这场火一直烧到五更时分方才熄灭,禅院众僧一个个都啼啼哭哭。孙悟空取了避火罩一筋斗送上南天门还给广目天王。他返回禅院,叫醒了唐僧。唐僧穿衣出门,只见外面一片废墟,不禁大惊。悟空便把昨晚情况说了一遍,唐僧听了,嗟叹不已。

师徒两个牵了马,挑着担子,出了禅堂,往后院走去。那些和尚见唐僧师徒两人出现,只道是鬼魂,个个吓得魂飞魄散。直到孙悟空开口向他们讨还袈裟,他们才知道这两人并未被烧死,便断定他们是神僧,一齐跪下叩头:“我等有眼无珠,不识真人下界!你们的袈裟在后面方丈中老师祖处。”

众僧陪着唐僧师徒去方丈房中,却见那老和尚已经头破血流死了!原来,那老和尚早上醒来,见烧了本寺这许多房屋,而袈装反而失踪了,又着急又懊恼,寻思无计,进退无方,便一头撞墙自杀了。孙悟空见状,对众僧叫道:“一定是你们这些人把袈裟盗藏起来了!都集中起来,开具花名手本,等老孙逐一查点!”

众僧无奈,只得聚在一起,开具手本二张,共计二百三十人。孙悟空请师父高坐,他从头唱名,一一搜检,并无袈裟。悟空又把那些从房里搬抢出来的箱笼物件,从头细细寻遍,也无影踪。他沉思了一会,向众僧打听附近是否有妖精,有和尚告诉他二十里外的黑风山黑风洞有个妖精。孙悟空便命众僧照顾唐僧,自己去那妖精处探寻袈裟。

孙悟空赶到黑风山,听见芳草坡上有人在说话。他闪在石崖之下,偷偷观察,原来是三个妖魔席地而坐:上首是一条黑汉,左首下是一个道人,右首下是一个白衣秀士。只听得那黑汉在说:“我夜来得了一件宝贝,名唤锦澜佛衣。我明日准备开一个‘佛衣会’,邀请各山道官,一起来庆贺。”

孙悟空一听“佛衣”两字,认定准是那件袈裟,当下跳出石崖,双手举起金箍棒,高叫道:“你们这伙贼怪,偷了我的袈裟,还要做什么‘佛衣会’,真是岂有此理!”抡棒照头打下,慌得那黑汉化风而逃,道人驾云而走;只把那个白衣秀士一棒打死,定睛一看,却是一条白花蛇怪。

孙悟空在山中寻到黑风洞,在洞外一叫嚷,那黑汉便拿了一杆黑缨枪走出门来。孙悟空向他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向他索讨袈裟。那黑汉却一口拒绝。孙悟空恼怒,举棒打去,那黑汉侧身躲过,绰长枪,劈手来迎。两个斗了数十回合,从洞口打上山头,从山头杀到空中,吐雾喷风,飞砂走石,从早上打到红日当空,又从正午斗到红日沉西,不分胜败。那妖魔见天色已晚,不想再战,便化阵清风,转回本洞,紧闭石门不出。

孙悟空攻门不开,一时无计可施,只得也转回观音院里,向唐僧说了情况。师徒两人吃了晚斋,便进禅堂安歇,决定第二天再作计议。

次日一早,孙悟空对唐僧说:“我想这桩事都是观音菩萨没理,她有这个禅院在此,受了这里人家香火,又容那妖精在附近为邻。我去南海寻她,请她亲自来向妖精讨还袈裟。”唐僧想想也只有如此了,便叫孙悟空快去快回。

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到南海,拜见了观音菩萨,说明了情况,求告道:“但恨那怪物不肯还我袈裟,师父又要念紧箍咒,老孙忍不得头疼,所以来拜烦菩萨。望菩萨发慈悲之心,助我去拿那妖精,取还袈裟。”

观音说:“那怪物是个黑熊精,神通不亚于你。也罢,我看在唐僧面上,和你去走一遭。”

观音、孙悟空遂同驾祥云,须臾即到黑风山,坠落云头,依路找洞。正走着,只见那山坡前走出一个道人,手拿着一个玻璃盘儿,盘内安着两粒仙丹。孙悟空见了,掣出棒,就照头一下,打得那道人脑浆流出。观音大惊道:“你这个猴子,还是这等放泼!他又不曾偷你袈裟,又无甚冤仇,你怎么就把他打死?”

孙悟空说:“菩萨,你不认得他。他是那黑熊精的朋友,昨天他和一个白衣秀士与黑熊精都在芳草坡前坐着,商议开‘佛衣会’的事呢。”观音点头道:“既是这等说来,也罢。”

孙悟空去把那道人提起来看,原来是一只苍狼。再看那个盘儿底下刻着四个字:凌虚子制。孙悟空看了,欢喜道:“这事儿便当了!菩萨,我有一句话儿,叫做将计就计,不知菩萨可肯依我?”

菩萨说:“什么将计就计?”

孙悟空便说出了他的计策:从盘子判断,被打死的道人叫凌虚子,他拿着这两粒仙丹是去献给黑熊精祝寿的。如果观音变做凌虚子,悟空变为两粒仙丹中的一粒,由观音献给黑熊精,编他吃下,悟空到了他肚子里,就可逼他送还袈装。观音听了,采纳了这个计策。当下,观音摇身一变,成了凌虚子,孙悟空则变成了一粒仙丹。

观音走到黑风洞口,守洞小妖见了,便去里面禀报:“凌虚仙长来了!”那黑熊精连忙出来迎接。到洞中坐定后,观音拿丹盘道:“大王,这是小道一点心意。”边说边把孙悟空变的那粒仙丹推过去:“愿大王千寿!”

黑熊精把“仙丹”放进嘴里,正要咽,孙悟空已经一骨碌滚下肚里,一动手脚,将妖魔痛得滚倒在地。观音现了本相,向妖魔索回了袈装。孙悟空便从妖魔鼻孔里出来。观音将袈装交还给悟空,并限快手疾地把一个箍儿丢在妖魔头上。妖魔跳起来,提枪要刺,观音、悟空早已升至空中。观音将真言念起,妖魔头疼,丢了枪,满地乱滚。观音问:“孽畜!你肯皈依么?”

妖魔答道:“情愿皈依,只望饶命!”

观音于是落到地下,给他摩顶受戒,让他随自己去落伽山,做守山大神。

孙悟空捧着索回的袈裟,向观音叩头拜谢而别,回观音禅院向唐僧报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