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这个“明”字。从甲骨文来看,一边是太阳出来了,一边还有月亮,正所谓“日月同辉”,这就是天明的时候。

明的汉字新解(明字家族明)(1)

金文的右边还是个月亮,左边有所变化,像是个眼仁。有人认为不像个眼睛,像个窗户。

但不管是眼睛还是窗户,都有明亮的意思。小篆保持了右边的月,左边明显为窗户的形象。

到了隶书,又跟甲骨文一样,左边是日,右边是月。楷书时日、月非常清楚了,至此定型为“明”。

明的汉字新解(明字家族明)(2)

我们看“明”字的发展过程,会发现左边的日旁是不断变化的,而右边的月却永远没有变化

其实“明”字一直保留着两套字体,一为日月同辉,一为透过窗户照进来的月光。

明的汉字新解(明字家族明)(3)

“明”字随后再造的字,最常见的有两个字:“萌”与“盟”。这两个字都跟“明”字的声音有关。它们原本都跟“明”的声音相同,后来为了便于区别,就在语音上做了变化。

“明”加了草字头(艹),就是草木萌芽的“萌”。“明”加了“皿”字底,就是歃血为盟、结盟的“盟”。

“盟”下面的“皿”字底,实际是血液的“血”的省略。“皿”是古人用来盛血以便祭祀的器物,一滴滴(、)的血流到皿中,就有了“血”字。

明的汉字新解(明字家族明)(4)

这两个字都有各自的意义符号,能区别出所指的事物,但都用“明”字来表示读音,也都有明白、明亮的含义,与日光、月光有关系。

我们先来说说“”字。草木的种子要发芽,在没有萌芽之前,种子是在黑暗中的,一是因为在土里埋着,本就是黑暗的,二是一颗颗种子外面都有一个硬壳把芽给包着,种子的生命也是在黑暗中等待唤醒的。

种子一旦生长条件满足,它的嫩芽就会突破外壳、冲出土壤,从里面的黑暗中崭露出来见到光明,这就是萌芽的“萌”字。

所以,古人造字的时候,用这个“明”字来作读音,这不仅仅是个读音,它更暗含着深厚的含义一一生命的启动。

明的汉字新解(明字家族明)(5)

某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一粒种子》把“”字的意义体现得非常生动:

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他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轻轻地吹着,种子问蚯蚓:“外边是什么声音?”蚯蚓说“那是春风。春风在叫我们到外边去。”

种子说:“外边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

“不,外边亮得很。”蚯蚓一边说,一边往外钻,“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孩子也在唱歌。种子听见外边很热闹,连忙说:“啊,我要赶快出去!”

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啊,好一个光明的世界!

明的汉字新解(明字家族明)(6)

再来看结盟的“盟”,则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人在达成协议时,口中所说和心里所想是否一致,彼此并不知道,但会举行一个仪式,这个仪式是干什么呢?就是为了向神灵保证言行一致。

其过程要杀鸡,然后滴鸡血到酒里,举行一个仪式,对着神灵,对着日月,说明你内心的想法,以保证你的誓言永恒不变,然后一饮而尽,这个过程叫盟誓。

明的汉字新解(明字家族明)(7)

中国文化中,关于“盟”字最典型的事件,为《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结义”一幕,其千古佳话源远流长。

人们共饮鸡血酒,寓意血脉相通,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最能说明这个“盟”字。

结伴而行、生死与共,喝了鸡血酒以同血脉,在神灵面前表明决心,日月之下表明约定,天地可鉴。这就是结盟、盟誓的盟。

“盟”原本是有两个读音,结盟(méng)与盟(míng)誓。后来,整理读音时,把它统一为“méng”音。

○〢关于作者:

本文整理自《双法字理》,作者:白双法老师。(白双法:我国著名语言文字专家,1949年生,1968年应征入伍,1989年以上校军衔退役。转业后历任山西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书记、院长办公室主任兼扫盲研究所所长等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