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革命遗址寻访

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三次攻城终获胜利,创建琼崖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

积小胜为大胜 为山河开太平

来往的行人、鸣笛的车辆、水果摊贩的吆喝,老阿婆支起小板凳坐在门前晒太阳……在陵水椰林镇中山东路上,匆匆而过的人们很少会停下来看看街道旁坐落的一栋古建筑,这栋建筑是陵水黎族自治县的博物馆,它曾经是商客往来聚集的琼山会馆,也是曾经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的所在地。

1927年,陵水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就像黑暗中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琼崖大地的革命之光。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就坐落在这充满着市井气的巷子里,也提醒着我们,这段历史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息息相关。

南国都市报、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记者 谭琦 文/图

三次攻打陵水县城 成立琼崖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

陵水苏维埃旧址主题内容(纪念解放海南70周年)(1)

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

陵水背山靠海,素有“福地”之称,但在上个世纪20年代,这里的人们生活极为艰辛。

“当时的陵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沉重的赋税让许多人变卖土地和孩子,流离失所。”陵水史志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龙敏雄介绍,陵水5万多亩稻田,多半被地主占据,大部分农民被迫沦为游民和佃户。农民租种地主土地,除缴交“押田金”、“牛脚金”、“书田金”和七八成地租外,还要负担各种无偿劳役和20多种苛捐杂税。

1926年,从陵水到广东读大学的黄振士回到故乡,也带回了革命的火种。同年2月28日,在陵水文明路的一座小楼里,陵水成立了首个共产党小组,黄振士被选为小组长,到会党员有13人,武装斗争的道路就此开始。

1927年7月,黄振士在陵水坡村成立了中共陵水县委,陵水农民自卫军改为琼崖讨逆革命军第八路军,准备武装起义夺取县城,建立苏维埃政权。7月11日,讨逆军振臂呼应了近八百人的队伍,第一次对县城发起试探性进攻。当时正逢国民党正规军进驻,久攻不下,被迫撤回坡村。

几天后,国民党正规军调往万宁,机会来了!7月17日夜里,讨逆军再次向县城发起总攻,2小时的猛攻让国民党弃城逃走,陵城上空扬起了红色旗帜。就在庆祝取得胜利不久,5天后,国民党军队疯狂反扑,因实力悬殊,讨逆军再次撤回坡村。同年11月25日,在琼崖各地武装形势的鼓舞下,陵水县委指挥革命军再次攻打陵水县城,革命军当天下午占领了陵城。经过了3次攻城战后,终于迎接了胜利。

“当时计划举办大会,陵水只有琼山会馆够大,能容纳多人。”龙敏雄介绍,琼山会馆原是到陵水经商的琼山籍人士入住和聚会的场所,革命爆发后,这里就变得冷清了。1927年12月16日,陵水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琼山会馆召开,宣布成立陵水县苏维埃政府,这也是琼崖革命斗争史上第一个建立的县级苏维埃政权。“人们都很高兴,敲锣打鼓,男女老上都涌上街头,迎接革命队伍和胜利的时刻。”龙敏雄说,根据历史记载,当时有近万人上街为此欢呼,是真正的万人空巷。

据了解,陵水苏维埃政府设宣传、土地、民运、财粮、交通、妇女、军事等7个科,为保障供给,还特别设立一个经济委员会。

旧址被列为教育基地 每年接待观众10万人次

陵水苏维埃旧址主题内容(纪念解放海南70周年)(2)

翻新后的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

陵水的苏维埃政府的战斗仅坚持了半年多,但是它在海南解放历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书写了琼崖土地革命光辉的一页。

1979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琼山会馆作为革命旧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广东省文化厅、陵水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旧址进行全面维修后设立县博物馆;1985年,旧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位列其中。

现在,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中山东路141号的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已经过翻新,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记载了历史的印记,这座建筑也成为了陵水的标志。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是一个多进式的长方形院落,分前、中、后三进建筑,每进建筑之间都有天井分隔。第一进的欧式抱厦、券拱门、四柱顶设狮、顶部的圆弧顶、脊下的彩塑双凤,建筑形式受到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影响。木照壁上的鎏金彩绘,门窗棂上的精致雕刻,白墙壁上的浮雕花饰等建筑装潢都显现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人们没有忘记这段红色历史。自1981年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作为博物馆正式开放以来,相继被列为“海南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自免费开放以来,每年接待观众达10万人次。馆内主要陈列为《碧血陵河——陵水县苏维埃革命斗争史》,包括《残夜盼晓》、《琼岛星火》、《创建政权》、《血染陵河》、《英魂不朽》和《老区崛起》等六大单元,全景式展示陵水县苏维埃革命斗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新时期陵水的新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