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仇 璜 桑 旭
作为2023年的“重磅港片”,《断网》在正式上映后,走出了极具戏剧性的曲线。从点映阶段在淘票票平台开分高达9.2;到上映首日票房突破1200万,拿下单日票房冠军;再到与更多观众见面后,影片评价迅速走向的两极分化。
上映仅四天,影片在独占档期红利的情况下,遭遇票房腰斩。集齐了头部班底、高概念、强情节等一系列要素的《断网》,意外地没能延续“出道时”的巅峰姿态。令人唏嘘之余,更引人深思。《断网》究竟失误在哪里?
失效的“灰度叙事”
好莱坞电影对香港电影主要产生了两方面影响,一是对香港电影类型化创作的驱动。二是香港电影对其“善/恶”二元叙事模式的借鉴,即通过清晰地交代人物与矛盾,快速代入剧情,以更广泛吸引电影观众。
在进入21世纪前,大量香港电影遵循着这一叙事框架。大卫·波德维尔所谓“尽皆过火,尽皆癫狂”,正是对这一时期香港电影中普遍存在的美学标签的高度概括。21世纪初,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变革,使个体普遍遭遇身份危机。经历过好莱坞大片洗礼的中国电影观众,也不再满足于简单、火爆的动作场面。对人性的考察和对真实性的追求,成为新世纪以来电影观众关注的焦点。《无间道》恰好为这一转型提供了参考。影片的亮点之一,就是打破了香港电影中常见的“善/恶”二元叙事模式。“卧底”的设定,为影片呈现复杂的人性编织了一张大网。个人的英雄主义欲望,转换成对确证为“好人”的追求。“好人总有劣迹,坏人都有苦衷”的“灰度叙事”法则也由此形成。
作为一部标准的“港式大片”,《断网》遵循了香港电影“类型化”的创作模式,也延续了“灰度叙事”的法则。影片讲述了“一个有过犯罪背景的天才,为拯救家人而反抗企图利用他的黑恶势力”的故事。作为家庭支柱,卓佳俊遭遇了女儿因病失学与家庭财产透支的危机。反派内部的矛盾,让卓佳俊卷入了一场“网络洗钱”交易。然而,犯罪行动早已被网络安全部门洞悉。为了自证清白,卓佳俊成为了警方安插在犯罪团伙内部的棋子,配合警方完成“自我救赎”。对观众而言,在完成困境营造后,《断网》的叙事便走向了“透明”。因为,按照“灰度叙事”的法则,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主角必定面临多方联合施加的压力,也必然会以“孤胆英雄”的姿态,依靠超凡能力突出困境、打败反派,实现“惩恶扬善”的主题。
尽管“灰度叙事”创造了将主角置于双重压力下的张力空间,但也让《断网》陷入了“类型片”公式化的窠臼。近乎“透明”的故事,剥离了依附在网络、科幻等元素下观众对人物走向的好奇;网络天才的设定也难以引发观众对人物境遇的共情,影片的后半段自然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对当下的电影市场而言,不加突破的“灰度叙事”已然失效。可以说,《断网》对“港式大片”叙事传统的保守态度,是其遭遇市场危机的重要因素。
有限的“视觉创新”
影片监制郑保瑞在评价《断网》时,称其为“一部很新的港片”,因影片在视觉表现上完成了对“网络森林”这一奇观的呈现。视觉表现是《断网》引发最多共鸣的亮点之一。影片上映之初,就有观众称被预告中,郭富城探身钻入屏幕虚拟世界的场景勾起了好奇心。即使口碑持续分化,仍然有不少人以此为据,称“《断网》绝不是烂片”。
《断网》在视觉呈现上,的确做到了别开生面的尝试。满屏代码的网络世界,被视觉化处理为极度风格化的“黑暗森林”。程序员化身为其中的超能力者,戴着半透明面具、拥有跑酷般的肢体语言。在“暗网”世界中,所有复杂的计算机指令,都被简化为一目了然的肢体动作。但当这种手段,反复出现在长达110分钟的影片中时,观众们能感受到这是一种创新尝试,也是一种拍摄策略上的简化讨巧。所谓的“网络洗钱”不过是虚构的数字动画,连道具钞票都省了。这很符合香港电影一贯对成本控制的诉求。上世纪80年代,香港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电影生产和出口基地,鼎盛时期电影年产量超过300部。但这些电影大都以动作片、喜剧片为主,因为这类作品往往投资有限、周期较短。而科幻片,极为罕见。
按照罗伯特·C·艾伦的说法,电影的广告话语同样能帮助观众建立起评判一部影片的文本网络。《断网》确实是“科幻概念”包裹下的警匪故事。不过,对见证了《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等本土科幻片银幕崛起的中国电影观众而言,《断网》预告中的视觉暗示,让观众们构建起了一种与影片本身相悖的“期待视野”。因为,如果把《断网》当警匪片来看,其叙事空间部分让位给了视效呈现,情节递推缺乏足够的支撑。而把它当科幻片来观看,又缺乏科幻类型常见的叙事主旨:对于人与科技关系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当“期待视野”与正片中有限的“视觉创新”发生对撞时,就加速了影片口碑与票房的崩塌。
讨巧的“简化”策略,或许可以写进低成本打造科幻作品的教案,但对一部带着“港式大片”标签的作品来说,《断网》至少缺乏像《明日战纪》这样的诚意。“高概念”的设定还需要结合“重工业”的技术来完成落地。透过《断网》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当前香港电影的“重工业”生产能力相对匮乏。这并不意味着香港电影人缺乏驾驭“重工业”电影的能力,林超贤、徐克等香港导演“北上”后的一系列作品,均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本土“重工业”电影的发展。只不过,“重工业”是否要成为未来香港电影完成其“价值重塑”与创造“新在地性”的路径,仍值得进一步思考。
在《断网》首映当天,当银都机构、寰亚电影的标志在银幕上闪过,厅内的90后观众兴奋不已,而更加年轻的00后观众则露出满脸茫然。这仿佛是对香港电影的一种隐喻:对新一代年轻观众而言,“港式大片”的情怀已然不再。
(作者仇璜 桑旭)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