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开通以来,不少市民反映家附近难寻传统早餐店,吃早饭选择较少、价格偏高。

新民晚报记者调查发现,中心城区寸土寸金,早餐却是小本生意,利润不高吸引力不够;一些小门店在拆违整治中消失,店里的中西美点价格却不实惠;面包、馒头、牛奶好买,传统的“四大金刚”油烟大、费人工,想要吃到不容易;有人买早餐提袋就走,有人却想笃悠悠坐下享用,各种需求很难都满足。

早餐虽简单,背后却是一项复杂工程。价格实惠、美味安全、品种丰富、购买便利的早餐在哪里?

上海早餐推荐地址(5元钱就能吃得好)(1)

选择不少

缺烟火气

早8点,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走在长宁路上,在挤进地铁车厢之前,很多人都会选择在中山公园商圈买一份早餐。长宁路开着几家便利店和馒头店,附近也有洋快餐和若干面包店,3、4号线的出入口还有西饼店和馄饨店,中西式早餐都能找到。

事实上,在去年申城集中开展拆违整治前,位于长宁路凯旋路的3、4号线出入口旁边,还有五六个摊位,每天上午都会出摊,鸡蛋饼、韭菜饼、饭团、粥和生煎都曾出现过,高峰时段常常排队购买。

虽然现在路面不再潮湿黏腻,但周边居民总觉得还缺点什么。“面包、馒头、汉堡虽然味道不错又干净,但老上海的味道还是馋人,大饼油条鸡蛋饼,一旦吃不到,就觉得缺了点什么。”住在附近的徐女士介绍,随着城市更新,中山公园附近的早餐小店已消失不见。“生煎店开进了购物中心,10点钟才开门,‘四大金刚’更难买,定西路开了一家,但距离有点远,从地铁站走过去要20分钟,早上根本来不及,

上海早餐推荐地址(5元钱就能吃得好)(2)

热气腾腾的包子。种楠 摄

上海人对传统早餐的需求有共性。包着油条的老式鸡蛋饼“躲”在华阳路上的小区里,武夷路定西路上有一个卖米饭饼的小店面,几乎每天都吸引众多食客,有的骑着单车或步行20分钟赶来,打包好几份,和家人、同事分享老上海早餐的烟火气。

不仅是中山公园商圈,在南京西路、陆家嘴等中心城区,买到一份三明治和牛奶容易,吃到大饼油条生煎豆浆却很难。

价格略高

平价难觅

在上海吃一份早餐要花多少钱?在白领詹小姐看来,每顿10元到20元,已成为标配。

“连锁烘焙坊里的面包10元左右,一盒牛奶或酸奶6元上下,豆浆便宜点,3元一杯。你看,十几元吃一顿早餐是常态。”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便利店和洋快餐早上都供应超值套餐,虽然也有6元一份的,但她一般选择产品更丰富的10元以上套餐。如果吃中式早餐,生煎加小馄饨,手抓饼加豆浆,包子加花色粥,葱油拌面配酱蛋,总价都轻易过10元。

早餐的价格还和地段密切相关。同样一只鸡蛋饼,在社区可能只要5元一份,但在商务区却能卖到8元。

“除非是公司有食堂,或者在家里自己做,不然早餐的花费真不少。”詹小姐说,早上时间紧张,买早餐是首选,如果只吃包子加豆浆,能在5元之内解决,但天天如此肯定受不了。此外,一些在拆违中消失的早餐店,过去也是平价早餐的提供者,虽然食品安全存疑,但1元到3元之间,就能买到油条、大饼、麻球、羌饼、咸甜豆浆等,一度广受居民欢迎。

不光吃饱

还要吃好

2011年,上海被列入商务部“早餐示范工程试点城市”,2012年至2016年,由市商务委牵头的“早餐工程”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记者在市商务委官网查询发现,本市早餐便民网点分为固定、移动、帮帮车三种模式,共1005个早餐网点,中心城区以固定网点为主。而在其背后,则是24家中央厨房,工厂化、标准化的中央厨房至少已占全市早餐供应70%市场份额。

从“前店后厂”及现做现卖的传统模式,过渡到现代化的中央厨房制,“早餐工程”让上海市场的早餐从供应量到安全性都有明显提升。如今“有没有”早餐网点已不是主要矛盾,吃得“好不好”才是重点。

上海早餐推荐地址(5元钱就能吃得好)(3)

肇嘉浜路上的这家店,是上海市早餐工程首批示范门店 。王凯 摄

“概括来说,就是吃得上、吃得安、吃得好、吃得起。”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解读说,“吃得上”是指方便,家门口、上班路都能买到早餐,今年计划将便利店纳入早餐工程,增加店内的早餐品种,同时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增设早餐功能。互联网 早餐则能补充解决白领用餐,通过网络下单,再配送到商务楼宇。“吃得安”主要靠中央厨房来完成,“吃得好”需保证品种够丰富,既有“四大金刚”等传统早餐,也有咖啡三明治等西式早餐,并且有良好环境让市民坐下来安心用餐。

相比之下,“吃得起”的任务最艰巨。“能不能推出5元一份的平价早餐?我们计算过,在巴比馒头、清美等门店,包子1.8元一只,鸡蛋1.5元一只,再加一杯豆浆,差不多5元,干湿搭配,营养也能保证。”通过“菜早结合”,一些标准化菜市场里的“四大金刚”正规军,也能降低成本,用薄利多销的方式提供价位合理的早餐。

上海早餐推荐地址(5元钱就能吃得好)(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