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常从历代皇朝的治乱兴衰中寻找借鉴。

唐太宗时期为什么称为贞观之治(历史上真实的唐朝)(1)

唐高祖就十分重视秦、隋很快灭亡,汉、唐乘机兴盛的历史变化。同时,为了“多识前古,贻鉴将来”,还下诏修撰魏、周、隋、梁、齐、陈等六史。

在这方面,唐太宗更为突出,他明确说过:“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贞观六年(632),他还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既然从历史上认识到周、秦统治时间的长短在于统治者本身,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持久,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故而短暂。于是,他就从政治、经济各方面采取措施,促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

唐太宗时期为什么称为贞观之治(历史上真实的唐朝)(2)

唐太宗认为,解决民的问题最重要。他说:“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解决民的问题,主要是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他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曾下诏停修劳民伤财的洛阳乾元殿,并且表示:“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

为了不误农时,还把太子举行冠礼的日子由二月改到十月。当有人提出“用二月为胜”的时候,他又明确表示“农时甚要,不可暂失”。这充分说明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接受了隋炀帝大量征发徭役,迫使农民走投无路,从而暴动的教训。另外,他还尽量减轻农民负担,反对竭泽而渔。他说:“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有鉴于此,他多次下诏减免赋税。

唐太宗时期为什么称为贞观之治(历史上真实的唐朝)(3)

贞观元年(627),山东大旱,免当年租赋。

贞观二年(628),关中旱灾,有卖子为生者,他命出御府金帛代为赎回。

贞观三年,免关中二年租税,关东给复一年。类似此例颇多。

此外,他还竭力防止统治集团内部骄奢淫逸。在他看来,“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敝。”

也就是说,统治者的奢侈可以激化阶级矛盾。因此,他下诏“奢侈者可以为戒,节俭者可以为师矣”。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农民发展生产。

唐太宗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政权的。

唐太宗时期为什么称为贞观之治(历史上真实的唐朝)(4)

唐朝建立后,李建成以李渊长子身份被立为太子,其弟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李元吉被封为齐王。在统一战争过程中,秦王战功较多,与其谋臣猛将逐步形成一个秦王集团。

秦王集团势力日益强大,李建成感到对自己是严重威胁,遂与李元吉联合,组成一个与之对抗的集团。双方斗争的核心是皇位问题。

最初,是双方在政治上互相倾轧,争取李渊的信任与支持,削弱对方,壮大自己;最后,就发展到兵戎相见,水火不容了。

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秦王有预谋地安排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率精兵在玄武门设下埋伏,待建成、元吉早朝到来时,出其不意,突然袭击,建成、元吉被杀,所部冯立、薛万彻等率众与秦王兵激战失败。

这就是玄武门之变。不久,秦王被立为太子。

八月,唐高祖被迫让位,秦王做了皇帝,他就是唐太宗。

唐太宗时期为什么称为贞观之治(历史上真实的唐朝)(5)

在唐太宗政权中,存在着各种政治力量。

有原来隋朝的官员,有农民起义军的将领,还有统一战争中敌对势力的成员与李建成、李元吉集团的重要人物。

各种政治力量,都需要以唐太宗为中心进行重新组合。

唐太宗顺应了历史前进的要求,竭力促进各种力量的重新组合。

在用人方面,唐太宗根据自己的选人标准,不管是哪一种政治力量,只要有才行即加以重用。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刚刚登上皇帝的宝座,就有人要求“秦府旧兵,宜尽除武职,追入宿卫”。

唐太宗时期为什么称为贞观之治(历史上真实的唐朝)(6)

唐太宗说:“朕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岂旧兵之外皆无可信者乎!汝之此意,非所以广朕德于天下也。”他主张“惟贤是与”,反对以新旧为别,正是对各种政治力量一视同仁,广其德于天下。

他还明确提出:“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玄武门之变以后,尽管李建成集团中,“同谋害太宗者数百千人,事宁,复引居左右近侍,心术豁然,不有疑阻”。

另外,当唐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就设置了文学馆十八学士,作为自己的智囊团。十八学士中的房玄龄、杜如晦等,都是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的骨干力量,可见文学馆学士都是唐太宗的亲信。

唐太宗时期为什么称为贞观之治(历史上真实的唐朝)(7)

但是,在他刚登上皇帝的宝座以后,武德九年(626)九月,就另设弘文馆学士代替文学馆学士,弘文馆学士不限十八人,增加了原秦王集团以外的成员。胡三省说:“唐太宗以武定祸乱,出入行间,与之俱者,皆西北骁武之士。天下既定,精选弘文馆学生(士),日夕与之议论商榷者,皆东南儒生也。然则欲守成者,舍儒何以哉!”

唐太宗用人,先“西北骁武之士”,后“东南儒生”,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变化的,没有亲疏之别。

这种用人之道,无疑可使大量的人才聚集在唐太宗周围。

再者,他对各种类型的人才还善于因材使用,并不求全责备。

他说:“明君无弃士。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尽其所有。”他还说:“智者取其智,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

对人各取其长,当然可使各类人都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