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南宋陈鹄发现其他人请假时都用“害肚”作为借口,陈鹄不喜欢这种不太斯文的疾病,于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在请假簿上写了“感风”二字我国古代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人们患上感冒的六种外部因素,其中“风邪”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感”字则有“受”的意思,“感风”二字既点出病因又朗朗上口,遂在官员中流传开来后来“感风”转为“感冒”,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含有历史故事的词语大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含有历史故事的词语大全(有趣的常用词语由来典故)

含有历史故事的词语大全

感冒:南宋陈鹄发现其他人请假时都用“害肚”作为借口,陈鹄不喜欢这种不太斯文的疾病,于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在请假簿上写了“感风”二字。我国古代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人们患上感冒的六种外部因素,其中“风邪”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感”字则有“受”的意思,“感风”二字既点出病因又朗朗上口,遂在官员中流传开来。后来“感风”转为“感冒”。

倒霉:封建时代,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如果录取了,就在门前立旗杆一根;如果考不中,就把旗杆倒下拿走,称为“倒楣”。“楣”本是门上的横木,这里指高杆。“楣”与“霉”读音相近,江浙一带的人就把遇事运气不好、不吉利叫“倒楣”亦即“倒霉”了。

掣肘:《吕氏春秋.具备》:鲁国国君任命宓子贱担任地方官,但又经常干预他,一次宓子贱请国君派个人和他一起工作,但这人在书写典章时,宓子贱从旁掣摇他的手肘,这人回去后向鲁国国君报告,鲁国国君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

英雄:英,是一种植物。枝干最粗壮最高大、枝叶最茂盛、花朵最美丽、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植物。雄,是一种动物。体型最强壮最威猛、叫声最响亮、胆子最大、争斗最勇猛、战斗力最强、霸气侧漏的一种动物。聪明为英、胆大为雄。

批评:明李贽《寄答留都书》:“前与杨太史,书亦有批评,倘一一寄去,乃足见兄与彼相处之厚也。”指对事物加以分析比较,评定其是非优劣。

推敲:来自于唐朝诗人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的故事。

切磋、琢磨:都是加工玉器的术语。

权衡:在古代,秤砣称“权”,秤杆则称“衡”,合起来便是“权衡”,作为国家法定的计量工具。

符合:古代将军出兵要带两样东西,一个是将印,一个就是兵符。兵符是一个雕刻成老虎或者其他野兽形状的东西,从当中起一剖两半,带兵的人拿一半,做决策指挥的人拿另一半,要调兵的时候就拿着这一半去到军中,把那一半拿过来对一下,这个东西就叫做符。这两片符如果对上了,就叫什么呢?叫做“符合”。

光阴:古时计时用圭表和日晷,这时间确实就是以光的阴影来计算的。

垂青:《晋书·阮籍传》,阮能为青白眼,对尊重喜爱之人,目光正视,眼珠在中间,为青眼;对鄙薄憎恶之人,目光向上或斜视,为白眼。

羁绊:班彪有个堂兄叫班嗣,有位叫桓谭的学者听说班嗣家里书很多,就找班嗣借书。班嗣给桓谭写了封信,说“今吾子已贯仁谊之羁绊,系名声之缰锁。”你既然信仰孔子等人的学说,那么又何必再用老庄理论来装饰、炫耀自己呢?”即是认为他不必看老庄,拒绝了桓谭。

护短:一次孔子外出遇到下雨,弟子说,“先生,子夏的家离这儿不太远,咱们先去他那儿借把雨伞再走吧!”孔子连忙摆了摆手说:“不,不,别去找他了。” 孔子解释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与人交朋友就应该尽量发挥人家的长处,而避开人家的短处,这样朋友才能长久。子夏是比较吝惜财物的,这正是他的短处。我们去向他借东西,不正是没有避开他的短处吗?” 嵇康评说“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

楷模:南宋孙奕所编著的《履斋示儿编》,其中记载道:“孔子冢上生楷,周公冢上生模,故后世人以为楷模。”

偏袒:吕后死后,周勃抢先进入守卫京师的北军,传令:“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众皆左袒。

冠军:霍去病曾因征匈奴等军功封冠军侯,有勇冠三军之意。

使节:指古时称使臣所持的节杖,又叫符节,是皇帝授予国家使者的信物。

请缨:汉武帝时,汉武帝想说服南越王象内地诸侯一样,到京城长安朝见自己。使者终军自动提出:“希望皇上赐给我一根长绳子,我一定能把南越王捆来,带到长安皇宫门前。”最终不辱使命,“请缨”指赞美立志报国、降服强敌的志向,多用于从军或出使;以“长缨”为典,喻指克敌制胜的力量。

启发: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

方便:佛教语。谓以灵活方式因人施教,使悟佛法真义。《维摩经·法供养品》:“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

食指:食指最早的得名真的来源于吃。古人是用手直接抓东西进食的,因为第二根指头最为灵活,方便试探食物或汤的冷热、味道,然后放到嘴里吮一下。因此,这个手指就被称作“食指”。

皇帝:来自合称。三皇:燧人、伏羲、神农(即炎帝):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流氓:流是没房没地的人,氓是离国离家流亡在外的人。

盗贼:盗:偷了人家的东西的人。贼:危害了国家利益的人。

寒门(寒士):没落贵族才叫寒门。

同志:《国语》:“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先生:《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要先孝敬父兄。

消息:《易经》:“日中则仄,月盈则食,大地盈虚,与时消息”。万物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有时消减,有时滋长。从此,我们古人就把客观世界的变化,把它们的发展、死亡、荣枯、聚散、浮沉、升降、兴衰、动静、得失等变化中的事实称之为“消息”。

青春:汉刘向《楚辞·大招》载:“青春受谢,白日昭只。”,原指季节中的春季。

入伍:《周礼》记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五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当兵时,五户各送一名男丁,一比共送五人,组成一个伍,不管干什么,五人总是在一起。人们就习惯把参军叫作“入伍”了。

文学:西汉时期,学校的负责人不是叫校长或教官,而是称“文学”。

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之人。

烈士:《韩非子·诡使》:“而好名义不仕进者,世谓之烈士。”意思是有节气有壮志的人。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保姆:最早是指古代君主姬妾中专事抚养子女的人。

商人:商人起源于商朝,契的第六世后代王亥聪明多谋.他把牛训练得既能驮货物又能拉车,驾着牛车沿着黄河北岸到各诸侯国去做生意,所以外部落的人把他们这些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

胡说、胡闹:“五胡乱华”对中国经济文化造成严重破坏,当时的胡人不遵守儒家价值规则,不按礼仪说话,不按规则做事,于是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胡说”和“胡闹”。

吹牛:古时黄河岸边用牛皮做的筏子过河,要吹起来很费力,讽刺那种谈空话的就吹不动牛皮筏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