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多,但最普遍,全国性的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中秋节在我国的地位和重视程度仅次于春节。那有关中秋节的知识我们都知道哪些呢?下面我就为大家梳理一下,看看你有没有继承好祖国的传统文化。

中秋节的来源

“中秋”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人类的先辈最初对大自然现象不了解,畏惧自然,崇敬自然,把自然现象当成是神的旨意。所以,在古代的祭祀中就有对天、对地、对日月等的祭祀活动,通过对这些自然物体和现象的祭祀来祈祷人类的平安。古代帝王通常会在春来之时祭日,秋来之时祭月,日月代表阴阳,是太阳神和月神,是皇家祭祀的专利,普通老百姓是不可以享有的。这也是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的一种重要做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官方的祭祀活动传递到民间。到了唐宋以后,中秋节已经成为了固定的节日,民间中秋节,中秋赏月已经非常流行了。从唐宋以后大量出现有关中秋的诗词就可以得到印证。到了当代,更不用说了,国家已经把中秋节列为国家四大传统佳节之一,并全国性放假,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国务院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传承。

原来属于帝王的专利活动,代表与月神沟通的严肃祭典,慢慢地就变成了民间习俗。由原来帝王向月神的祈求国家安定的国祭变成了民间中秋月圆,祈盼亲人团聚的欢乐传统佳节。

三分钟看懂中秋节(你不知道的中秋节知识)(1)

吃月饼的由来

月饼原来与中秋节并没有关系,中秋节也没有吃月饼的习俗,那什么时候中秋节与吃月饼联系在一起呢?

早在殷商时期,帝王祭祀月神会用到一种食品“薄饼”,但这不是普通老百姓通常吃的月饼,这仅仅是一种祭祀品。这也许是饼与月亮之间的最早联系。在汉代时,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各种各样的糕饼出现在宫廷中,并且随着汉朝与西域各国的文化、贸易往来的加强,糕饼的制作上有了重大的改进,融入了西域口味和发展了不同特色的饼类。据说,汉朝使者张骞出使西域时,把当地的一些制饼原料和方法带入了中原地区,从此汉地的制饼技术和样式、口味等有了极大的改进和发展。但是,这样的高贵食品还只是宫廷的专供,一些达官贵族的奢侈品,普通百姓鲜有闻。

到了唐代,饼成了军队中的“祝捷品”。据史料记载,唐著名将领李靖在北伐匈奴时,获得大捷,胜利这天刚好是农历八月十五,唐高祖李渊大喜,把当时吐鲁番商人进贡的华丽饼盒拿出来,里面是圆形的饼,接着就指着当空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后就与群臣一起分吃盒饼。这是饼与中秋的最早联系了,军队里开始流行吃“祝捷饼”。但还没有“月饼”的叫法。

“月饼”一词,到了南宋时期才出现。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有记载,一种圆形有馅的饼饵,为农历中秋节应时食品,称为“月饼”。这时,月饼才刚刚进入普通人家。元末,朱元璋带领农民起义军抗元,决定在八月十五这天斩杀鞑子,为了安全把这个军事情报传递出去,军师刘伯温就把情报藏在当时元朝的军队最常用食品饼里面,果真逃过了元军的视线。八月十五过节,元军放松了警惕,起义军当晚大破元军,攻占了元大都。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没有忘记这事,每到八月十五就把做好的精细月饼犒劳将士,从此月饼由“军粮”变成了八月中秋必备食品。

三分钟看懂中秋节(你不知道的中秋节知识)(2)

明清以后,月饼的寓意在前朝的基层上有了更多含义,寓意家庭团圆,国家和统,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到了当代,中秋节走亲访友,馈赠月饼,赏月尝饼成了中国,东南亚国家和世界各国华人的传统习俗、文化,月饼全面飞入平常百姓家。月饼的种类也越发繁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口味更是丰富,有代表性的是广式月饼、京式月饼、苏式月饼、东北五仁月饼,新疆老月饼等等,五花八门,口味奇特。

古代中秋节也有假期

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假期,并不是新中国才有的,早在唐代开元年间的一部书《唐六典》中就有记载,“八月十五”期间有三天假期,看来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已经非常流行和重视中秋节了。南宋宋宁宗时期,大宋法典《庆元条法事类》“假宁格”规定,中秋有一天假,比唐代少了两天,而元、明、清三朝,官方没有中秋放假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中秋节也没有从法律的高度加以规定,各地自行安排,但中秋这一天基本上全国各个企事业单位都是放假的,而且单位干部、员工都有猪肉、大米、粮油、面条等物质福利和一定的补贴。

从2008年起,国家把中秋定为法定节假日。放三天假,但要调休。运气好可以和“国庆”撞在一起,形成长假,大家可以来一个舒心的调节,或带家人旅游,或好好休息。

今年,世界新冠疫情仍然非常严峻,中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建议广大国民最好不要到高风险区去,要做好个人疫情防范,听从指挥,安全第一。

三分钟看懂中秋节(你不知道的中秋节知识)(3)

中秋节的别你知道多少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在各朝各代的说法也有区别,官方和民间,地域不同也说法不同。

最初,中国古代历法把一年分为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而每一季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孟、仲、季,秋季的八月十五正好是在中旬,所以中秋节开始称为“仲秋”节。又因为中秋节的时间在八月十五,所以又称为“八月节”、“八月半”。又因月代表“阴”,是女性的象征,圆月是“女主角”节,还有叫做“月夕”、“秋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等等,叫法很多。

到了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融合,名族传统越发趋同化。八月中秋,中秋佳节,过中秋节是中国人民最常用的叫法。流落在他乡的浪子,在外学习、工作的亲人、旅居外地或国外的中国人,都会在这传统的节日回家看看,或者送上最美的祝福。

三分钟看懂中秋节(你不知道的中秋节知识)(4)

吃月饼要注意的常识

首先,吃月饼要学会分享,要与家人朋友分着吃,为什么呢?按照传统文化寓意,月饼代表团圆,一个月饼按照家庭成员分成若干份,每一份代表一个人,中秋节没回来在外地的也要留一份,等他回来时品尝了月饼,全家人才叫团圆。

第二,吃月饼要配热吃,而不宜配冷吃。月饼的营养成分主要是富含脂肪、糖类,配冷吃,脂肪不易分解,会造成消化不良,重则引起腹泻。所以,最佳吃月饼的方式是,倒好一杯开水,或好泡一杯热茶,边吃月饼边饮茶水,这样不但可以止渴,又能有助于消化。

第三,要控制吃月饼的数量,不宜空腹吃。吃月饼一天也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多了,再健康的人也吸收不了,造成营养浪费。更不要空腹时食用月饼,因为空腹吃月饼会造成肠胃糖分、脂肪过度集中,需要大量分泌胃酸,从而诱发胃肠不适,影响健康。

第四,月饼的保质期一般都不长,拆后要赶紧吃完,暴露在外面很容易滋生细菌,发霉变质。来不及吃的月饼也要密封好放在冰箱里冷藏好,及时拿出来,不能马上吃,要等常温后吃,才不会造成消化问题。

第五,小孩老人吃月饼要格外注意。牙口不好,消化能力较弱,吞咽下去的月饼很容易造成食道堵塞,消化困难。所以,给小孩和老人月饼吃时,要选择质地较软,切小块的,低脂肪和糖含量低的,这样才安全健康。

最后,祝全国各族人民,所有的中国人中秋快乐,健康美满,阖家幸福!

把爱传给他人,你是好人!

作者:郭福聪

三分钟看懂中秋节(你不知道的中秋节知识)(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