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讨论“海淀区为什么那么土”,觉得挺有意思。很多人写了回答,从他们自己的生活和经历,认为海淀和朝阳比,确实有点“土”。

海淀区的高楼不多,吃喝玩乐的地方也不算多;朝阳区有更多的现代化建筑,以及更多的时尚消费场所。这两个区的建筑风貌和功能布局也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这要从两个区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说。

先说海淀区。海淀区处于北京“上风上水”的位置,水系经过长河和高粱河,到达北京城,贯穿北中南三海。

海淀的得名,也是因为这一带过去有很多浅湖水淀。由于风景不错,在明清时期成为皇家园林所在地。

下图为1927年北京周边地图,当时的海淀,基本都是水系、稻田、园林、兵营,还有村庄。

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1)

建国后,海淀区由于环境好、空地多,成为了各类大院的首选建设地点。

在1954年的总体规划里,北京的西北部被规划为高等教育区。学院路和“八大学院”就是从这里开始建设的。见下图:

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2)

到1995年的时候,各类国家机关分布在从公主坟到万寿路、玉泉路一带,形成了5平方公里的机关大院区。此时海淀区有63所高等院校,134个科研院所,以及195个国家机关。

海淀区从八十年代开始,依托雄厚的科研资源,发展高科技产业。中关村科技园就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全国前三的科技园区。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智力密集和知识密集,并不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海区在这方面发展比较顺利,近几年GDP排到了北京第一。所以说海淀区有自己的核心产业,不需要依赖房地产赚钱。

海淀区有很多“老破小“居住区,都是当年给各类大院、大学、科研院所配套的。海淀区的中小学资源虽然不像东西城那么平均,也有很多不错的学校。所以有不少老破小都属于不错的学区。

这些老破小学区房近年来价格升得很高。比如燕北园,是北京大学教师的家属楼,对应中关村一小。九十年代的小区,位置快到五环了,价格10万一平米。就是下图这样的楼:

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3)

如果不是为了学区,估计没什么人愿意买这样的房子。在海淀区买房,有时真的会让人怀疑自己看错了价钱。

海淀区就这样的老破小,去年年初由于各种原因还普遍都涨了。这么高的价格,以后拆迁也难,估计只能修修补补装电梯了。

再说说海淀的消费。海淀南部数得上的就几个购物中心:世纪金源、中关村领展、双安、当代。

世纪金源2004年开业,在本世纪初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一开始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4)

而朝阳区的燕莎友谊商城,1992年开业的,看上去都比世纪金源时尚点:

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5)

海淀区的机关大院里什么功能都有,所以大院里的人不太需要外出消费。科研院所和大学里的人员,包括学生,更多的是以学术研究为主。海淀区的各个产业园科技园里的高新技术员工,一般也不太追求时尚消费。

除此以外,有很多家庭原来在其他区,为了孩子买海淀的学区房。房价这么贵,普通老百姓买房以后,就没什么钱吃喝玩乐了。就算有钱,也留着给小孩上培训班用。

因此海淀的消费风格和水平,就没带起来。

海淀的城市风貌也不算洋气。海淀分为山前和山后两个部分,主要的城市开发都集中在山前。山前这部分有很多用地被大院、学校、老居住区占着。

所以海淀城区的开发强度并不高,没有超高层建筑组团。最主要的超高层建筑,是位于中关村的中钢大厦,150米。见下图:

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6)

而出了海淀的中心地带,往西是四季青镇,往北是北部地区的四个镇。见下图:

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7)

这些乡镇地区城市化程度不高,有很多村庄和农田,农业普遍发展得不错。就算有一些科技园和办公楼,也是被乡村围绕着的。

所以海淀给人的感觉就是,出了城市中心区,很快就能看到绿地和农田,再往西往北走就到山里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朝阳区。

朝阳区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和海淀区完全不同的路线。

朝阳区在刚建国的时候,规划了不少工业区,见1953年总体规划图:(注:1953年有两版方案,布局大体相同,两版方案汇总修改后形成的1954年方案)

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8)

朝阳区的八里庄发展纺织,酒仙桥发展电子,垡头发展化工,双井发展机械。60年代,朝阳区迅速成为北京市的重要工业基地。

下表为1995年朝阳区的国家所属大中型工业企业一览表:

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9)

工业区需要居住配套,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朝阳区建设了大量小区。1995年底,朝阳区建成居民小区44个。

朝阳区的产业,从一开始就比较复合。除了工业外,还发展农业、对外贸易、物流、房地产、传媒、文化等产业。产业复合使这个区的人员组成也比较综合。

除此以外,朝阳区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涉外。建国后,朝阳区在日坛和三里屯一带建成了两个使馆区,并在全区建设了一批驻华机构和外交公寓。

从首都机场到使馆区,二环三环是必经之路。因此朝阳区成为了北京重要的外事活动区和接待区。

朝阳区为此建设了几十家饭店,以及国际会议中心、贸易中心、展览中心、俱乐部等设施,还有燕莎、塞特、友谊商店等商业配套。从这里可以看出,朝阳区的国际化消费是有历史基础的。

对外交往促进了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1990年,朝阳区有52家外贸企业,660家外资企业。国贸中心和CBD也应需求而建。

外国人多了,给他们配套的各类吃喝玩乐的地方自然也就多了。我还记得十几年前,三里屯就有专门卖各种外国啤酒的商店,几面墙都是各种啤酒。朝阳区工体和三里屯的酒吧街也是很早就名声在外。

涉外需求较多,使朝阳区整体风貌更加时尚和国际化,也有更多的消费场所。以前有燕莎、赛特、蓝岛等老购物中心,现在有福桥芳草地、蓝色港湾、太古里等消费地,以及北京最贵的商场SKP。

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10)

说句题外话,外国人多了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就是,该地区的风气往往更浪一些。

比如说最近这次疫情。朝阳区一开始挺严重,好几个地区都封控了,全区居家办公。亮马河一带还有一帮人吃喝玩乐晒太阳,不带口罩。见下图:

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11)

好在后来据说城管劝离了:

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12)

朝阳区的城市布局和海淀有很大的不同。海淀区的核心地区布局比较紧凑。看看海淀区2016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图中红色的部分是建设用地,基本上都集中在海淀南部。见下图:

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13)

而朝阳区的主要的开发,基本沿着三环和四环呈带状分布。在这个区域里,分布了朝阳区最新的和最好的各类设施。这个范围里的开发强度也最大。见下图:

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有什么不同)(14)

在朝阳区生活和工作,基本都是沿着三环四环走,所以朝阳让人感觉市区面积更大。而且朝阳区有像CBD这种摩天大楼聚集区,整体开发强度更高。

从以上的一系列对比,可以看出来,朝阳区和海淀区具有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因此这两个区在人员组成、生活消费习惯、城市风貌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海淀区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以高新产业为主导的小型城市;而朝阳区由于产业复合,开放较早,风格时尚,更具有国际化都市的风范。

本文作者:城市丛谈(KKND2080)。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