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书面表达,还是日常说话,我们都习惯性地喜欢引用一些名言警句,以增强说服力,还显得自己多少读了一点书,有点文化底蕴。

但尴尬的是,很多耳熟能详的名言其实被我们误解,断章取义了,还傻傻地觉得自己有文化,在真正的文化人面前献丑,虽然很多时候人家并不会当面指出来。

那么,有哪些耳熟能详的名言很容易被误解呢?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

1、闭门造车

你是不是跟我一样,看到“闭门造车”这个词,下意识就把它定义为贬义词了?

但其实我们都错了。

被断章取义的经典语录(原来很多名言都被误解)(1)

这个词出自宋代朱熹《中庸或问》:“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意思是,就算关着门在家里造车,但是还能跟外面的车辙完全和在一起,夸赞这种造车的方法非常高明。

所以曾有人说:“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是现代工科的最高境界

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能不能“闭门造车”,而是有没有“闭门造车”的技术,我们“闭门造车”的结果,是否能够达到“出门合辙”的境界!

是不是与我们之前理解的完全相反?

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是莎翁的名句,我们常常借用来表达见仁见智的意思。

但实际上,全句是这样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永远不可能成为李尔王!

被断章取义的经典语录(原来很多名言都被误解)(2)

什么意思呢?

《李尔王》和《哈姆雷特》,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

莎士比亚这句话的意思是:阅读文学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每部作品总还是有一个基调在的。

3、天才是1%的天赋加上99%的汗水

我们经常会用爱迪生的这句名言来勉励自己,通过勤奋来弥补天赋的不足。

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残酷的真相是,它又被我们断章取义了。

爱迪生这句名言的后一句是: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加上这一句之后,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必须要承认天赋真的很重要,努力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如果天赋不够,有些事情就很难突破。

被断章取义的经典语录(原来很多名言都被误解)(3)

4、老来多健忘

经常会听到上了年纪的人感叹自己记忆力下降,然后我们会善意地安慰一下,说“老来多健忘”,这是常态。

但其实,“老来多健忘”出自唐朝白居易的一首诗《偶作寄朗之》。

全诗很长,这里就不再摘录了,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老来多健忘”的下半句是,“唯不忘相思”。

看,原来是如此动人的情话啊!

这意境立刻就上来了吧,哪还有半点垂垂老矣的暮气在?

5、三思而后行

这是出自《论语》的一句话,现在经常用来劝说他人不要冲动,遇事要多思考。

但其实,这句话的原文是这样的: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被断章取义的经典语录(原来很多名言都被误解)(4)

季文子是鲁国大夫,曾经在鲁国执政长达33年,为官清廉,生活简朴。经常被其他贵族嘲笑,说他的妻子穿不起丝绸做的衣服,家里的马匹连粮食都吃不上。

季文子行事最大的特点就是“三思而后行”,有一次孔子见到他,就劝说:“不用考虑太多,一件事思考两遍也就够了!”

孔子的意思是,稳重也应该掌握一个度,过犹不及。

所以,你明白了吗?

有这么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都被我们误解了,可别再断章取义了,还觉得自己有文化哦!

思考

最后还想说几句,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这种错误而不自知,还很少有人来纠正?

其实很简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不再自己读书了。

从别人那里得来一些被断章取义的名言警句,也不会去考究它的出处,或者去读一读原文,而是把断章取义继续传递下去。

想一想,你已经多久没有拿起书卷了?

大概连这个都忘了吧。

不管怎么样,如果有时间,还是读一点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