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问世已经2500年了,其文化思想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了说明《论语》是部伟大的哲学著作,我这里整理了书中的成语和俗语149条,看完这些成语与俗语,相信大家对这部古哲学著作就没有异议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论语中的成语及其理解?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中的成语及其理解(论语中的成语与俗语149条)

论语中的成语及其理解

《论语》问世已经2500年了,其文化思想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了说明《论语》是部伟大的哲学著作,我这里整理了书中的成语和俗语149条,看完这些成语与俗语,相信大家对这部古哲学著作就没有异议了。

学而篇第一

1 巧言令色(1.3)

2 千乘之国(1.5)

3 言而有信 (1.7)

4 慎终追远 (1.9)

5 温良恭俭让(1.10)

为政篇第二

6 一言以蔽之(2.2)

7 三十而立(2.4)

8 视其所以(2.10)

9 君子不器(2.12)

10 周而不比(2.14)

1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17)

12 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2.22)

13 见义勇为(2.24)

八佾篇第三

14 是可忍,孰不可忍(3.1)

15 绘事后素(3.8)

16 既往不咎(3.21)

17 尽善尽美(3.25)

里仁篇第四

18 朝闻道,夕死可矣(4.8)

19 一以贯之(4.15)

20 见贤思齐(4.17)

21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4.21)

22 讷于言而敏于行(4.24)

23 德不孤,必有邻(4.25)

公冶长篇第五

24 闻一知十(5.9)

25 朽木不可雕也(5.10)

26 听其言,观其行(5.10)

27 敏而好学(5.15)

28 不耻下问(5.15)

29 三思而后行(5.20)

30 愚不可及(5.21)

31 斐然成章(5.22)

32 不念旧恶(5.23)

雍也篇第六

33 肥马轻裘(6.4)

34 周急不继富(6.4)

35 箪食飘饮(6.11)

36 祝鮀之佞(6.16)

37 文质彬彬(6.18)

38 敬而远之(6.22)

39 知者乐山,仁者乐水(6.23)

述而篇第七

40 述而不作(7.1)

41 学而不厌(7.2)

42 举一反三(7.8)

43 暴虎冯(音凭)河(7.11)

44 三月不知肉味(7.14)

45 求仁得仁(7.15)

46 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

47 不知老之将至(7.19)

48 怪力乱神(7.21)

49 三人行,必有我师(7.22)

50 择善而从(7.22)

51 文行忠信(7.22)

5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7.37)

泰伯篇第八

53 故旧不遗(8.2)

54 如履薄冰(8.3)

55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8.4)

56 犯而不校(8.5)

57 任重而道远(8.7)

58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8.13)

59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8.14)

60 三分天下有其二(8.20)

子罕篇第九

61 各得其所(9.15)

62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9.17)

63 后生可畏(9.23)

64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9.26)

65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9.28)

66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9.29)

67 唐棣之华(花)(9.31)

乡党篇第十

68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10.8)

69 寝不尸,居不容(10.24)

先进篇第十一

70 升堂入室(11.15)

71 过犹不及(11.16)

颜渊篇第十二

72 克己复礼(12.1)

7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2)

74 死生由命,富贵在天(12.5)

75 四海之内皆兄弟(12.5)

76 浸润之谮(zen四声)(12.6)

77 民无信不立(12.7)

78 驷不及舌(12.8)

79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12.10)

80 片言折狱(12.12)

81 博学于文,约之于礼(12.15)

82 成人之美(12.16)

83 观言察色(12.20)

84 以文会友(12.23)

子路篇第十三

85 名不正则言不顺(13.3)

86 一言兴邦(13.5)

87 近悦远来(13.15)

88 欲速则不达(13.7)

89 言必行,行必果(13.20)

90 和而不同(13.23)

91 泰而不骄(13.26)

宪问篇第十四

92 危言危行(14.3)

93 不得其死(14.5)

94 没齿无怨(14.9)

95 富而无骄(14.10)

96 见义思利,见危授命(14.12)

97 九合诸侯(14.16)

98 一匡天下(14.17)

99 被(音披)发左衽(14.17)

100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4.34)

101 怨天尤人(14.35)

102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14.38)

103 深厉浅揭(14.39)

104 修己以敬(14.42)

卫灵公篇第十五

105 无为而治(15.5)

106 蛮貊(音漠)之邦(15.6)

107 杀身成仁(15.9)

10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5.10)

10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5.12)

110 言不及义(15.17)

111 君子求诸己(15.21)

112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15.22)

113 小不忍则乱大谋(15.27)

114 君子忧道不忧贫(15.32)

115 当仁不让(15.36)

116 有教无类(15.39)

117 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

季氏篇第十六

118 陈力就列(16.1)

119 分崩离析(16.1)

120 大动干戈(16.1)

121 祸起萧墙(16.1)

122 血气方刚(16.7)

123 无德而称(16.12)

124 问一得三(16.13)

阳货篇第十七

125 时不我与(17.1)

126 性相近,习相远(17.2)

127 莞尔一笑(17.4)

128 杀鸡焉用牛刀(17.4)

129 恭宽信敏惠(17.6)

130 面墙而立(17.10)

131 色厉内茬(17.12)

132 穿窬(音于)之盗(17.12)

133 道听途说(17.14)

134 患得患失(17.15)

135 无所(微)不至(17.15)

136 恶(音务)紫夺朱(17.18)

137 礼崩乐坏(17.21)

138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17.22)

139 讦(音洁)以为直(17.24)

140 唯女(音辱)子与小人为难养也(17.25)

微子篇第十八

141 父母之邦(18.2)

142 季孟之间(18.3)

143 言中伦, 行中虑(18.8)

子张篇第十九

144 见危致命(19.1)

145 博学笃志(19.6)

146 学而优则仕(19.13)

147 万仞宫墙(19.23)

148 生死荣哀(19.24)

尧曰篇第二十

149 允执其中(另本为“允执厥中”)(20.1)

备注:

1 《论语》作为2500前的著作,并不是毫无暇疵,“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8.9)”,还有“老而不死,是为贼(14.43)”这两条我就没有收录。

我仔细看了《论语》全书,以今天人的观念看,也基本能接受。我就是觉第十七篇学“礼”的部分不太喜欢,觉得太繁琐。其它部分都能接受,有些论述甚至觉得很精辟。

2 《论语》是古代学人的人格和文化修养,《道德经》是古代哲学,是中华文化的学术范畴,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不冲突,因为人文思想,集体主义观念与利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有相似之处的,三者之间并不构成严重的对立和冲突,这方面不应该是学术上的困扰,我认为这种争论是多余的。

3 《论语》是太平之学,适用于太平盛世的修身之道。在国家危难之时,让那些冒着生危险去求得生存和努力填饱肚子的人去遵守,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如果时代需要,批孔就没什么不对,有必要对人作出解释吗?

时代不同,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责任。换句话说,是一个时代人,有一个时代人的责任。

2022年9月11日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