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国学,这两个词我们日常生活中间都在用。

一开始大家说“国学”,但时间久了,有人就说不要讲“国学”,“国学”的名声已经很坏了。

为什么?太多人打着国学的旗号骗钱,做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所以国学的形象很不好。

怎么办?那我们讲“传统文化”。国家也在提倡传统文化的复兴,说“传统文化”,大家好像还比较能够接受。

那么,到底怎样去理解传统文化和国学的关系?

我们先来界定“文化”,再来看传统文化。

什么叫文化?

我引用一个最权威的,也是最早的对“文化”的定义。

在1871年,英国一位文化学家叫泰勒,他的一本书里提出了“文化”的概念。

说什么叫文化?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获得的任何能力与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我们可以看到它很复杂,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我们个人的能力习惯在内,都叫做文化。

那么我对“文化”的理解就是,它一定体现在人的身上,一定是一个人群共同拥有的一种思想和行为的表现。

那么最后,就会表现成为一个社会、国家或者民族,它共同的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习惯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常识(学了这么多年你知道)(1)

在共同的思想里面,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共同的价值观。

表现出来的就是,这一群人的思维方式很接近,或者说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很接近;他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也很接近,我们就说,这代表了某一种文化。

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思想和行为的表现,那么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延伸演化而形成的,一种能够反映民族的特质和风貌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常识(学了这么多年你知道)(2)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实际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历史的演化而形成的一种文化。

这种文化从哪里都能体会到,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

比方说,我们中国人要吃中餐,喝水喜欢喝热水。有自己的节假日,比方说春节。

一个春节,可能有几亿人次的流动。老外完全不能理解,你要回家看父母,平时不能去吗?非要赶在那几天。

但这就是文化,中国人就是要在这几天回家和家人团圆,早了去不行,晚了去也不行,就是在春节的时候,尤其在除夕夜,要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常识(学了这么多年你知道)(3)

这个就叫文化。它体现在我们人群中一些共同的思想和行为上。

所以当我们讲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是很难去用语言文字表达的。

它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思想和行为上的表现,所以我们就生活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中间。

要说传统文化在哪里,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习惯中,就在我们的思想观念里,这个就是传统文化。

那么,国学和传统文化是什么关系?

我们刚才讲了,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在生活中体现。

但是我们需要传承,需要把这个东西交给后人,需要让它不要走样变形,就需要把这些文化的东西,以语言文字,以知识体系的方式记录下来,便于去传播和学习

那么这样形成的知识系统,就叫做国学。

所以我总结了这么一句话,什么是国学?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知识系统。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常识(学了这么多年你知道)(4)

这样,大家就能够搞清楚国学和传统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它既是一个东西,又不是一个东西。

传统文化是隐含的,我们只能体会得到。国学,是把传统文化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这样,就能理清楚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

因为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可以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才能够把它传承下去。

那么国学这个概念,是谁先提出来的?是民国时期章太炎先生提出来的。

章太炎先生当时讲了这么一句话,说: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持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

他在那个时候提出国学的概念,当然是相对西学而言。

也就是说,在近代西方的学术传入中国之后,我们发现这一套学问和我们中国的学问是不一样的,才提出了国学的概念。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常识(学了这么多年你知道)(5)

那么,国学包括一些什么内容,我简单给大家介绍几个观点。

一个观点认为,国学包括四库全书,也就是经史子集。经史子集里所包括的知识,就是我们国学的范畴。

那么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就符合我刚才对国学的定义。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知识系统,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就装在经史子集这四个箱子里。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常识(学了这么多年你知道)(6)

还有一个说法,说国学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

一个叫做义理,就发展成为我们现在讲的哲学。一个叫考据,就发展成为现在的历史学。第三个词章,就是现在的文学。

所以有一种说法,说国学就是文史哲。大家看我们现在大学里,跟国学相关的学科,就是文学、史学和哲学。

但有人说这个不算全面,国学还有更多的内容。

比方说一些经济学的内容,我们管理学界也总结叫东方管理学;这些都归为经世之学。

还有一个补充说,国学里也有科学技术。《梦溪笔谈》,那不是科学技术吗?《天工开物》《本草纲目》不是科学技术吗?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常识(学了这么多年你知道)(7)

所以最后把这个框架补充起来,就变成五个方面的内容,就是由义理、考据、辞章、经世、科技五个方面构成。

那么,国学在过去还有另外一种划分方式,就是三教九流之学

三教九流这个词,现在变成负面的了,说一个地方人员构成很复杂,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其实不对。

三教,就是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条根,儒释道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常识(学了这么多年你知道)(8)

“九流”,实际上是九个学派。农家、墨家、名家、法家、纵横家、小说家、阴阳家、医家、杂家。

你看,基本上诸子百家里面,重点的学派都涵盖在内。

那么三教为主,九流为辅,构成整个国学的体系,这也是一种说法。

我个人还比较认同三教九流之说,因为它以儒释道为核心,其他九家为补充,很全面。当然这没有标准答案。

总体来说,大家能够认识到,国学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知识系统;能够理清楚传统文化和国学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