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类生物它们被叫作“活化石”,虽然历经上亿年的岁月,但是“杀猪刀”却似乎没有让它们有一丝丝改变。而人类为了适应地球环境,在几千万年里就“进化”得“面目全非”了。

到底是因为活化石不进化了,还是人类对环境太敏感了?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1)

寿命能达到500年的格陵兰睡鲨

有人说所有脊椎动物都是由鱼类进化而来的,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鱼类是昆明鱼和海口鱼,它们最早出现于5.3亿年以前,被认为是现有人类、各种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祖先。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演化成了各种海洋鱼类的祖先。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2)

昆明鱼想象图

比如:存在于5亿年的脊椎动物之祖近亲——文昌鱼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3)

存在于4.2亿年前,最早的鲨鱼,也是现存最大的鱼——鲸鲨,如下图: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4)

存在于3.6亿年前的原始无颌鱼——七鳃鳗,如下图: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5)

而这些鱼类正是被我们现代人称之为“活化石”的生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基因过于强大的原因,它们与自己存在于上亿年前的、不知道隔了多少辈的“太爷爷”相比,在外形、生活习性和身体构造上几乎没有多大的差异。

人类的进化速度有多快?

反观人类的进化历程,你就会发现,我们似乎在一刻不停地进化,在不断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再适应环境的循环中,和存在于几千晚年以前的祖先相比,我们已经获得了太多,也舍弃了太多。

如果说,我们把大约1200万年前东非大裂谷的产生看作是猿猴进化成人类的分界点,那么从最初的猿猴进化成如今的现代人,我们已经进化出了许多技能。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6)

人类进化史

当猿人祖先从森林逐渐走向草原,他们发现爬树的能力已经无法帮助自己更好地采摘食物和对抗野兽。于是他们学着制造工具和武器,这让他们的双手更加灵巧,也让他们开始把双手从行走中解放出来,变成双足直立行走,这样他们就可以一边奔跑一边狩猎了。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7)

后来,茹毛饮血的他们发现吃生肉太容易生病,所以他们开始寻找药物和火种,保持吃熟食的习惯。但是熟肉吃不完更容易腐败,于是建立家园,储存食物,保护水源和抵御野兽的需求,让他们逐渐聚集起来,形成村庄、部落、种族和国家。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8)

然而那些想要互相吞并和占据资源的族群,让他们感到了威胁,于是农业和畜牧业应运而生,只要少出门,就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但是争抢土地和水源是人类从未改变过的话题,终于还是有部落被吞并了,国家和文明逐渐被建立起来。胜利者成为了统治者,而失败者沦为奴隶。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9)

或许是因为不断使用双手开发出了人类的大脑,让我们的大脑容量从650cc增长到1500cc,增加了两倍还多。聪明的古人开始寻找更加舒适的存活方式,建立起审美、语言、礼仪和艺术等多个体系,并且发现了享受这一切的方法是统治和奴役他人。直到近现代,这种方法行不通了,因为经历过思想解放的人类意识到了人人平等,意识到了反抗精神。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10)

仅仅是过去了千万年时间,人类就从自身的外形、器官功能、居住习惯和生存方式上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而“活化石”生物们似乎还在原地踏步。

“活化石”们是否停止进化了?

从人类的进化史来看,进化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帮助生物更好地生存和繁衍。那么“活化石”生物,在上亿年时间里,真的没有为了“更好的明天”而努力过吗?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11)

起源于2亿年前的鳄鱼

实际上,如果有机会,没有生物希望一辈子固步自封,如果可以,任何生物都会朝着繁荣壮大前进。比如最早产生于4.2亿年前的鲸鲨,虽然它们本身看上去没有多大改变,但实际上现存的500多个鲨鱼物种都是它们努力进化的结果,而且现在在各大海洋中,都有鲨鱼的生态分布,这不能说是毫无长进吧。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12)

而且鲨鱼中最年轻的成员是大约300万年前出现的,体长不到一米的斑竹鲨。也就是说,在人类祖先进化成南方古猿的时候,鲨鱼们也在为了寻求新的生存方向而进化。

然而,在近1亿年的时间里,这些鲨鱼在本质上没有多少变化,没有产生足以改变种群命运的器官或者生存方式。比如,没有进化出鱼鳔,也没有可主动开合的鳃,所以几乎需要终生不停地游泳才能保持下潜深度与呼吸。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13)

为何“活化石”们没有突破性的进化?

为何“活化石”们努力了上亿年的成果,在人类眼中却像是“懒得进化”?它们的进化速度为什么这么缓慢?对此,科学界存在三种可能的猜想。

1.环境说

正如达尔文进化论所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活化石”们能够在自己特有的生存环境中存活上亿年之久,说明它们能够适应这样的环境变化。比如说鲨鱼,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海洋环境从古至今就没有多大的改变,没有一种威胁它们的天敌产生,也没有某种能够大规模杀伤它们的细菌病毒。在这样安逸的环境下,它们已经缺乏了进化的动力。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14)

另一方面,尽管海洋的生存环境在某些地方会变得非常恶劣,但是遍布全球各大海洋中的鲨鱼们,总能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深度找到最适合自身生存的地方,是否进化都并不影响它们舒服地生存。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15)

2.身体构造说

还有科学家认为,“活化石”生物们的身体构造早在上亿年前,就已经达到了非常完善的水准,以至于它们在漫长的环境变迁中,还能依靠最原始的身体构造和功能,来对抗新产生的细菌和病毒。如此完美的功能,足以让它们“懒得进化”也能高枕无忧了。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16)

3.退化说

还有科学家认为,不能完成突破性的进化,意味着这些“活化石”生物其实正在退化。它们已经走进了生物进化的“死胡同”,所以只能守着自己现有的“一亩三分地”。但是这样也很难守得住。

因为具有更加高级的物种和具有更加先进功能的生物正在挤占它们的生存空间。也许鲨鱼不担心这一点,但是那些体型较小,缺乏生存能力的“活化石”们正在经历这一切。比如,这种看起来像甲鱼一样的生物“鲎”。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17)

它们早出现于4亿年前的泥盆纪,曾与恐龙们谈笑风生。在1.4亿年以前,达尔文鲎和美洲鲎分化出了许多分支,它们试图通过进化延续这个种群的繁荣,然而在中生代结束的时候,也就是6500万年前,这些分支都没能适应环境的变迁,最终全部灭绝。以至于如今仅存4个种群,它们与1.4亿年前的祖先几乎没有区别。

三个远古灭绝动物(被叫做活化石的动物)(18)

石炭纪晚期体长1米6的巨型希伯特鲎

生物在做出进化方向的选择后,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然而一个弱小的甲壳生物,缺乏像鲨鱼那样彪悍的体型和庞大的种群,它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