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叫《一起同过窗》。

很少看完一部电视剧的我却完完全全被它俘获了。

去年关注到第一季时,它还无人问津。

最近第二季上映,作为强力推荐者,着实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后感。

全剧,私认为任逸帆是最没有原则和立场的一个。

他花心又滥情,自称“浪里白条”“宇宙渣男”

可两季中(第二季截止到24集),最让我感动的场景竟然都出自于他。

或许,这就是所谓无情的人动情起来才最要命。

一起同过窗第2季评论(一起同过窗2剧评)(1)

第一季16集,钟白和路桥川像两个大傻子,在电话里抢着冲任逸帆喊出他们特意为他放的烟花颜色:“现在是红的绿的紫的……”

第二季,感动的场景有很多。

比如路桥川关于渣的排比句;

比如李殊词对肖海洋说:“我喜欢动物、荷花,还有庙”;

比如林洛雪冲毕十三吼:“我真的好讨厌你”。

还有16集话剧中那一大段经典对白。

可是都不及任逸帆对钟白吼出的那一句“你给我哪儿也不许去。”

一起同过窗第2季评论(一起同过窗2剧评)(2)

第24集,气冲冲的钟白道:“好朋友不应该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吗?”

任逸帆一把夺过钟白手里的武器:“有难爱谁去当谁去当,就你不行。”

钟白无奈:“任逸帆,如果今天是你受了欺负,我肯定也会义不容辞的。”

任逸帆笑笑:“我完全相信,而我也会亲自动手的。”

钟白不解:“那你还不站在我这边?”

任逸帆一字一顿道:“我只站在不让你受伤的那一边。”

顿时,屏幕外的我湿了眼眶。

都说男女之间没有纯友谊,所以很多人揣测任逸帆肯定喜欢钟白,我认为那是在扯淡。

因为他对她的感情,根本不是喜欢,而是爱,一种他对路桥川一样的情感。

一起同过窗第2季评论(一起同过窗2剧评)(3)

自认为第一季比第二季虐心的原因在于,第一季中,路桥川和钟白总会产生大大小小的冲突,这可苦了夹在中间的任逸帆。

而这一季,两个最好的朋友喜结连理,让他不得不适当为二人创造独处机会的同时,却不再饱受纠结之苦。

钟白一脸骄傲地说:“我们家任逸帆不会做这种事,我相信他。”

路桥川痛心疾首道:“慈母多败儿。”

一旁的任逸帆满脸无奈,对身边的同伴说:“麻烦你过来跟我爸妈讲两句话。”

任逸帆嫌弃他们二人占着茅坑不拉屎,路桥川却说,他和钟白为任逸帆做的最多的,不是给他找茅房,而是帮他擦屁股。

呵呵,真是话糙理不糙。

一起同过窗第2季评论(一起同过窗2剧评)(4)

在我看来,他们三个人的关系,是一种远远超过了爱情和友情的亲情。

虽然任逸帆扬言每一次恋爱,他都投入了感情,但我相信,对他那44个前女友的感情之和,也比不上钟白和路桥川中任何一个于他而言的重要性。

有人说,演员的演技太拙劣。

可是想想20郎当岁的我们,不正是这样一副青涩的模样吗?

要么用力过猛,伤了自己;

要么事不关己,伤了对方。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换成三个主演年龄加起来有100岁的所谓演技派来演,你确定自己不会出戏?

再者,如今遍布各大荧屏的小鲜肉们,又有几个人的演技能与其中的演员们相匹敌?

一起同过窗第2季评论(一起同过窗2剧评)(5)

有人说,就会灌鸡汤。

是啊,相较于第一季,这一季着实多了很多讲道理的成分。

可是你又能说哪句话没有道理?

路桥川义正言辞的A、B计划论,纵使最终落脚到感情,略显滑稽,可这个理论,不正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吗?

安于现状的人,选择了相对容易的B计划,从而错失了挑战的机会;选择A计划的人,则要同时承受收获和失败的风险。

肖海洋说,“不错”的另一个解释是“爱而不得,退而求其次”。

当你放弃喜欢你的,扬言一定要追到你单方面喜欢的女生时,殊不知,你也只是人家的“不错”。

一起同过窗第2季评论(一起同过窗2剧评)(6)

还有任逸帆第八日蝉的故事。

蝉在土中有七年的寿命,破土之后却只能活七天,有的蝉不幸被留到了第八日,它会感到异常的孤单,以此来类比自己的境遇。

衷心希望,内心孤寂的任逸帆,能够早日遇到和他同病相怜的第八日蝉。

有人说,剧中食物链一样的感情线过于荒唐。

对此我曾发过这样一种言论:在感情的食物链里,站在顶端的,往往都是最不要脸的那一个。

因为他既不会为了自己喜欢的而背上沉重的情感包袱,更丝毫不会照顾到喜欢他的。

真可谓“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一起同过窗第2季评论(一起同过窗2剧评)(7)

之前流行过“大学欠我一个肖海洋”这样类型的句子。

我却并不想变成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也不想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因为我有属于我自己的生活。

那种谓之平凡的生活,或许没有肖海洋这样讲义气的哥们,没有任逸帆这样魅力十足的潜在男友,没有毕十三这样学神一样的世外高人。

可那又有什么关系?看着他们笑闹,能让我回忆起曾经青涩的自己,不是应该很知足了吗?

据说可能会一个学年拍成一季,那我希望看到剧中所有人一直读到博士后。

你们不散,我的青春就不曾老去。

“我叫任逸帆,飘逸的逸,帆船的帆。”

这个自我介绍,我应该永远不会忘。

一起同过窗第2季评论(一起同过窗2剧评)(8)

写在最后:

在我心里,中国导演四大巨头分别是:王家卫、姜文、张艾嘉、毕鑫业。(排名分先后)

王家卫太懂演员和角色本身,姜文太懂社会形态和他自己,张艾嘉太懂女性,毕鑫业则太懂当下的年轻人。

好吧,我就不以偏概全了,更正一下,毕导太懂当下绝大多数的年轻人。

一起同过窗第2季评论(一起同过窗2剧评)(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