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性延年身心健

字源解说:

健康养心养身养性(说养养性延年身心健)(1)

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羊群。养,甲骨文(羊)(攴,手持鞭子),表示在山地驱赶羊群。造字本义:放牧羊群。篆文(羊)(食,喂食),表示圈羊喂草。古代称放牛为“牧”,称放羊为“养”。后来“养”专指圈喂家畜家禽。《説文解字》:养,供养也。从食,羊聲。字形采用“食”作边旁,“羊”是声旁。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供养,奉养;抚养,供养也。《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礼记·郊特牲》。殳能生之不能养之。《荀子·礼论》。以养父母。宋·王安石《伤仲永》。

培养,修养立太傅少傅以养之。《礼记·文王世子》。注:“犹教之。”

保养,养其身。宋·苏轼《教战守》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 • 疾医》。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礼记 • 郊特牲》。

谈经论道:

修身养性,修身:使身体健康;养性: 就是个人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言行和习惯的修炼和涵养。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心智本性不受损害。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出处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贫道本是南阳一耕夫,岂管尘世之事 只可修身养性,贫道去不的也。儒家的修身思想,所谓“三纲五常”就是个人修身的核心内容。“三纲”指“君臣义、父子亲、夫妻顺”;“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实际上就是一种个人修身养性的衡量标准。

养生术语。指精神情志的调养与道德修养。见《淮南子·俶真训》:“静漠恬惔,所以养性也。”道家与道教主张淡泊无为,涵养人的自然本性。又为养生的别称。

人,都愿意延长寿命,若想延年益寿,做到长生,就必须懂得养生。孔子说“操则存,舍则亡。(抓住了养字就生存,舍去养字就灭亡)”。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就与养字打交道,父母把孩子抚育成人,那叫生养,进入学堂学习知识,那叫教养,追求精神境界道德标准,那叫修养。年岁大了,气血由盛而衰,身体的器官趋于老化,需要修养、疗养、保养,不管怎么养,无非是以下两方面,养体与养心

  孟子认为人生最大的矛盾莫过于生死。而人都是欲生恶死的。“体有贵贱,有大小”。所谓的“大体”是指心之官则思的心;小体指心之外的器官,如口腹之类,把养心放在了首位。

养生

养生与养德古已有之。所谓养生,又称养身,乃保养身体、延年益寿之道。这方面古人积累经验多矣。《管子·形势解》说:“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庄子·达生》云:“人之所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险也。”《战国策·齐策四》曰:“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荀子·修身》道:“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等等,这些先哲之论不乏科学道理,经受千百年实践检验,堪称经典。

  养生固然重要,而养德尤胜于其。一个人只重养身而轻养德,养生也难以如愿的。这是因为人的健康与德操大有关联,所以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者寿”、“有大德必得其寿”的观点。唐代名医孙思邈也言:“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暇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云:“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针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之道,老子提出“三宝”论:“吾有三宝,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器长。”此言与孔子“仁者寿”如出一辙,可谓将养身与养德“高度统一”了。

  《论语》中提到一件事,某日司马牛向孔子请教君子之道。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问:“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乎?”子答:“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意谓能够自我反省而没有内疚的人有什么忧虑和畏惧呢?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道德经》中的两句话:曰“德是寿之本”,又曰“寿源于德”。由此可见,养生与养德的关系极为紧密,养生必先养德,养德可以养生。

  再回到孔子“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句话的确很有哲理。一个人的健康与长寿,看似是养生的结果,其实与精神层面的修养即养德不无干系。一个患得患失、忧心忡忡的人,哪怕天天养尊处优、保健有道,也难以长寿的;而一位能经常自省、检点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己、乐善好施、心境平和、淡薄名利的人,一个能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功名利禄的人,就一定会宁静致远,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即使遇到坎坷甚至逆境,也不会怨天尤人心烦意冗直至招来身体不测。可以说,能否“内省不疚”,正是一个人品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能够“内省不疚”者,才是深谙养生与养德之道的高人,才有望达到德高寿亦高的境地。

  所以,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养生首要的一环。诚如唐《孙真人卫生歌》所唱:“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明代冯梦龙更在《警世通言》中说:“不贪花酒不贪财,一世无灾去害。”那些缺乏道德修养的人,那些为名利所累的人,不能活得轻松自如,未老先衰、疾病缠身是必然的事。故而古人云:“养生贵在养心,而养心首重养德。”不道德的思想行为虽然不是病毒或细菌,却会通过大脑皮层及内分泌系统起作用,从而导致中枢神经传导受阻,器官功能失常。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说它是一种“病毒”、“细菌”,也不无道理。

  嵇康在《养生论》中剖析:“服药求汗,或有弗胜;愧情一集,涣然流漓。终朝未餐,嚣然思食;曾子衔哀,七日不饥。”说明中枢神经的作用远远大于医药。这与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也是完全吻合的:和谐的社会关系、与人为善的心态能使体内分泌出有益的激素和乙酸胆碱,这些物质能将血液流量及神经细胞调至最佳状态;同时大脑会分泌出一种天然镇静剂,使人获得内心愉悦,缓解精神烦忧。

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 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斎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

五知: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 ;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六节: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幸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七食: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暖些,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八乐:石成金的“八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则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静、疑思问、忿思维、见德思义。”

古人养性无五要

1.仁礼

  古人养性十分注意仁与礼。《孟子·离娄下》日:“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说明为人要重视仁、礼的修养,一言一行都要注意礼仪,相互之间要注意仁爱。只有这样,才能利于健康长寿。所以孔子反复强调“十二者寿”。《养心录集要》也讲:“身心严肃便是持敬,动作合宜便是集义”;“意诚则定,心正则静,身修则安”。

  2.性善

  我国古代养生学者很注重“性善”,认为“性善”不仅可以免除灾祸,而且可以祛病延年。如《千金要方》日:“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寿世保元·延年良箴》亦谓:积善有功,常存善德,可以延年。

  3.知足

  “知足”是修身养身的重要内容。《道德经》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庄子》日:“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只有“知足”,才能“常乐”,而终其天年;反之则病祸易至,而夭其寿。 古人认为“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知足者常乐,即使食草食,住茅堂,也能满足人的起码需求。 “有人斯有禄”是说大自然有了人,就会有其禄用。如同蚕饿了,桑树就抽出叶子喂养;蜂饥了,树就开出花来供食,因此贫穷者不必去悲嗟哀叹,费心思虑。因为往往是想要得到,却反而失去,想要往东,却反而往西了。“未来杳无定,何必预劳思。”这种思想如果从顺从自然万物客观规律来谈养生康体是正确的,但如果用“何必预劳思”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人去自觉认识养生长寿之道,陷入“宿命论”的怪圈,则是一种错误观点。

  4.忍让

  古人认为,修身养性要注意“忍让”。我国古代十分注意忍让,把忍让看作美德。《彭祖摄生养性论》日:“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柔弱畏威,神强也;鼓怒骋志,气强也。”《养老奉亲书》亦云:“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寿世保元·延年良箴》谓:“谦和辞让,敬人持己,可以延年。”常言道:“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这些都说明注意忍让,敬人持己,可免除忧患,不使神形受伤,从而可获延年益寿。

  5.宽容

古人云,宽容使人寿。养生之道在于胸怀坦荡,与人为善,通情达理,不计恩怨。生活中多一分宽容,就多一分友谊,少一分烦恼。宽容会使你心更静,体更健。宽容的心境如大海,能纳百川,容千帆。遇有烦心事,有一颗大心,盛得下喜怒,吃得下,睡得香。宽容别人,也能得到别人的宽容。漫漫人生路,悠悠岁月情,学会宽容,人与人之间才有真情。做到宽容,才能情长路更长,身心更健康。 上述“养性”的几个方面,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但其积极的一面可供修身养性,摄生延年者借鉴。

养心

何谓“养心”? “养心”就是拥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

《黄帝内经》认为是“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涵养心志;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庄子,“六字长寿经”:“少私、寡欲、清静”。少私:私为万恶之源,百病之根。鬼迷心窍,私欲缠身,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夜不成寐,日不安神,食之无味,形劳神亏,积累成病,焉能长命。寡欲:欲不可绝,亦不可纵。纵欲招祸,绝欲不生。少私寡欲,清静为正。少淫欲,不欺男霸女;节物欲,不图财害命;淡利欲,不夺权争势;寡名欲,不投机钻营。清静:清之静之,心态安宁,稳中自控,静中养生。头空心静,身轻神宁。利于健身,利于防病。

西汉董仲舒: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晋代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葛洪养生“除六害”:“善于养身者,必先除六害:禁声色,薄名利,廉钱财,捐滋味,除佞忘,去嘴嫉。”

宋代周守忠,养生“五知”: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1、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明·胡文焕《养心要语》

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

“心理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基石。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谁拥有了心理平衡谁就拥有了健康和长寿。

德者养心

“积善成德”,德的核心是做善事。中医认为德高者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庄子说,有修养的人“平易恬,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管子言:“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荀子也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孔子精辟指出:“大德必得其寿”。唐代大医孙思邈则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相反,德劣者往往病多寿短。巴西一位学者经三十年研究发现,有贪污受贿罪行的人,癌症、心脏病、脑出血发病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可见,道德修养不仅是品质的要求,而且是养生的手段。

仁者养心,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基本思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可以概括为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弟等。“恭”有谦逊、尊敬之义;“宽”有宽容、宽大之义;“信”有诚信、有信用之义;“敏”有勤勉之义;“惠”有柔顺之义;“智”有智慧、智谋之义;“勇”即勇敢之义;“忠”有忠诚、尽心竭力之义;“恕”有仁爱、宽宥之义;“孝”为善待父母;“弟”同悌,为敬爱兄长之义。一个人如果能仁全如此,其心境必定是欣慰和宽松,而不是懊恼、愤恨和作奸犯科后的恐惧,因此,“仁者寿”。善良者能获得内心的温暖,缓解内心的焦虑,故而少疾,恶意者终日在算计与被算计之中,气机逆乱,阴阳失衡,故而多病而短寿。难怪《戒庵老人漫笔》记载“一士取科第不以正,然与正人相来往,外貌虽轩昂,而心中实绥,竟不一载而死”。

怎样才能养好心呢?

孟子认为一清心。 “修其天爵(思想修养道德高下显示的等级)”。强调精神食粮。“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为学之道没有别的,把丢失了的善心找回来就够了。去掉杂念,多存,善良,那就是清心。二、寡欲。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无欲其所不欲(不该要那些不该要的东西)《孟子-尽心》)”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嚣嚣就是无欲的样子,尊崇道德,喜欢仁义,就可以达到无欲的境界。因此“人要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通过减少不健康的欲望,可以达到涵养心灵的作用。如果把我们的心比作一株植物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清除贪心和私欲,保持净心,发展自己性格中善良的一面,就好比是在给自己的心浇水、施肥,保证心的健全生长。总之寡欲才能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心情好,少烦忧,才是对心的最好的养护。

怎样才能做到寡欲?孟子强调,“养心”一定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专心致志”和“一曝十寒”这两个今天无人不晓的成语,就是孟子针对养心专门发明出来的。虽然孟子所提出的“存心”和“养心”,都是针对“心”而发,但含义略有不同。“存心”是就具体的心理活动而言,强调抓住良心不放;“养心”则强调培养健全的心灵需要时间和耐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存心”从短期行为着眼,“养心”从长远效果着眼;“存心”需要毅力和决心,“养心”需要细心和体验。故宫里有一个“养心殿”,这是帝王养心的地方。可见孟子的养心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影响很大。

养心的核心,就是平静心神,清心寡欲,减少各种欲望,杂念重生,心神动荡,这样就会消耗大量能量;气血动荡不安,心神外驰;而静心就是让气血按正常的规律而运行,自然养生中心灵释放法,放松法,就是减少各种欲望,达到内养精神,达到平心静气,养心,培充人体能量。静则神藏,静心养心

静是要人在一派纷繁的世界里能够独自安静下来。世界是从静寂中产生的,“有生于无”、“动生于静”,包括人的产生。人的精神更是来源某种静寂。心喜静,所以历代养生学家把清心寡欲、调养精神作为养生的主要内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 “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所谓“静则藏神”、“静以养之”,是指神静,而不妄思,也要防止用神太过。静是一种心态,如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是指不为名利所困扰的自然静,有助于神气内守。反之,神气的过用、躁动,为名利所诱惑,往往容易耗伤人的元气。因此,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心虚则神浮,心安则神全,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黄帝内经》云: “静则神藏,躁则神亡”,静则生阴,只有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遇事即发,七情失调,心神则失去平和,要知道过喜则伤心,过怒则伤肝,过忧则伤肺,过思则伤脾,过恐则伤肾的道理。《太玄经》曰:“喜怒伤性,哀乐伤神,伤性则害生,伤神则侵命。故养性以全气,保神以安心,气完则体平,心安则神逸,此全生要诀也。”说明喜怒伤性,哀乐伤神。伤性就会危害身体,伤神就会影响生命,所以养性以保全气,保神以安心。气全使身体平安,心安使精神安逸,这是保证生命的重要因素。控制思虑,保持平静,使人明白事理。当内心平静,气息就会和顺,身体自然健康,方能得到长寿。所以说,心平则神安,心平气和有利于延年益寿。

当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都能宁静自如时才能养心,心静神自安。静可以制怒,静可以除烦,静可以使意定神安。如果一个人终日心烦气躁,顾虑重重,异想天开,想入非非,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一旦达不到个人的欲望,就终日心神不定,烦躁不安,焦虑失眠,精神衰弱,则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将随之而来,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七部要经》云:“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欲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和养神以安于内,清虚栖心不诱于外也。”此话是指神思宁静,心志就平和,则身体 ,就会健康。若精神浮躁,心意摇荡,身体就会受害。要想身体健康,首先要注重调理精神。所以安静养神来保心,清虚静心使自己不受外界事物的诱惑。所以要学会“闹中取静”、“静中养生”的方法,搞好自身宁静养心的保上健。近年来国内外兴起“静坐法”,它确实可驱去疲劳,消除疾病,恢复体力,净化心灵,沐浴精神,是静以养心的好方法。

养生重在养神,神是人体生命的基础,是指人的生命力及其灵性和朝气,神在于养,情在于节,人的情志和形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以情来,寿随志定。情志是形体之根,内含精、气、神。而情志摄生最主要的为养神。养神是人对自身的认识,是精神、认识、感情和思维方面的修炼。古人认为神清则骨老,多情则骨衰。一般情况下,情志健康、无妄念的人,也是心理上最为健康的人。精神乐观、坦然,神思不变,气血就安然平静,就无害于脏腑功能,人就会远离疾病和衰老。若人多杂念,精神委靡,久而久之就会削弱正常的脏腑功能,气血运行失常,精神和身体得不到滋养,疾病将随之而来。若精神不空虚,意志不消沉,可使神有所依,志有所靠,神取形俱,才能享尽天年。

心藏神,就是要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精神状态。古人所说的神明为心,是指心的思维或者人脑的思维功能,管子早已论述了这一观点,他说:“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孟子也说:“心之官则思”,明朝《遵生八笺》把心脏和人的智慧分为上中下联系起来,当代有的医学研究者已发现心脏的思维功能。中医学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要养心神,首先要重视七情的调节。七情太过可使脏气失调,必须及时调整心态,稳定情绪。狂喜之时,要凝神静气,精神集中;暴怒之时,要抑制肝火,心平气和;忧悲之时,要舒散胸中之郁,精神愉悦;过思之时,要转移情绪,抒发情感;惊恐之时,要神志安稳,宁神定志。保持心理愉快是人的最佳状态,心神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使人体内阴阳平衡,保证内环境的稳定状态,通过养神能练意,有效减少或避免心理对生理的干扰,达到形神共养,心身统一。“心者,君主之官”,古人把心脏比喻为人体的君主,“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都在心的率领下承担各自的职责,有序完成各项生理功散。中医认为心有神明之心和血脉之心,神明之心不仅是生命的主宰,还掌管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人有“神、魂、意、魄、志”等5种情志的变化,分属于肝、心、脾、肺、肾等五脏,心神为五脏神的统帅。“心血脉”,心脑之间通过血液循环而发生密切的联系,大脑有赖于心脏的正常供血,才能顺利地完成各项生理功能,如心脑的供血发生障碍,大随之受到严重影响,危及生命。

调节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就是思想上的安定;虚无是指没有患得患失的思想杂念,无恼怒、忧思与惊恐等。这句话告诉人们,思想上安定清静,没有贪念妄想,那么就会真气和顺,精神内守,体外没有邪气干扰,体内无情绪波动,人体和外界环境协调统一,体内的真气调和而没有损伤,精神充足而不外散,病邪就不可能侵犯人体,人就不会生病。处世要与人为善,气量大,不斤斤计较,助人为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顺境也有逆境。遇到顺境时,不要得意忘形,沾沾自喜;遇到逆境时,不要垂头丧气,自暴自弃。无论处于何种环境,都要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乐于恬淡,使心志处于虚无状态,才能与天地同寿。

清心静神,就是保持心神清静,合理地用神。而清静是指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是思想的清静,需要经过修炼才能达到的状态。因为神气清静而无杂念,才可达到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清心静神主要是指心神不妄动,用而不过,思想专一,排除杂念,从而能专心致志地工作和学习。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入静以后,生命活动中枢的大脑又恢复到儿童时大闹电波的慢波状态,也就是人的衰老指标得到了“逆转”。通过社会调查发现,凡是经过重大精神挫折或思想受到重大打击之后,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调节,则多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地增加,如肿瘤、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只有经常保持思想清静,调神养心,才能有效地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有利于身心健康。

《太平经》云: “求道之法,静为基先。”说明求道的首要方法在于静。《直仙真指》云:“清静二字,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扰,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说明清是指心的本源清静,静是指气海安静。心源清外界事物就不会干扰,性情稳定而神气清明;气海静,邪恶的欲望就不可能产生,精神内守,脏腑强盛。心里纯净,神就不受干扰,人就能常常处于清静之地。而佛家的禅静是在修禅的过程中,修行者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抵制环境刺激对人的心理、生理活动的干扰,达到超凡脱俗,趋于寂静。通过禅定达到内心清静,精神不涣散;只有精神不涣散,身心才能健康,令人长寿。可知佛家的禅定养生与中医强调心理保健是相似的,即练身调形,首先要主动地调摄精神。因为精神清静,意志安逸,心神安定,达到真气调和顺畅而不生病的状态。虽然中医心理养生与佛家禅定有一定差别,但它们的养生宗旨是一致的,即静心养性。

中医学认为心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持全身血脉的运行,二是主持整个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因为心有主持整个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故有“心为十二官之主”的说法。表明养生首先必须养心的重要性。

心是人体活动的中心,五脏以心为主宰。心脏一旦发生病变常常累及其他脏器,其他脏器病变也常常影响到心,心脏上通于肺,肺能辅心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心阳根于命门真火,如心阳气虚,宗气不足,肺不能主司呼吸,肾虚不能纳气,则气逆而为喘,或先由肺肾两虚逐步发展到心阳气虚而作喘。若心病及脾,心脾两虚,心阳不振,而致脾失转输,肾失蒸化,气不化水,水液内停而为饮,或泛溢于肢体形成水肿等。《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意思是说心脏好像地位最高的“君主”,它具有主导和统帅全身各个脏腑功能活动,并使各脏腑相互协调,人们的聪明智慧都是从心脏产生出来的,并指出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故古人所说的心,是指心脏和心的思维或者人脑的思维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心的气血旺盛,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精力充沛,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若心有病变,则可导致精神神志的异常,出现失眠、多梦、健忘、反应迟钝、精神委靡等临床表现。孟子早就论述了这一观点,他说:“心之官则思”,意思就是说心的功能就是思维。《列子,汤问》记载了神医扁鹊为鲁公扈、赵子婴两人开)》,施换心移植手术后,两人回到各自的家,妻子却发现不对头,遂打起官司,后经扁鹊说明情况,才真相大白。这说明我国古代提到的心,不单纯是指心脏,大多数情况下是指人的思维活动。

养心是保持全身五脏六腑功能正常活动的基础,如果心的功能失去正常,就会影响到各个脏腑的功能,必将发生紊乱,气血运行的道路闭塞,脏腑之间失去协调,整体性遭到破坏,损伤形体,人的生命就遭到严重的危害。《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明”就能心宁神安,因为精、气、神为人身之宝,精足、气充、神全,是养生延年益寿之根本。本固而精生,精生而化气,气生而化神,神全而身健,故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正如《道家养生学概要》中所说: “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神之主宰,炼精炼气炼神,均需先炼心开始。” 《古今卫生要旨》云:“养生家当以养心为先,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自守。”说明以养心神为先,心神平和,情绪稳定,脏腑和调,气血通畅,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就能保持身体健康,这是养生长寿的关键。故养生必先养心。

当然,保养好身体,从营养学的方面还得控制饮食,适度运动。《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蔬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属于最早的合理饮食论述;根据自身的体质加强体育锻炼,做好保健运动。从社会学父母,养体离不开食色,孟子说“食色性也”。但必须适度,取之有道符合社会道德和自己的身体,“广取””博爱”是不可取的。

 用什么方法养体,用什么方法养心,以及养体与养心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比如物质富足了,是合理饮食,还是选择大鱼大肉?娱乐多样化了,去山野田园陶冶性情,还是选择声色犬马。选择正确与否取决于是否分清了事情的。主次,关系到修养的成败。汉代哲学家董仲舒对于养体与养心的关系论述道:“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所谓的“义”是指道德原则;“利”则指物质利益。但是心和体不是并列的,义和利不是等重的。“体莫贵于心”,养心之义大于养体之利,他论证说:“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人无义者,虽高贵莫能自存”。把义放在了第一位。

  总之,儒家认为养心必须讲仁义、存善念、重道德,才能通达乐观,益寿延年。

养神

养神,使自己的身体与心理处于平静状态,排除杂念,静心守神不胡思乱想,以此来恢复精神和体力。

本经阴符云: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 。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 ,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穷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生受于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 ;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物化。知类在穷,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逃邙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养生三个基本要素,即调心以养神,运动以养形,呼吸以养气,“神”指人的精神意念,是人体生命活力和精神活动的总称。《淮南子原道训》曾说:“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也就是说,“神”由精、神、气、志四方面构成,如果能够加以稳定和强化,那么身体就会日益健康,反之,精神一旦崩溃或衰竭,身体必然要走下坡路。早期的医家也同样强调精神调养,认为精神疗法优于医药疗法,主张病人在治病的

端正心态。道家养生更是首重“精神内守”的原则,认为只有养神调心之后才能习练各种功法,如果精神不集中、不健康,一切修炼都会徒劳无功。

道家养神,重在“静养”。首先,道家养生派提出“我命在我”的主旨,意思是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要想生命充满活力,并且长寿幸福,那就要摆正“形”和“神”的关系,形指身体,神指精神,形只是“生之具”,而神才是“生之本”。只要养好了“神”,形就好炼了。所以,道家讲究安心静养,排除杂念,使精神世界到达纯净的境界。道家养生术中的守一派、存思派、导引派、服气派、胎息派、内丹派,都以“静养心神”为首要前提。如比守一派的特点是:在身心安静的状态中,将意念集中守于身上的某一部位,从而使外界杂念无法干扰,人体便在“静”的情况下混一归真,完美健康。存思功法也是在思想高度入静的基础上,忘掉自我,以便消除体内一切不适。这两派功法,都是静心养神的有效实施。

儒家养神,提倡振奋精神,即所谓“存心养心,心造自得”,就是说,必须用乐观的心理状态、宽大的胸怀抱负、高尚的情操理智来保养精神,达到精神永远高昂的程度。如此一来,儒家的养神便要求“动养”。儒家认为,精神不振奋,身体自然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什么事情也就干不好了。所以,儒家的养神往往与济世助人以及功利主义结合在一起,这与道家养神的恬淡无为,自然背道而驰。

医家亦重养神,认为只有先养神而后才能养生,但医家养神与形体的肥瘦、血气的盛衰以及外部环境都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医家综合疗病的能力。单就养神而言,医家讲究自我控制精神,自我约束,减少思想负担,以愉快为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家养生派常常主动地运用某种方法去转移病人的精神和意念,借以改变其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黄帝内经》称此派养神为“移精变气”。

杂家养生派也注重养神,他们的观点是“用而有节”,也就是适当振奋精神,既不能完全入静,处于一种麻痺状态,也不应该高度兴奋,扰乱七情六欲,必须“不失中正”。看来,这是一种在道家和儒家之间的折中理论。到后代,道家静养心神的学说发展出若多的静功,导引家采纳儒家学派的理论推出了数不清的动功,而杂家的养神方式始终独成派别,这就是在养生界独树一帜的小劳体系。

唐朝时,孙思邈开创了“自善养神”学说,所谓自善,就是通过人体心理和生理的自我修养去达到精神世界的完美健康,也就是自我完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多方面来调节身心,控制情绪,避免大怒、大悲、大忧和大躁。施肩吾则全力推崇静养方法,提倡排斥一切杂念,甚至减少社会活动,自我调养精神,用“守神人静”、“养神保气”的方式去增强体质。受他的影响,唐代不少养生爱好者都去入静养神,反对高能量的身体运动。这种静养虽然能够使人收心静气,保持心态平衡,适当地调节了人体功能,有益于年老体弱之人静调肌体,但也过分地减少运动量,造成了某些副作用。司马承祯主张通过修炼形气来养和心灵,认为养神不能只调节心理状态,还应该利用“外气”来补益身心。可以看出,唐朝人在精神保健方面发掘出了更多的精华。

宋朝人把养神推向了精神文化生活的广阔领域,倡导用各种娱乐活动来调养身心。比如著名的述齐斋养神法就包括十大内容:读义理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淡;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奕棋。在这其中,琴棋书画成为养生养神的借用手段,栽花养鸟成了陶冶性情的有效工具,不能不说是古人在精神保健方面的一大突破。人们终于发现,除了静坐调心、自我修养之外,大自然的一切美妙环境和生活中的各种有趣意向,都可以成为养神的可行途径,这样,人们把精神保健与文化活动有机地调合在一起,通过娱乐身心来增强心理健康,确实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金元之际,这种见识渐占上风。如《寿亲养老新书》引述“养神五事”,就是静坐第一,观书第二,看山水花木第三,与良朋讲论第四,教子第五。静坐可以调节情绪;看书则可以增加知识,有益于精神修炼;至于山水花木之美景必会使人心旷神怡;与朋友们交谈能够得到有益的启示,接受更多的信息;教育后代则可以看到未来希望,产生莫大的喜悦和期待。这种综合养神的做法确实让人充满信心。

明清时期,养生之术已是汗牛充栋,不可胜计,精神保健的方法也如洞庭之水,一望无际。大部分人都准确地认为,精神是养生的第一要素。《五杂俎》说:“高寿之人多能养精神”;《四友斋丛说》言:“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真道。”当时,很多人都注重情绪的调节,避免过激情绪的危害与损伤。养生者认为不良情绪中,以忧怒为害最深,即所谓“七情之气,惟怒最甚”,“百害之中,以忧为烈”。人若生气发怒,血脉心理都会处于不正常的状态;人若忧愁过度,整个肌体都会快速衰竭。为此,调养情绪必须首先要“制怒”和“去愁”。为了有效制怒,养生家们力倡“忍”法。陈白沙还写了一段《忍字箴:“七情之发,惟怒为遽。众怒之加,唯忍为是。当怒火炎,以忍水制。忍之又忍,愈忍愈励。……如其不忍,倾坏立至。”为了消除忧愁,养生家们提倡“笑”法,也就是乐观地去对待一切事物。当时有所谓笑、让之术,笑可开颜,让(谦让)能躲避不良刺激。有谚谣曰:“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可见精神愉快,人际关系良好,大家和睦相处,确是安神养生的首要前提。此外,明清人士还通过蓄养精力、节制情欲、慈心求善等方式

来保养精神,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豪然之气;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到底会养什么气,都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要真正锤炼浩然之气,一是得从文学修养上下功夫,再者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多多注意,也就是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要像我们吃饭一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提取各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式各样的营养,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调养。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汲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豪然正气也!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以“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为禀性(本气),后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书不化的“两脚书柜”,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汇,善于吐纳,作文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不大相同。所谓韩如朝,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惯透于文章的具体表现。

人虽有先天禀赋,气质的差异,但读书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须读书多,养气厚,厚积勃发,那手笔,“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养气,中国人有许多的格言,比如“出为天下重,退读圣人经”之对联,其下联“退读圣人经”就是讲养气,与“当无事时自固气”、“穷则独善其身”、“养十年气,读万卷书”同出一辙。宋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见《黄庭坚文集》)黄庭坚是宋代大书法家,诗写的也是一流,他对养气这段论述,流传很广。“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而我们许多许多的人都是长年累月地不读书,沉溺于享乐之中。去年整肃正部级,几个高官落马,你看他们那面孔,皮肤松弛,双眼肿胀,一脸的酒色之气。气宇轩昂、气冲霄汉、气壮山河、气贯长虹、气势逼人,清气、正气、浩气……中国这么多的关于形容“气”的词汇,好像都与他们无缘,唯有“气数尽了”似乎适合!

中国古代人为什么这样重视“养气”?因为在古代中国人看来,宇宙自然以多种方式在表现着自己,一是外在的和静态的存在,即自然现象;一是内在的和动态的存在,即精神气色。五行的生克转化,构成了万物的种种形态;阴阳二气的相生相化,则是万物的内在本质,因此,阴阳二气又是宇宙包括人在内的真正的本质的生命力。大自然不可缺少这种内在的“气”,否则万物不能生长;人不可缺少这种内在的“气”,否则缺乏生命力。我们都有感受,在自然界,土地肥沃、物产丰美的地方,一定是景色秀美气候宜人的地方,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场”——即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反之,草木不生的沙漠,一望无际的戈壁,则必然荒凉,必然缺少生机勃勃的“气场”。

人作为大自然的精华,是整个宇宙自然的缩影,全息着宇宙自然的各个方面,内秉阴阳之气,外赋天地之行,因此也是外在的静态的“形”与内在的动态的“气”的统一,二者的合一才构成一个真正的符合自然规律的人。心脏为什么会跳动?血液为什么会流动?这是“气”在起着作用。中医理论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无血不存,血无气不行,二者相互依存,人才能够活着,才能够生机勃勃。

此中的“气”,就是中医所说的“元气,先天之气”,是一种不可见的特殊的物质形式,如同已被人类认识和肯定的经络。元气来源于父母的遗传,是由“元精”化生,藏之于肾,为人体健康的先天之本,是生命的最原始的动力。元气充裕则身体健康,元气不足或受损则生病,元气耗尽则生命终结。细观周围,凡相貌出众、高贵清拔、神采奕奕之人,无不是生命力旺盛,修养极好。反之,则神昏色暗,萎靡不振,生命力薄弱,意志低下。

对人类来说,气又有先天所秉之气和后天所养之气。 因为人即是自然的存在,又是类的存在。从自然角度讲,气是人生命的不断的运动的结果,是同外界自然的信息的交流中施放出来的物质因素,是人的内在的生命力的显现。从社会角度讲,气是后天的人伦准则观念、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所化成的精神意志,如庄子的那种超然物外的博大,英雄人物的那种襟怀山河的志向。

由于气是人的内在的生命力和原动力,因此人一旦原动力不足,就缺乏生命力,就必然使暴戾浊乱之气趁虚而入,伤害先天之气,比如纵欲、暴食暴饮、过度辛劳等。所以中国古代有识之士特别重视“养气”。养清气、正气、浩然之气……将人身内在的和动态的存在,即精神气色涵养充沛。体壮人欺病,正气足了,暴戾浊乱之气便难以趁虚而入,原动力便会生机勃勃。

养气之道

古人云:“智者知养生也” 养生重要在养气。

吕洞宾《百字碑》论述了道家气功修炼过程、方法和景象。其中两句话“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曰:养气忘言守。丰祖注:凡修行者先须养气。养气之法,在乎忘言守一。忘言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诀曰:缄舌静,抱神定。

孔德解:内丹养生最基础的命功功夫就是养气。养气就是先制止生命物质精华的不流失,并使之蓄养起来。养气的方法就在于“忘言守一”。忘言,就是闭口不说话。这里关键在一“忘”字,即无思可念,故无话可说。如果不能清心寡欲,脑子里杂念丛生,就是紧闭口不说话,那话也在脑子里团团打转。“忘”之诀,在于从根本上消除杂念,自然无话可说。故欲闭口言,先须除心言。守一,就是守混沌。此混沌是无人、无我、无天地万物之境界,因无所分别,故名为“一”。“一”是用数字表示,若用图像表示,“一”就是个空虚之圆圈。动言即耗气,动心即劳神。故,能忘言则气不散,能守一则神不出。神凝气聚,养生之益得矣。忘言守一的法子是:口唇闭合,舌顶上腭;洗心涤虑,神定气活。

《摄生三要》说:“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神之于气,犹母之于子也。故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消,若保惜精气,而不知存神,是茹其华而忘其根矣。”这里说明了练功中精气神三者的关系,特别强调神所居的重要地位。

《嵩山太无先生炁经》中说:“是以摄生之士,莫不练形养气以保其生,未有形而无气者,即气之与形,相须而成。”由此可以看出,古气功家虽然重神、气,但从未忽视形。对此,陆彦浮真人说得最为透彻:“神者生之本,形者神之容。道以全神,术以固形,神全而形固,则去留得以自如矣。”这与《易筋经》的讲法是完全吻合的。

晋代著名医家、气功家葛洪在他的重要著作《抱朴子。内篇》中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养气以生者也。”

金元时的全真教创始人王醁说:“学道无他,在于养气,心液下降,肾气上腾,至脾元,氤氲不散,则丹聚矣。”(李晔《六砚斋二笔》.

王醁之后马丹阳也忠实地执行其师的主张,宣扬静心养气的内丹术。他说:“夫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净为基。节饮食,绝思虑,静坐以调息,安寝以养气。心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精全,神不扰则丹结。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不出户庭,而妙道得矣”(《马丹阳道行碑》,

《少林拳术秘诀》一书中讲:“气功之说有二,一养气、一炼气。不过柔术之功用,多在於取敌制胜计,故于养气为尤不可缓也。”

陈直在《寿亲养老书》中说:书中归纳出古人养气的一些经验:“一者,少语言,养气血;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此七者强调了“慎养”:但由于气是流行于全身、不断运动的,所以人体也要适当地运动,促进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才会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古人提倡“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可使之极(过度)。”我国流传下来的多种健身运动及气功,就是以动养气的宝贵遗产。

有人总结出养气十六诀:

一、慎言语以养神气

人的生命活动是以神(意识)作主宰的。古人把神称作“君主之官”,意思是说,神对人体就像 国家的君王对百姓那样,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因此,对神的养护是第一位的。反之,神的耗散对人体的危害也是最大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养神气呢?《西游记》里有句话言:“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就是说,讲话不谨慎,好讲大话、假话、废话,易于伤神散气。此外,讲话过多,则言多必失,就可能会滋生是非,引起烦恼,就会进一步伤神耗气,影响身心健康。古之善养生最重视对神气的养护,主张精神内守,寡言静养。人的神气充足了,精神就稳定了,精神主宰生命活动的地位就可能确立起来。

二、忌狂喜以养心气

养生的最大障碍,是人经常波动的情绪。产生情绪的根源是大脑受到外界不同信息的刺激而引起心理上的不同变化,如“喜怒忧思悲恐惊”,古称“七情”,就是这种心理变化的结果。“七情”的产生直接连着内脏的气机。喜的情绪影响心脏气的变化。《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喜则气缓”。事实上,人们过于高兴时,往往笑得直不起腰,缓不过气来。中医理论认为:“喜伤心”。这里所说的喜是指过份的喜悦,亦既大喜、狂喜。过喜的情绪一旦产生,就会促使心气聚然上冲,原本沟通的心肾之气一下子分离开来,使之失去平衡而引发出心脏病,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当然,养生也必须保持喜悦的心情。而它与大喜、狂喜有什么区别呢?其根本分界线就在于喜的时候是否引起情绪的波动。而养生要求的喜,是在心里上泛起淡淡喜悦,是比较理智的,能够自控的。这种情绪反应在脸上,是似笑非笑,或面带三分笑。狂喜则是非理智的,是失去自我控制的大的情绪波动。怎样才能避免和控制狂喜呢?一是看淡名利;二是加强对情绪自控能力的锻练;三是遇到狂喜时可以想自已害怕的事,借恐冲喜。

三、乐助人以养胆气

人的胆气大小往往与自己的公心多少相联系的。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我无身,吾又何患?”意思是说,我之所以经常担心会有祸患,因为我考虑的是自身;如果不考虑自身,还会怕什么祸患么?在这里,老子教人处事做人要多行善事,助人为乐。一事当前少想什么私字、我字,多想集体、别人,其胆气自然会壮起来。试想,一个道德高尚、勤于为人民服务的人,一定是乐观向上,胆气过人的。俗话说:“心中没悬事,不怕鬼敲门。”这种不怕鬼、不信邪的胆气,来源于无私心。反过来说,私心重的人,总是常怀戚戚之心,处处谨小慎微,内心很少有安静的时候,活得很苦很累。特别是那些干了坏事的犯罪嫌疑人,不可能有豪壮的胆气和平静的心态,他们作案时会隐蔽的害怕,案发后则总是提心吊胆。

四、善制怒以养肝气

“怒伤肝”,发怒往往能够制人于死地。比如诸葛亮三气周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周瑜的气量狭小,受到诸葛亮的强刺激,盛怒之下,肝气上冲,把肝动脉管冲破,引起大出血而死亡。另外,大凡患有肝癌的病人,绝大多数是易于发怒而又不能自我调解这一情绪的人。因此,养肝气的重要一环就是善于制怒,增强对怒的情绪的调解能力和自控能力。善于制怒与佛家提倡的“忍”有本质的区别,“忍”只能使怒的情绪不发作出来,但怒的心理并没有变化,忍多了就会使肝气淤滞,成为致病的因素。正确的制怒方法,就是儒家强调的要保持中和之气。何谓中和之气?儒家认为:“发而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说,人受到外界刺激想发怒,当即意识到发怒会伤肝,在意识的作用下,把怒气化解为正气而没有发作出来,这就叫做中;有时这一怒气需要发作出来,但这是受意识控制的,善意的,其发作是恰如其分的,这就叫做和。保持中和之气,就能制怒而养肝气。

五、少忧思而养脾气

“脾主思”,“忧思伤脾”。人在由各种矛盾构成的社会中生活,不可能没有忧愁的事。好忧思者其显著特征是胡思乱想,久而久之,“思则气结”,食欲不振,神经衰弱,面黄肌瘦,导致疾病。从养生出发,人虽不能杜绝忧思,但可以减少忧思或化解忧思。化解忧思的良方是使自己的头脑变紊乱为专一,变无序为有序,变忧愁为乐观,变狭隘为宽容,这样就能打开“气结”,充养脾气。

六、食清淡以养胃气

脾与胃一个属于脏,一个属于腑,有着共同的属性,调养脾气,重在抽象的意识,而养胃气,则是从实在的形体上讲的。“胃为后天之本”,可见胃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程度。养胃气首先要给胃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食大鱼大肉或过于油腻的食物,就会增加胃的负担,降低胃的消化功能,甚至造成各种胃病。食清淡包括低盐、低糖、低脂肪(即三低),坚持素食为主,素荤、粗细搭配,多吃蔬菜和新鲜食物、整体性食物。根据各自的身体实际和不同季节,实行科学进补。同时,还要杜绝暴饮暴食,不求美食美味,只求科学合理,从清淡中养护胃气。

七、常咽津以养肾气

“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充足,人的生命力旺盛,就能推迟衰老,延年益寿。养护肾气有很多方法,其中道家的“练津生精、练精化气”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津液咽入腹腔丹田,伴以意识的作用,就可以转化为肾精之气。口腔的津液是一种晶莹透明的带有甜味的液体,而不是有粘性的唾液。练津就是用舌抵上腭刺激内分泌神经群,也可以用叩齿和舌头绞动上下内外牙齿牙龈的方法,激发口腔的津液分泌,待津液涌满口腔时,分三次咽至下丹田(三次的线路为:左线、右线、中线),照此长期咽津,肾气自然充足。

八、深呼吸以养肺气

古人养生要求是做到“三调”:即调神、调形、调息。而调息是针对呼吸而言的,要求呼吸“深细匀长”,养生的呼吸方法很多,如鼻吸鼻呼、中吸口呼、鼻吸口呼、口吸鼻呼、喉式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顺呼吸、逆呼吸等,无论采用哪种呼吸方法,一般都要做到“深细匀长”。这样呼吸可能锻炼肺活量,增强肺功能,使体内能补充更多的氧气和其它能量。深呼吸是调息的前提,“细、匀、长”是深呼吸的保证。过去有的养生家在练调息时,鼻孔前放一鹅毛绒,在呼吸时若鹅毛绒不动,才算达到了“深细匀长”。庄子提出的“以踵呼吸”,就体现了庄子呼吸的深度和调息的功夫。

九、多运动以养骨气

人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这里,主要是指人的形体运动。人体运动多了,可以保持肢体大小关节的灵活度。大小关节的灵活,标志着体内各条气路上大小隘口的畅通,从而使骨骼摄取内外营养(包括钙质、胶质等)的功能大大加强。一个骨气充足通畅的人,决不会出现骨质疏松、关节强直、骨质变形等症状。当然,通过形体运动养骨气,还有一定的窍门,就是在运动时,必须加上意念,做到形与神合。具体地说,就是把意念收到身体里边去,这叫内守法。运动上肢时,意念注入到上肢,运动下肢时,意念注入到下肢。总之,运动哪个部位,意念就注入到哪个部位去,此乃中医所云:“意为气之帅”,“意到气到”,就是说在意念的主导下,意注入哪里,气的能量也就随着补充到哪里。这种形与神合的运动对于充养骨气,乃至养护全身,都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十、广交友以养人气

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这就决定了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社会,而人和自然的关系则是通过社会这一中介来维系的。这说明人的生命活动既不能脱离自然,也不能脱离社会。然而古时候一些养生家都主张“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进行闭门清修,从而隐于深山老林、大漠石窟,像与社会隔绝了。其实不然,一个人如果真正脱离了社会,也就不能称之为人了。过去曾经报道的一些狼孩、虎孩、象孩,他们从小就与这些动物生活在一起,接受的是动物的信息,也养成了动物的习性,其结果也就改变了人的性质。所以,养生保健不能自我封闭,要通过广交朋友,建立起开放式的、和谐的生活空间和广泛的人际关系,以强化人的群体效应,即强化人气。人气旺,事业兴,利养生,身心自然健康。

十一、好读书以养灵气

一位科学家说:“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这话符合养生的道理。我们所说的灵气,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灵感。而人的创作力大都本源地灵感,作家、诗人的不朽之作和千古名句基本上都是在灵感中诞生的,书画家的一些传世之作是在灵感中完成的,科学家的有些发明创造是在灵感中实现的。甚至有的军事家指挥的大的战役的胜利,也是在灵感中筹划和实施的。人的灵感虽然有天资聪明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养成读书的习惯,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脑元体里储存的知识信息越多,激发启动灵感的能量就越大,因而灵感显现的机率也就越高。一个伟大的天才如果不学习掌握航天技术知识,他无论如何也创造不出宇宙飞船来。有了灵气,就是有了智慧,不仅事业会获得成功,而且能从多方面、多层次去养护自己的生命。

十二、不显露以养元气

元气是人的受精卵形成的刹那间,由宇宙自然注入的最原始、最根本的生命信息,它伴随人的生命全过程。人的生长衰亡都是由于元气的变化所决定的。元气充足,人的生命力就旺盛;元气减少,生命力就衰弱;元气消失,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人生减少散失元气有几个大的途径:一是发生对心灵有振憾、对躯体有摧残的大的事故;二是长期生活在精神受折磨的环境中;三是患了大病,甚至动了大的手术。以上三种情况有时是难以用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还有一个丢失元气的途径,那就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即好显示自己。自我显摆,人体是由内向外散气的,由于显摆时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散失的则是元气。一个人显摆与否是可以受主观意识控制的,所以,我把不显露自己列为养生的内容之一。

十三、居中道以养和气

古人认为,修养深厚的大德之人身体内外具有一团和气。春秋末年,镇守函谷关的尹喜感受到远方有一股“紫气东来”。这股紫气即和气。尹喜感知到他最尊敬的老师老子就要来了。因为老子具有高尚的道德,所以其和气范围也就比较大。这里说的和气与缺乏斗争精神、充当老好人的一团和气是截然不同的。保持和气的关键,就是要居中(儒家叫中庸,道家叫中道),就是说,待人接物,处理问题,都要不及不离,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搞极端化。过去搞商贸的称“和气生财”,搞政治的称“合为贵”,搞伦理学的称“家和万事兴”……许多实践表明,和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和气能给人营造出宽松愉快的心理和生活环境,和气能使人健康长寿。

十四、意内守以养真气

人体内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营气、卫气、膜络之气等,还有一种叫真气,藏在丹田里,它是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相互混化的产物,是人体内十分珍贵的气机。老子所说的“虚其心、实其腹”就是讲人的养生必须做到心虚神静,腹部充实(即下丹田真气充足)。腹部丹田真气充足的关键就是意念引导虚空的元气,内守于丹田,在意的作用下,促成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在丹田混化为真气,借以不断强化自身的生命力。

十五、祛惰性以养志气

惰性这一与生俱来的恶习是人们养生的头号杀手。养生修练并不是件太难的事,难就难在像韭菜一样不断滋长的惰性上,“剪不断,理还乱”。在惰性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人的志气怎么也长不起来。反过来说,一个注重养生的人如果缺乏志气,那么他的养生保健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养生保健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要贯穿人的生命的全过程。在其漫长的养生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于家庭、社会、乃至自身的干扰,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在干扰和困难面前,每前进一步都需要志气做保证。所以,失去志气,谈何养生,若要养生,必须“日损”惰性,“损之又损”,以至把志气真正树立起来。

十六、坦胸襟以养正气

这是养生的至高标准。养生的的过程就是一个正确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要实现养生的目标,就要树立“大道为公”的世界观,具有“心包天地”的大胸怀。然而,“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特别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一是“私”字,一是“执”字。中国长期的私有制形成的私有制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可谓根深蒂固,改造私有观念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另外,人们在常态中认识主观世界往往带有片面性,缺乏整体性,但却非常执着。这种执着于局部忽略整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社会上带有普遍性,人有私心和执见,就不可能有坦荡的胸怀,也不可能颐养正气(即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养生者要坦胸襟,就要祛私心,树公心,行善心,用真心,献爱心。只有这样,才能树起一身正气。

养生不仅修身,更强调修心。两者相比之下,修心是最难的。修心不仅要在静的背景下净化意识,陶冶性情,更多的是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磨练自己的心性,以增强精神的承受力,适应力和自控力,进而拓宽心胸,涵养道德,完善自身。

我们所讲的养气,在人类,就是将这种原动力引申为精神的质量,体现在我们的五官,使其光华照人;在山川,就是将这种原动力引申为天地正气 ,赋予河岳日星之上。国家每到危急关头,正气便成了十分宝贵的精神遗产。正字虽然只有五笔,但它好写难做。它横无折竖无勾,无撇无捺,一切好事、善事皆源于一个正字。唐穆宗看柳公权写字,曾颇为郑重地问道,你的字怎么写得如此之好?柳公权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当时正沉溺酒色的唐穆宗听后“默然改容”。

读书养气,览山川也养气,静思更养气;营养均衡,喜欢运动,体格健美也是一种养气。人常说此人有江山之气,就是指腹有诗书和气的浩大。我去过许多所谓风水好的地方,其实就是风景好。“石蕴玉而山辉,沙怀金而川媚。”都是说要有树有水。没有树没有水,风水肯定不好。这些年我们的树越来越少,沙尘暴干旱便越来越多,风水自然就会越来越坏。有位陕北的同学说,中学时代就开始栽树,现在三十年过去了,山还是光秃秃的。这是假栽树,是统计数字中的栽树,犹如贪官书架上的书籍,纵然多也无法改变他们的气质。缘何,概念上的书籍,装门面而已。

气宽可以包容万物,气和可以盈溉万物,气清则显事物的本质,气正则澄万物之理。我们观山川之宽和,是看它的地域面积、所藏之物,我们看君子和小人,是察其气之浅深,色之躁静。气长而舒圆,和合而不暴,是善于自我调节之人,得失不足以暴其气,喜怒不足以惊其神,是有道德操行、能容万物的君子。麻衣相学推崇“龟息”,即所谓呼吸轻盈,卧而不喘,并由此推定这样的人一定身体健康,有福有寿,为国之根、人之表。

名人名言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晋·葛洪《抱朴子》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

纵欲戕生,古今同慨。清·梁章钜《退庵随笔》

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明·高濂《尊生八笺》

要长寿,读书花月随前后。《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清·刘承干《嘉业堂丛书》

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明·万全《养生四要》

一身之气,皆随四时五运六气兴衰,而无相反矣。金元·刘完素《素问玄机病原式》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养生者,心欲求寐愈难。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明·王文禄《医先》

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明·万全《养生四要》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喜怒衰乐之发……可节而不可止也,节之而顺,止之而乱。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乱。战国·韩非《韩非子》

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明·高濂《尊生八笺》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西汉·刘安《淮南子》

食莫若无饱,思莫若勿致。春秋·管仲《管子》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晋·葛洪《抱朴子》

人勤于体者,神不外驰,可以集神;人勤于智,精不外移,可以摄精。清·梁章钜《退庵随笔》

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明·万全《广嗣纪要》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明·胡文焕《养心要语》

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明·袁坤仪《摄生三要》

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明·胡文焕《续附·养生要诀》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汪绮石《理虚元鉴》

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明·高濂《尊生八笺》

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唐·张湛《养生要集》

慈、俭、和、静四字可以延年。明·袁坤仪《摄生三要》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

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明·万全《养生四要》

饱暖安乐,纵情恣意,如是夭折者多。宋·朱翌《猗觉寮杂记》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宋·官修《圣济总录》

,